从根本上克服装订质量问题
2010-04-07 10:09:29.0 来源:互联网 责编:Victoria
- 摘要:
- 最后是进行比重测试,简易的方法是在有刻度的量杯中加入热熔胶,而后加入水,分别测出不同的体积与重量来求出比重。实践证明,热熔胶比重测试结果为0.7吨/立方米~0.72吨/立方米时,使用效果较佳,这时热熔胶配方也较合理。
【CPP114】讯:随着书刊装订工艺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书籍采用了无线胶黏订工艺,无线平装胶黏订工艺得到简化,质量较稳定,周期短,工人劳动强度低,并且装订外形美观。但目前在无线胶黏订书刊生产中形成完整、系统、规范工艺流程的厂家还不是太多,由此而造成的各种装订问题,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主要出现的问题有掉页、断胶、书背偏斜、空背、缩页等。如何利用正确的工艺使上述质量问题得以有效的控制,这就要求印前、印刷到印后全过程系统地考虑。
从根本上克服装订质量问题
装订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加工工序,上工序中出现的诸多不合理都会给装订带来施工困难,所以从产品设计开始,就必须以装订的要求向前倒推工序。
1.32开双联本书籍的装订
32开双联本书籍,以前在铁丝平订时普遍采用天头4mm、中缝6mm、地脚2mm的切口,在三面切书机裁切时,使用双联推书小车来完成上、下本的分别裁切。而在无线胶黏订生产工艺中,采用上述操作,就会产生很大的天头、地脚破口。
这主要是由于热熔胶固化,整体硬度远远大于以前的烫背包书,在工艺上只能采取锯刀分切的方法,先将双联无线胶黏订的书籍分切成两本后再进行裁切,而锯刀又有厚度,一般为3mm左右,如果仍然采用以前的切口尺寸,显然难以达到裁切要求,如果将中缝尺寸加到9mm,平版印刷的产品因有光边及叼口尺寸的占用,印品就不完整。根据实际情况,可将中缝尺寸定为8mm,这样既保证了印刷时印品的完整性,又能保证装订裁切质量。
2.铣背厚度的设计
为了保证书帖能在铣背刀处完全铣开,一般铣背厚度为2mm~2.5mm,较厚的书刊可达到2.5mm~3mm,而涂背胶厚度一般在0.6mm~1.2mm。以铣背厚度平均2.5mm、涂胶厚度平均0.9mm、正常外切口尺寸3mm为例,铣背涂胶后外切口只有1.4mm,如果产生正常的折页允差,外切口就可能会出现缩页现象;如果仅仅是将折页尺寸放大,就会出现版心严重偏移、版心及相连页码超出标准等现象,给阅读带来很大不便,也严重影响书刊装帧的美观。如果拼版时在需要铣背处预先加1.5mm的铣口,这样就保证了裁切尺寸的要求,消除了缩页现象,并且不影响书刊的美观。
3.订口问题
有人认为胶黏订书刊无订口,这样做出的成品书其版心在版面上左右不居中。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有扉页标题字的书刊中,这种问题尤其明显。这主要是胶黏订书刊不可能像锁线装订书刊一样,可以将书页打开至书背脊,因平装胶黏订书刊的拉槽深度一般为1.0mm~1.2mm。笔者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订口约为3mm时,版心正好居中,这也基本上符合铣背及拉槽的尺寸标准。
4.书背字不居中问题
胶黏订书籍的书背字不居中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痛的问题,这是从手工包本向机械化包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以前印刷多以单、双色胶印机印刷封面,由于套印问题,机器对前挡规及拉规非常重视。而现在由于设备的不断改造,市场追求短周期,对于封面配套要求快捷,所以大部分以四色机为主印刷,由于套印不存在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规矩的问题,使得装订中机械上封时书背容易出现歪斜。为此,我们采取在拉规面拼版时在外十字线3mm处前后各添加一个黑△,黑△为3mm,这样印刷后的产品一眼就能看出前规和拉规的准确程度,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梯形检查
胶黏订书刊因为一次成型裁切,减少了以前老工艺中的查梯形工序,这就会产生因加页人员疏忽而产生的个别书籍的错帖,造成重大质量故事。而对书芯书背上的梯形不可能进行间隙性的检查,对此,我们采取了天头加梯形标示的办法,天头梯形尺寸设定为3mm(宽)×4mm(长),设立一个毛本检查员,在生产过程中检查天头梯形,并且在手工加页时采用取页查加页的方式,基本上可以杜绝错帖的情况。
6.书帖的印后捆扎
要想使平装胶黏订书有一个较稳定的质量,就必须进行装订前的捆扎。这不仅可使书籍外形美观、书背平服,消除大书背现象,还可以减少出现错帖的概率,改变现场环境,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可大幅度提高书刊的装订质量。在平装胶黏订产品上,书帖的捆扎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使用原材料
1.严格控制热熔胶温度
目前在平装胶黏订生产中使用的全部是EVA热熔胶,在实际使用时对热熔胶的使用温度必须加以严格控制,一般背胶温度应控制在150℃~170℃之间,侧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00~120℃之间。
这是因为温度太高时,虽然增加了热熔胶的流动性和渗透性,但热熔胶的黏度和强度下降,不能很好地在书背上形成胶层,书的黏结强度也会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掉页、散页、断胶等现象;如果温度过低,热熔胶会变稠,其涂布则不会很均匀,尤其是拉槽部分不能将热熔胶完全灌入,极易造成掉页与散页。
