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著书详解富阳手工造纸工艺
2010-05-06 00:00:00.0 来源:富阳新闻网 责编:Quincy
【CPP114】讯: 一位从事富阳土纸工作和研究几十年的老人,为了传承频临失传的富阳手工造纸工艺,在年近八旬时又提笔立著,耗时两年写出了一部超过20万字的《富阳传统手工造纸》。他的一生,注定与富阳土纸结缘,他就是周关祥。
1950年,年仅20岁的周关祥来到富阳县供销社工作。当时正是富阳土纸滞销的年代,为了寻求富阳土纸的销路,周关祥被供销社派往杭州公干。“当时的信息交流场地是茶馆,每天一早我都会去喝茶开会,听各地的纸张价格和相关信息,并向富阳汇报当天收集到的所有信息,感觉自己就像信息传递员一样。”周关祥说,正因为有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他不仅对整个土纸市场有了更直接的了解,也积累了不少有关土纸的专业知识。
1991年,周关祥受邀参加富阳第一部县志的撰写,同一时期,富阳县供销社社志开编,周关祥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负责主笔土纸部分。2005年,退休在家的周关祥又应市史志办的邀请,又参与了富阳市志的编写。
从业几十年年,周关祥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翁。说起当年的种种,周关祥最钟爱的还是陪伴他一生的富阳土纸。“有时候看着这些土纸标本,就像看到了年轻时候自己走过的路,感觉很踏实。”
为土纸文化奔走
富阳的造纸工艺可以追溯到魏晋,到宋代时已名扬天下。“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的古语更是富阳土纸文化昌盛的真实写照。2005年,周关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虽然当代的富阳土纸种类越来越多,但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却濒临失传。
“老一代的造纸工人都希望孩子能读书,谋求更好的出路。如今机械化造纸对传统手工造纸的影响也很大。”说起这些,周关祥无不忧虑,“由于手工造纸太辛苦,成本又高,且产量不及机械化生产。很多老师傅的手艺没人继承,实在很可惜。”
完成调查后,周关祥当即写下了一份报告,翔实记录了富阳土纸文化的现状,并抄送相关部门,希望能够得到重视。2006年5月8日,他所写的《富阳手工造纸历史与现状》一文在本报刊登。随后,周关祥与本报记者与上官、湖源、鹿山等地的造纸老艺人们取得了联系,并引发了一段“手工造纸文化热”。“其实我最希望的,还是手工造纸工艺能够传承下去,老祖宗的手艺能够继续感染下一代。”周关祥说。
晚年提笔立著
2007年10月12日,周关祥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原来,复旦大学的陈刚博士在进行《江南地区传统造纸工艺的现状与保护》课题研究时,得知周关祥为拯救富阳手工造纸工艺,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后,便邀请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同事一同登门拜访。
数据、图片、简报、文稿……一摞摞珍贵资料让陈刚如获至宝。在听完周关祥的详细介绍后,他当即鼓励周关祥出一本专著,让富阳手工造纸技艺永久地保存下去。
“其实从92年退休后,我也想过要把自己写过的关于富阳土纸的文稿和收集的土纸旧档、调查资料编汇成册,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陈博士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周关祥说,“虽然我也想过几年清闲日子,但陈博士让我知道了手中的这些资料,能够为完整富阳土纸文化做出一点贡献,突然间就有了责任感。”
在得到了市政府和供销社的支持后,当时已经77岁的周关祥在经过两年的辛勤工作后,完成了《富阳传统手工造纸》一书,送审稿约20多万字。除了详细介绍了富阳手工造纸的历史及技术演变外,该书还通过大量的图表解释,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富阳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和产品产量等情况。“书很快就要出版了,我希望这能对富阳传统手工造纸的传承有一点帮助。”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蔡伦古法造纸登陆世博会中国元素区
世博会上的中国造纸元素
金光在海南造纸 水库水源林遭殃
1950年,年仅20岁的周关祥来到富阳县供销社工作。当时正是富阳土纸滞销的年代,为了寻求富阳土纸的销路,周关祥被供销社派往杭州公干。“当时的信息交流场地是茶馆,每天一早我都会去喝茶开会,听各地的纸张价格和相关信息,并向富阳汇报当天收集到的所有信息,感觉自己就像信息传递员一样。”周关祥说,正因为有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他不仅对整个土纸市场有了更直接的了解,也积累了不少有关土纸的专业知识。
1991年,周关祥受邀参加富阳第一部县志的撰写,同一时期,富阳县供销社社志开编,周关祥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负责主笔土纸部分。2005年,退休在家的周关祥又应市史志办的邀请,又参与了富阳市志的编写。
从业几十年年,周关祥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翁。说起当年的种种,周关祥最钟爱的还是陪伴他一生的富阳土纸。“有时候看着这些土纸标本,就像看到了年轻时候自己走过的路,感觉很踏实。”
为土纸文化奔走
富阳的造纸工艺可以追溯到魏晋,到宋代时已名扬天下。“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的古语更是富阳土纸文化昌盛的真实写照。2005年,周关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虽然当代的富阳土纸种类越来越多,但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却濒临失传。
“老一代的造纸工人都希望孩子能读书,谋求更好的出路。如今机械化造纸对传统手工造纸的影响也很大。”说起这些,周关祥无不忧虑,“由于手工造纸太辛苦,成本又高,且产量不及机械化生产。很多老师傅的手艺没人继承,实在很可惜。”
完成调查后,周关祥当即写下了一份报告,翔实记录了富阳土纸文化的现状,并抄送相关部门,希望能够得到重视。2006年5月8日,他所写的《富阳手工造纸历史与现状》一文在本报刊登。随后,周关祥与本报记者与上官、湖源、鹿山等地的造纸老艺人们取得了联系,并引发了一段“手工造纸文化热”。“其实我最希望的,还是手工造纸工艺能够传承下去,老祖宗的手艺能够继续感染下一代。”周关祥说。
晚年提笔立著
2007年10月12日,周关祥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原来,复旦大学的陈刚博士在进行《江南地区传统造纸工艺的现状与保护》课题研究时,得知周关祥为拯救富阳手工造纸工艺,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后,便邀请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同事一同登门拜访。
数据、图片、简报、文稿……一摞摞珍贵资料让陈刚如获至宝。在听完周关祥的详细介绍后,他当即鼓励周关祥出一本专著,让富阳手工造纸技艺永久地保存下去。
“其实从92年退休后,我也想过要把自己写过的关于富阳土纸的文稿和收集的土纸旧档、调查资料编汇成册,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陈博士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周关祥说,“虽然我也想过几年清闲日子,但陈博士让我知道了手中的这些资料,能够为完整富阳土纸文化做出一点贡献,突然间就有了责任感。”
在得到了市政府和供销社的支持后,当时已经77岁的周关祥在经过两年的辛勤工作后,完成了《富阳传统手工造纸》一书,送审稿约20多万字。除了详细介绍了富阳手工造纸的历史及技术演变外,该书还通过大量的图表解释,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富阳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和产品产量等情况。“书很快就要出版了,我希望这能对富阳传统手工造纸的传承有一点帮助。”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蔡伦古法造纸登陆世博会中国元素区
世博会上的中国造纸元素
金光在海南造纸 水库水源林遭殃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