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雕版版片何以存留 揭开扬州雕版印刷身世之谜
2010-11-15 09:57:12.0 来源:《扬州晚报》 责编:张健
- 摘要:
- 扬州早在唐代就有了雕版印刷,到了清代,雕版印刷得到空前的发展,有官刻、家刻、坊刻,刻家成百上千,一些重要书籍,比如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板桥集》、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书籍都是首先在扬州刊印的。扬州不但为民间刊刻书籍,还奉旨为清宫廷刻印了《全唐诗》等大量内府藏书,扬州也与南京、苏州一起成为当时江南三大刻书中心。
江南三大刻书中心之一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是一家大型专题博物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
雕版印刷被称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那么,数量如此巨大的古代雕版版片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在公元三四世纪,中国人受石碑拓印的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到了唐代,雕版印刷已经被广泛应用,后来又传到朝鲜、日本、越南、伊朗等国,传到欧洲和非洲,影响到全世界。
扬州早在唐代就有了雕版印刷,到了清代,雕版印刷得到空前的发展,有官刻、家刻、坊刻,刻家成百上千,一些重要书籍,比如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板桥集》、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书籍都是首先在扬州刊印的。扬州不但为民间刊刻书籍,还奉旨为清宫廷刻印了《全唐诗》等大量内府藏书,扬州也与南京、苏州一起成为当时江南三大刻书中心。
在古代,大到年画、书籍、课本、家谱,小到信笺,凡是批量生产的印刷品几乎都采用雕版印刷,中国古代雕刻的版片不计其数,然而保存下来的却数量稀少。
这么多的版片如何保存下来的
上世纪50年代,尽管扬州的雕版印刷已经衰落,但依然保留下一些技艺精湛的老技工。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了扬州古旧书店,书店把那些珍稀的、有需求的古籍通过誊写、油印的方法销售,不过,这种方法成本太高,效益远不如旧版复印。于是,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就应运而生了。刻印社成立不久又面临了新的难题,那就是他们收藏的旧版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怎么办?
1961年,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提出了集中保管、使用全省古旧版片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省里的支持,分散在南京、苏州等地的古旧版片被收集起来,源源不断地运到扬州,加上扬州原有的古旧版片,版片数量超过二十万片。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对收藏的版片进行登记造册,其中有丛书57种,单行本125种,共计8900多卷。这些古旧版片除了少部分为明代雕刻外,绝大多数都是清代制作的。
对于可以使用的旧版片,扬州市广陵古籍刻印社都逐一进行了修理补刻,重新印刷,大量具有历史和学术价值的雕版印刷线装书源源不断地发往中国各地图书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古旧版片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2005年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开馆,这些珍贵的古旧版片被整体运到博物馆,作为文物珍藏。该馆还珍藏着一套《古逸丛书》版片,这可是目前中国保存的唯一一套由日本刻工雕刻的古籍版片。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建阳市雕版印刷图书出版畅销的商业之道
扬州雕版印刷亮相“非博”
扬州雕版印刷精彩亮相“非博会”
金陵刻经处木刻雕版印刷已传至第七代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