上面主要说的是背胶的问题,侧胶也和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温度低,涂胶层厚,经过托夹之后,书背发厚,有胶溢出等缺陷,温度过高又有黏结不牢靠、无侧胶等缺陷,这些都是由于热熔胶在温度变化时其流动性与黏性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具体来讲即是:温度与黏性成反比,与流动性成正比。对于环境的变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要切合实际地调整胶温,如冬季与夏季所采用的胶温肯定是有差别的。
2.选择合适的热熔胶
热熔胶在使用前首先进行目测,好的热熔胶应该是胶片光亮,成半透明状,用两手来回折叠后不会有大的变形,用小锤打击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形。
其次要进行冷热检测,冷检测主要是放在-10℃~20℃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看其本身具有的韧性,能否适应冬天的寒冷;热检验主要是放在40℃~50℃的环境中,看其固化程度如何,能否适应夏天的炎热。
最后是进行比重测试,简易的方法是在有刻度的量杯中加入热熔胶,而后加入水,分别测出不同的体积与重量来求出比重。实践证明,热熔胶比重测试结果为0.7吨/立方米~0.72吨/立方米时,使用效果较佳,这时热熔胶配方也较合理。
提高操作水平
书刊平装胶黏订工艺操作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胶黏订产品质量的稳定,所以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很重要,要让操作人员充分了解胶黏订设备的性能、操作程序、维护原理及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可采取座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并且逐步系统化和制度化。如在胶黏订联动线上的铣背刀,如果较长时间使用,平装胶黏订书就会出现倒脊、涂胶不匀等质量问题,实践发现,两个星期进行一次磨刀,就会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又如包好的半成品在裁切时,由于不断地裁切,刀片上易粘上热熔胶,在装刀时轻轻涂布一层硅油就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保证裁切质量。
另外在胶黏订联动线上应多采用1/2重叠输送带传送,可有效增加冷凝时间。一般从涂胶开始到三面刀切书机裁切,时间不应少于3分钟,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当然使用新材料也是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的因素,如锋钢刀片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无效劳动,并且比普通合金钢刀在性价比上要高3倍~4倍左右。总之,提高人员的因素,对于胶黏订工艺的实施也是极为关键的。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青岛作业本打“环保牌”采用再生纸装订不用胶
济南:印刷、装订等岗位技术成门槛
印刷、装订一条龙 寒假作业遭盗版
从根本上克服装订质量问题
装订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加工工序,上工序中出现的诸多不合理都会给装订带来施工困难,所以从产品设计开始,就必须以装订的要求向前倒推工序。
1.32开双联本书籍的装订
32开双联本书籍,以前在铁丝平订时普遍采用天头4mm、中缝6mm、地脚2mm的切口,在三面切书机裁切时,使用双联推书小车来完成上、下本的分别裁切。而在无线胶黏订生产工艺中,采用上述操作,就会产生很大的天头、地脚破口。
这主要是由于热熔胶固化,整体硬度远远大于以前的烫背包书,在工艺上只能采取锯刀分切的方法,先将双联无线胶黏订的书籍分切成两本后再进行裁切,而锯刀又有厚度,一般为3mm左右,如果仍然采用以前的切口尺寸,显然难以达到裁切要求,如果将中缝尺寸加到9mm,平版印刷的产品因有光边及叼口尺寸的占用,印品就不完整。根据实际情况,可将中缝尺寸定为8mm,这样既保证了印刷时印品的完整性,又能保证装订裁切质量。
2.铣背厚度的设计
为了保证书帖能在铣背刀处完全铣开,一般铣背厚度为2mm~2.5mm,较厚的书刊可达到2.5mm~3mm,而涂背胶厚度一般在0.6mm~1.2mm。以铣背厚度平均2.5mm、涂胶厚度平均0.9mm、正常外切口尺寸3mm为例,铣背涂胶后外切口只有1.4mm,如果产生正常的折页允差,外切口就可能会出现缩页现象;如果仅仅是将折页尺寸放大,就会出现版心严重偏移、版心及相连页码超出标准等现象,给阅读带来很大不便,也严重影响书刊装帧的美观。如果拼版时在需要铣背处预先加1.5mm的铣口,这样就保证了裁切尺寸的要求,消除了缩页现象,并且不影响书刊的美观。
3.订口问题
有人认为胶黏订书刊无订口,这样做出的成品书其版心在版面上左右不居中。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有扉页标题字的书刊中,这种问题尤其明显。这主要是胶黏订书刊不可能像锁线装订书刊一样,可以将书页打开至书背脊,因平装胶黏订书刊的拉槽深度一般为1.0mm~1.2mm。笔者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订口约为3mm时,版心正好居中,这也基本上符合铣背及拉槽的尺寸标准。
4.书背字不居中问题
