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通胀 升值不如节能
2010-06-24 14:25:26.0 来源:新京报 责编:喻小唛
- 摘要:
- 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利用国际资源价格上涨来作为我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一个契机,而并非一味地通过加速人民币升值来弥补进口成本的上升。
【CPP114】讯:随着国际石油、铁矿石等生产资料以及粮食食品价格的高涨,国内通胀水平也不断创新高。针对目前国内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从理论上说,政府可以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来降低进口价格,进而缓解通胀压力。而在中美利差倒挂的背景下,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来替代加息抑制通胀似乎成为了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
然而人民币加速升值真能起到理论上所述的那种效果吗?笔者认为对其作用不可高估。我国目前的输入型通胀问题主要是国际石油、铁矿石等生产资料和粮食食品等价格上涨造成。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资源进口型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浪费型大国。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而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据有关机构的研究,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设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我国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同时,我国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也仅为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粮食作物的平均水份生产率约为每立方米水产出1公斤粮食,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节能型居住建筑仅占全国城市居民居住建筑面积的3.5%左右。
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利用国际资源价格上涨来作为我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一个契机,而并非一味地通过加速人民币升值来弥补进口成本的上升。特别是,这些资源浪费型企业大多都是属于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这些企业正是国内投资过热的主要推动者,而国际资源价格的上涨可以抑制这部分企业的投资冲动,从而可以缓解投资过度导致的经济过热。因此,如果一味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来降低资源产品进口成本,就会进一步纵容这些资源高消耗型企业过度投资,并加剧经济过热。
而对于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来说,人民币加速升值也未必就是一个缓解通胀的最优路径。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粮食出口为991万吨,而进口不到160万吨,说明我国是一个粮食净出口国。最近又有报道称,由于交通紧张造成了东北地区粮食积压的问题,而南方粮价却是不断上涨,显然,缓解目前国内粮价上涨并非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所能解决。另外,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来增加粮食进口其实是在补贴国外农业而损害国内农业,因此,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来降低粮食价格还不如加快国内粮食的地域流动并对国内粮食出口予以限制,这样既可以起到缓解通胀压力的作用,又能提高农民收入。
从理论上说,抑制通货膨胀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首先,对供给而言,政府可以动用巨额外汇储备购买国外丰富的油田、矿山等,进而可以通过资源价格的上涨补贴下游成本的上升。另外则是控制需求,如果单纯是减少这些资源的进口数量,虽然可以抑制一定程度上的通胀,但由此带来的后果却是经济的衰退,这在我国特殊国情的背景下显然是不可取的。目前,政府可以考虑使用外汇储备对那些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资源使用效率的企业给予补贴,同时对企业购买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实行补贴,这样既可以鼓励企业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还可以缓解央行的外汇储备压力,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防止人民币加速升值所导致的外汇储备缩水。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 教授)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3.1-3.5造纸印刷行业跟踪周报
东莞:造纸业担忧价格震荡冲击
近日造纸业合资争端一审宣判 晨鸣被判侵权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