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刘志庚:五年斥资50亿元将东莞打造为文化名城

2010-08-12 08:32:59.0 来源:东莞日报 责编:Victoria

摘要:
东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如,莞香、莞草、莞盐在全国有高度的知名度。以莞盐为例,在宋代,东莞的盐卖到了广西、江西等地,莞盐的流通带动人口的发展、迁徙,带动了东莞人才的建设。近代的历史文化资源,有虎门销烟,现代有改革开放积淀下来的文化,目前有会展文化等,这些串起来,是一串珍珠。
  【CPP114】讯:昨日,我市召开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道平,副市长严小康出席会议。刘志庚在会上透露打造文化名城的想法:市财政拟每年安排10亿元,连续5年斥资50亿元,资金突出用于发展公共文化。

  坚定建设文化名城的信心决心


  昨日的座谈会上,刘志庚开宗明义表明态度:“召开座谈会的出发点,是邀请社会各界对东莞建设文化名城提建议。”

  参加座谈会的既有深谙东莞历史文化的历史学家杨宝霖,原东莞市文联副主席、作家邓慕尧,又有学者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田根胜,政府部门代表有松山湖工委书记陈建枝,还有企业家代表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广东永正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森、东莞虎彩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稳。另外,网民代表赖霖枫、李培军等也应邀参加座谈。

  会议的气氛异常活跃,不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为了让更多的人有发言机会,大会要求每人发言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但仍有不少发言者发言时间超过了15分钟。

  刘志庚说,与会人员的建议很有深度,很有针对性,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发到有关部门。“通过座谈会,我们坚定了建设文化名城的信心、决心。”刘志庚说。

  发展公共文化最终要让百姓受益

  “东莞历史文化深厚,既有农耕文化,又有现代制造文化,既有本土的岭南文化,也有新莞人的移民文化,外国人带来的国际文化。这些文化在东莞碰撞、融合,带来生机勃勃的活力。”刘志庚说,东莞建设文化名城,是东莞建设和谐幸福家园,争当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要方向,对东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如何为打造文化名城提供财政保障?刘志庚透露,市财政计划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连续5年斥资50亿元,资金用于文化建设,突出用于发展公共文化等。

  刘志庚表示,文化名城建设,要惠及老百姓,市财政扶持发展公共文化,最终是要让老百姓受益。他希望民间资本也进入文化建设领域,共同推动东莞文化名城建设。

  据了解,我市扶持文化名城建设的有关政策,已有初稿,预计会于近期出台。

  建设文化名城要做到“八个一”

  关于文化名城建设,刘志庚强调,要做到“八个一”:创新一个理念。树立文化是魂的理念,从文化提升的角度,推动经济发展。做好一个规划,文化名城建设要与“十二五”规划全面结合,文化名城建设规划要成为“十二五”规划中一个专项规划。弘扬一种精神,即“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精神,吸收国内外各种文化元素。

  造就一批名人,利用毗邻广州、深圳的优势,培育高水平的文化名人、艺术大师。打造一批精品。建设一批载体,通过载体建设彰显东莞历史。发展一批产业,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发展网络、新闻出版、动漫等优势文化产业,培育行业龙头。促进一个融合,即文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刘志庚说,建设文化名城,最终的结果,是让老百姓分享文化建设的成果。文化发展要对东莞经济发展方式产生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有土地、资源等要素驱动,转向文化驱动、创意驱动、科技驱动。

  ■热点聚焦 东莞文化名城有四个含义

  刘志庚谈“文化名城”之“名”:

  东莞文化名城有四个含义

  “文化名城是指什么?”在听取6名与会人员发言后,刘志庚插话问道。

  刘志庚说,进入21世纪,东莞提出了10年建设文化新城的任务。建设文化新城的原因,是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经济建设。经过10年的发展,东莞文化新城建设效果明显,但是,经济建设“腿长”,文化建设“腿短”的现象还存在,文化建设仍是短板。
  
  “和文化新城相比,文化名城不在形式,而在于神。”刘志庚说,文化名城要在全国产生影响力,甚至在国际上产生影响。
 
  “将来,文化名城在哪些方面有影响,名城的‘名’的含义是什么?”刘志庚说,东莞的文化名城之“名”,包括四个含义:一、公共文化服务在全国有名;二、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三、是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四、岭南文化精品名城。

  ■建言献策

  东莞历代著作亟须整理出版

  文化的范围很广,著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不是割断历代的话,就要顾及东莞的历代著作;要了解,探究东莞的历史,就必须读东莞的历代著作;要让更多的人读到东莞历代著作,就首先要把东莞历代著作整理、出版。

  建设东莞文化名城,这座名城是东莞的,文化是本土的,东莞的本土文化,重要的一方面是东莞的历代著作。不广泛阅读东莞的历代著作,而谈东莞文化,很容易片面。

  目前,我市整理过东莞历代著作的单位有8个,其中研究东莞传统文化的书的只有3个。建议市政府将我市整理、研究东莞历代著作力量统起来,会更有效果。另一方面,东莞文联组织力量,已制订了整理、研究东莞本土文化的宏远计划,正一步步按计划实施。

  ——历史学家杨宝霖

  培养市民学会品赏文化味道

  东莞除了强调文化生产,也要突出文化消费。

  文化名城建设有几个着力点,其中,有一批文化名人,应该是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必要标志。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权利、责任等文化观念要先在政府官员、公务员、城市精英、中产阶层得到认同、形成共识,这决定着一个城市文化的最后走向。

  建设文化名城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仍是花大力气发展教育。没有大比例的文化人做基础,文化产业建起来也会流走。东莞的学校要特别关注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教育,培养市民在简单的物质生活中品赏文化味道。

  此外,东莞有一大批民营企业家,政府如何引导、培养他们成为文化人,是东莞经济社会成功转型的关键。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田根胜

分享到: 下一篇:新闻出版总署:加印新书确保学校开学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