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助力低碳经济发展
2010-09-16 08:41:34.0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责编:Victoria
- 摘要:
- 通过物联网智能网关将通信与传感控制网融合起来,可以把楼宇类能耗、自来水、废弃排放、污水排放等各类数据汇聚起来,传输到综合应用平台上做分析和统计,进行节能减排的分析判断,从而提出优化能耗的建议和控制,使得楼宇的能耗能够显著降低,最多的情况下能降低20%。
【CPP114】讯:2009年以来,在经济和信息技术两个不同领域产生了两个热点话题,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一是低碳经济,二是物联网。虽然是不同的领域,两者却有着必然的联系。物联网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新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感知和智能管理、发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等作用,进而为发展低碳经济贡献力量。
发展低碳经济形势紧迫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为保持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十分必要。2009年12月18日,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第一次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借助于新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管理方式,以通信行业为代表,各运营企业都在为之努力,中国电信作为运营企业之一,正在利用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与相关行业合作,不断探索物联网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物联网推动低碳经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世界的信息数字化;二是对物体控制的远程化;三是对物质世界的管理智能化。
物质世界的信息数字化。通过传感器、RFID等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手段和方式,节省了人力和设备投入,提高效率。例如,山体滑坡的监控就是一种典型物联网应用,通过将在山体上安装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可以把山体发生物理位移变动的状态数据及时传送到国土或灾害管理部门主机上,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对滑坡自然现象进行预报和采取措施。
对物体控制的远程化。借助互联网和现代通信网的泛在化,可以使人们对物体的控制跨过地域的限制达到任何有需求的地方。这包括后台计算机系统与前端数字终端的双向互动、远程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远程控制是数据采集之后的后续措施,即在被检测目标相关数据送到计算中心后,经自动或人工指令,通过远程通信的方式对终端发出指令,实现打开、关闭或自动修复等功能。远程控制类的应用更能体现节能减排的功效,更适用于点多面广、资产分布广泛的部门,比如石油采油机、电力设施、野外移动基站、灯塔、公路设施、农业等。这类应用同样因为节省大量人员流动和资源投入而能大大减少碳排放。
对物质世界的管理智能化。物联网应用的更高层次是智能管理。从物质世界获取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要对被控制的终端和系统进行程序化的管理。管理流程引入辅助决策方法、专家系统、模拟仿真、智能识别等技术实现智能管理功能。管理智能化对大量庞杂的数据通过云计算或软件技术进行分析和模拟,最终得出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并自动控制实施。
智能管理提高了决策效率和决策的精准程度,避免了大量资源的无效耗费,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比如智能交通中的动态汽车流量预测和行进路线规划,运用智能管理技术指挥城市交通流畅,指导每一辆车在交通繁忙时都能及时获得最佳行进路线,最大限度的减少路面行驶时间、油耗和尾气排放量。
九大领域实现低碳经济
物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泛在化。任何物体,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互联网的方式互联,纳入人类管理的范畴。物联网的泛在化性质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通过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环保、智能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应用,人类未来将能够借助物联网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助力低碳经济的发展。
智能交通——实现低碳出行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交通系统等需要数据采集与检测的相关领域,从而给城市交通带来一次全新的升级。比较典型的应用是流量监测、ETC系统、车辆监控、停车位和车联网等。
交通流量监控,通过埋藏在城市主干道路口的成千上万个检测线圈,可以定时收集和感知区域内车辆的速度、车距、道路占有率等信息,从而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精确的输入信息;ETC系统,据测算,使用ETC通行高速公路收费道口时,单车油耗和尾气排放可以降低约50%,同时道口通行能力提升4~6倍;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适时了解目的地车位情况,选择出行方式和地点,从而大大减少能耗和碳排放,中国电信已在东莞市有了相应的应用;车联网,就是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每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连接到网络中,进而实现对车辆和交通的智能管理,具体包括车辆信息的获取、分发和加工,车辆获得外部综合信息等三方面的应用。
智能物流系统——流通环节的节能控制
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推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
中国电信开发的“物流e通”服务平台,就是借助无线视频监控、RFID等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位置服务、视频监控、综合办公等功能,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发展低碳经济形势紧迫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为保持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十分必要。2009年12月18日,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第一次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借助于新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管理方式,以通信行业为代表,各运营企业都在为之努力,中国电信作为运营企业之一,正在利用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与相关行业合作,不断探索物联网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物联网推动低碳经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世界的信息数字化;二是对物体控制的远程化;三是对物质世界的管理智能化。
物质世界的信息数字化。通过传感器、RFID等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手段和方式,节省了人力和设备投入,提高效率。例如,山体滑坡的监控就是一种典型物联网应用,通过将在山体上安装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可以把山体发生物理位移变动的状态数据及时传送到国土或灾害管理部门主机上,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对滑坡自然现象进行预报和采取措施。
对物体控制的远程化。借助互联网和现代通信网的泛在化,可以使人们对物体的控制跨过地域的限制达到任何有需求的地方。这包括后台计算机系统与前端数字终端的双向互动、远程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远程控制是数据采集之后的后续措施,即在被检测目标相关数据送到计算中心后,经自动或人工指令,通过远程通信的方式对终端发出指令,实现打开、关闭或自动修复等功能。远程控制类的应用更能体现节能减排的功效,更适用于点多面广、资产分布广泛的部门,比如石油采油机、电力设施、野外移动基站、灯塔、公路设施、农业等。这类应用同样因为节省大量人员流动和资源投入而能大大减少碳排放。
对物质世界的管理智能化。物联网应用的更高层次是智能管理。从物质世界获取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要对被控制的终端和系统进行程序化的管理。管理流程引入辅助决策方法、专家系统、模拟仿真、智能识别等技术实现智能管理功能。管理智能化对大量庞杂的数据通过云计算或软件技术进行分析和模拟,最终得出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并自动控制实施。
智能管理提高了决策效率和决策的精准程度,避免了大量资源的无效耗费,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比如智能交通中的动态汽车流量预测和行进路线规划,运用智能管理技术指挥城市交通流畅,指导每一辆车在交通繁忙时都能及时获得最佳行进路线,最大限度的减少路面行驶时间、油耗和尾气排放量。
九大领域实现低碳经济
物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泛在化。任何物体,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互联网的方式互联,纳入人类管理的范畴。物联网的泛在化性质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通过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环保、智能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应用,人类未来将能够借助物联网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助力低碳经济的发展。
智能交通——实现低碳出行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交通系统等需要数据采集与检测的相关领域,从而给城市交通带来一次全新的升级。比较典型的应用是流量监测、ETC系统、车辆监控、停车位和车联网等。
交通流量监控,通过埋藏在城市主干道路口的成千上万个检测线圈,可以定时收集和感知区域内车辆的速度、车距、道路占有率等信息,从而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精确的输入信息;ETC系统,据测算,使用ETC通行高速公路收费道口时,单车油耗和尾气排放可以降低约50%,同时道口通行能力提升4~6倍;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适时了解目的地车位情况,选择出行方式和地点,从而大大减少能耗和碳排放,中国电信已在东莞市有了相应的应用;车联网,就是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每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连接到网络中,进而实现对车辆和交通的智能管理,具体包括车辆信息的获取、分发和加工,车辆获得外部综合信息等三方面的应用。
智能物流系统——流通环节的节能控制
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推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
中国电信开发的“物流e通”服务平台,就是借助无线视频监控、RFID等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位置服务、视频监控、综合办公等功能,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