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业产业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2010-08-26 00:00:0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责编:龟山隐真
【CPP114】讯:8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做客中国记协第十四期新闻茶座,就备受关注的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有关问题与中外记者进行交流。本期新闻茶座由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主持。
柳斌杰说,新时期,中国新闻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闻内容的改革。2003年,党中央向新闻界提出坚持“三贴近”原则的要求,新闻单位首先改进了新闻报道,压缩会议报道内容与篇幅,缩短领导人会晤、出访报道,把更多版面、荧屏时段让给人民群众。这一举措改变了中国报纸、荧屏千篇一律的刻板形象,报道内容更加丰富活泼,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欢迎。第二阶段是新闻制度的改革。2007年,中国政府出台《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明确国外记者只需经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就可以进行采访,为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营造了更加开放的环境。北京奥运会后,对外媒开放的有关政策和办法通过制度化方式得以保留。第三阶段是新闻报道机制的改革。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央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准确及时、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引导的方针,各种媒体可以更加及时、更加透明、更加公开地报道中国发生的新闻。
柳斌杰说,中国正在进行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传媒方面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报刊改革方面,要按不同性质分类改革,时政类报刊要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实行宣传经营业务两分开,激发活力,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信息量;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全部转企改制,目前已有1069家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新媒体方面,要把重要网站转变为股份制企业,人民网、新华网已经完成转制,下一步要形成规范的股份制公司,探索更多传播手段;手机媒体要加强与传统内容生产商的合作,从而更加及时、准确地发布新闻。柳斌杰强调,要通过改革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用现代传播技术增强传播能力,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更加公开、透明、开放。
柳斌杰指出,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的时间表已经基本确定,经营性出版单位,包括图书出版社、音像电子出版社、互联网出版机构要在今年内完成转企改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在两年内完成转企改制;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在3年内完成内部机制改革。与此同时,中国新闻出版业还在积极推进两项工作,一是改革新闻出版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利用各种渠道拓展投融资通道。目前,全国已有41家出版传媒企业上市,总市值达2900亿元,成为股市最好的板块之一。二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突破万亿元人民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通过产业发展,建成新闻出版强国。
在互动环节,怎样加大中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力度,如何推进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报刊上市是否停滞等都是记者们关心的话题。针对香港《文汇报》记者“北青传媒上市后内地报刊上市似乎停滞”的疑问,柳斌杰强调,内容是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整体上市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他说:“改革进程中,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确定了完整上市的观念。现在不是停滞,我们支持转企改制后达到上市要求的报刊出版单位上市。”柳斌杰透露,《女友》、《知音》等杂志正在积极筹备上市。在回答香港《紫荆》杂志记者提问时,柳斌杰说,“走出去”是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既定战略,将从五方面加大“走出去”力度;一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二是加强与跨国企业多层次合作;三是加紧培养有国际新闻出版运作能力的人才队伍;四是增加国际新闻研究交流的机会;五是多种措施支持各种所有制新闻出版企业到国外发展,几年内建立一个覆盖全球、能广泛传播的国际传播体系。
在回答凤凰卫视等媒体提问时,柳斌杰还详细介绍了中国新闻出版业推进产业化、集团化的具体措施,并表示将培育几家国际一流出版集团,推动形成由新闻、邮政、金融共同参与、互相兼容的大型发行系统。“三年内产业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柳斌杰说。
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参加了交流活动。近70位外国驻京记者、驻华使馆新闻官、港澳台在京记者及部分境内记者参与交流。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