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的美中汇率摩擦
2010-06-24 15:04:16.0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责编:喻小唛
上周末,在美国要求结束人民币盯住美元汇率机制的持续施压下,中国再一次表现出了摇摆不定的立场,先是宣布将“增强”人民汇率弹性,稍后又补充道,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美中关系受汇率问题困扰的时间,比大多数人认为的都要长。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美中摩擦的一大缘由,尽管双方当年的立场与现在正好相反。
《1934年购银法》(The 1934 Silver Purchase Act)是在白银生产商、银行业打压者及通胀支持者之联盟不断施加的政治压力下通过的。该法案强迫美国财政部大量购入白银并推高银价。这种做法给当时与白银挂钩的中国货币造成了灾难——尽管本土并不产银,但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储备白银。《购银法》导致中国的白银储备被走私出国门并在海外出售,致使其国内货币供应下降,触发了通缩、信贷萎缩以及经济衰退。
当时的蒋介石政府恳请美国改变上述政策。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对此深表同情,因为《购银法》也让他很是头疼。但在政治上,他却没有多少可操作的余地。
1935年10月,中国驻美大使施肇基(Alfred Sze)通告摩根索,中国打算放弃银本位制,并提出将本国的白银储备卖给美国,而不是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国财长的主要经济顾问哈里•德克斯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对此表示支持,但前提是中国要作出一项互惠性承诺:保证将法币与美元挂钩。
这无疑是今天美中两国的货币僵局的“反版”。但是,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让美元贬值。上世纪30年代的问题是,中国大部分贸易都以英镑结算。英镑当时正对美元贬值,也就连累法币跟着一同贬值。将法币与美元挂钩意味着法币升值、美国出口商品更具竞争力。
与现在一样,中国当时也不愿做出让步。摩根索向施肇基反击道:“我们必须考虑我们的政治家、我们的公众还有我们的未来。我们不可能拿出6500万美元,然后你们继续把你们的货币与英镑挂钩……你们这些人在耍诡计,而你在虚张声势。”
最后,在美国总统批准此事后,摩根索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他没有接受中国希望美国购买1亿盎司白银的要求,而是答应购买一半的数量。两国就此达成协议。
摩根索还是担心:中国会和英国达成类似的交易,作为交换,把法币与英镑挂钩。1936年5月,中美双方整月都在展开货币外交。中国特使陈光甫不断要求摩根索收购更多白银,而摩根索也一再抱怨法币与英镑的走势完全一致。他强调,美国“感到,帮助中国本币走强对于世界和平非常重要”。今天,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可能也会脱口说出同样的话。
陈光甫保证停止以英镑作为法币的报价单位,他承认这种做法给人一种法币与英镑挂钩的印象。摩根索最终同意美中两国财政部达成一项安排:前者将以按月分期的形式再购买7500万盎司白银,直至1937年1月。中国出售这些白银的收益将留存纽约,只能用于稳定法币的对外价值。安排的详细内容将保密。
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是人民币盯住美元机制的长期反对者。他再次威胁称,若人民币不大幅升值,就将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他和参议院林塞•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在2006年一同解释道,“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各国应该实行浮动汇率制”。对摩根索和怀特而言,这一原则无疑是不可理解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二人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说服世界各国政府维持或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以扩大国际贸易。能够把参议员舒默及格雷厄姆与摩根索及怀特联系在一起的,是那种对美元贬值的无止境追求。
本文作者为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国际经济主任、《货币、市场与主权》(Money, Markets and Sovereignty)的作者之一。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