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产业领先 印刷企业达1500家
2010-08-23 00:00:00.0 来源:浙江日报 责编:龟山隐真
【CPP114】讯:日前,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杭召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专题学习会,上海社会科学院蒯大申研究员应邀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报告。会后,记者围绕怎样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如何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等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深刻认识重要性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7月23日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对此,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
蒯大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它的重要性,鲜明地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这个任务。这次中央政治局举行专题学习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既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要充分认识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决策。
改革是新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而文化领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比较深,体制改革起步相对滞后。文化体制改革是新时期我国改革事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
现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越来越深地感受到,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目标。它一方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民生幸福。当今世界,文化不仅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越来越大,而且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正在成为一个国家非常根本,而且最难取代的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讲,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来主动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记者: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浙江已走过了7年改革历程,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新形势下,我们如何进一步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呢?
蒯大申: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十分紧迫。从国内看,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相比,我国文化发展还不完全适应。特别要看到,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文化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日益凸显。掌握大量文化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外,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滞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所有这些,都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