胶黏订书籍的书背字不居中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痛的问题,这是从手工包本向机械化包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以前印刷多以单、双色胶印机印刷封面,由于套印问题,机器对前挡规及拉规非常重视。而现在由于设备的不断改造,市场追求短周期,对于封面配套要求快捷,所以大部分以四色机为主印刷,由于套印不存在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规矩的问题,使得装订中机械上封时书背容易出现歪斜。为此,我们采取在拉规面拼版时在外十字线3mm处前后各添加一个黑△,黑△为3mm,这样印刷后的产品一眼就能看出前规和拉规的准确程度,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梯形检查
胶黏订书刊因为一次成型裁切,减少了以前老工艺中的查梯形工序,这就会产生因加页人员疏忽而产生的个别书籍的错帖,造成重大质量故事。而对书芯书背上的梯形不可能进行间隙性的检查,对此,我们采取了天头加梯形标示的办法,天头梯形尺寸设定为3mm(宽)×4mm(长),设立一个毛本检查员,在生产过程中检查天头梯形,并且在手工加页时采用取页查加页的方式,基本上可以杜绝错帖的情况。
6.书帖的印后捆扎
要想使平装胶黏订书有一个较稳定的质量,就必须进行装订前的捆扎。这不仅可使书籍外形美观、书背平服,消除大书背现象,还可以减少出现错帖的概率,改变现场环境,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可大幅度提高书刊的装订质量。在平装胶黏订产品上,书帖的捆扎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使用原材料
1.严格控制热熔胶温度
目前在平装胶黏订生产中使用的全部是EVA热熔胶,在实际使用时对热熔胶的使用温度必须加以严格控制,一般背胶温度应控制在150℃~170℃之间,侧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00~120℃之间。
这是因为温度太高时,虽然增加了热熔胶的流动性和渗透性,但热熔胶的黏度和强度下降,不能很好地在书背上形成胶层,书的黏结强度也会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掉页、散页、断胶等现象;如果温度过低,热熔胶会变稠,其涂布则不会很均匀,尤其是拉槽部分不能将热熔胶完全灌入,极易造成掉页与散页。
上面主要说的是背胶的问题,侧胶也和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温度低,涂胶层厚,经过托夹之后,书背发厚,有胶溢出等缺陷,温度过高又有黏结不牢靠、无侧胶等缺陷,这些都是由于热熔胶在温度变化时其流动性与黏性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具体来讲即是:温度与黏性成反比,与流动性成正比。对于环境的变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要切合实际地调整胶温,如冬季与夏季所采用的胶温肯定是有差别的。
2.选择合适的热熔胶
热熔胶在使用前首先进行目测,好的热熔胶应该是胶片光亮,成半透明状,用两手来回折叠后不会有大的变形,用小锤打击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形。
其次要进行冷热检测,冷检测主要是放在-10℃~20℃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看其本身具有的韧性,能否适应冬天的寒冷;热检验主要是放在40℃~50℃的环境中,看其固化程度如何,能否适应夏天的炎热。
最后是进行比重测试,简易的方法是在有刻度的量杯中加入热熔胶,而后加入水,分别测出不同的体积与重量来求出比重。实践证明,热熔胶比重测试结果为0.7吨/立方米~0.72吨/立方米时,使用效果较佳,这时热熔胶配方也较合理。
提高操作水平
书刊平装胶黏订工艺操作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胶黏订产品质量的稳定,所以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很重要,要让操作人员充分了解胶黏订设备的性能、操作程序、维护原理及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可采取座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并且逐步系统化和制度化。如在胶黏订联动线上的铣背刀,如果较长时间使用,平装胶黏订书就会出现倒脊、涂胶不匀等质量问题,实践发现,两个星期进行一次磨刀,就会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又如包好的半成品在裁切时,由于不断地裁切,刀片上易粘上热熔胶,在装刀时轻轻涂布一层硅油就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保证裁切质量。
另外在胶黏订联动线上应多采用1/2重叠输送带传送,可有效增加冷凝时间。一般从涂胶开始到三面刀切书机裁切,时间不应少于3分钟,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当然使用新材料也是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的因素,如锋钢刀片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无效劳动,并且比普通合金钢刀在性价比上要高3倍~4倍左右。总之,提高人员的因素,对于胶黏订工艺的实施也是极为关键的。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青岛作业本打“环保牌”采用再生纸装订不用胶
济南:印刷、装订等岗位技术成门槛
印刷、装订一条龙 寒假作业遭盗版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