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彻查8大类包装产品
2006-04-11 08:37:35.0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不久前发生的PVC保鲜膜和一次性餐具不合格事件,催促国内食品用包装容器及工具的市场准入步伐。记者从浙江省质监局获悉,凡是浙江产的保鲜膜、塑料袋、塑料餐盒、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纸质餐盒等食品用包装,都必须接受质监部门的“普查”。
几天前,国家质检总局在杭州市召开了“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和工具检验工作研讨会”。业内人士认为,该研讨会为推进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及工具的市场准入工作做好了技术层面上的铺垫作用。
在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士,对国内食品用塑料包装的现状表示了担忧。特别是去年PVC保鲜膜和一次性餐具不合格事件的相继发生,将食品用包装的标准修订和市场准入工作提上了日程。
记者去年采写有关报道时也曾指出,PVC保鲜膜产品主要参照的标准,距今已有17年历史。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现在发现了含有DEHA的保鲜膜存在潜在危害。因此,无论是标准的更新,还是整个行业的规范,都已迫在眉睫。
据省质监局有关部门介绍,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监管司日前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用包装容器和工具生产企业专项调查的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对食品用包装容器和工具生产企业基本情况开展专项调查。
在最近一个月内,浙江省质监部门将对全省生产食品用包装的企业进行“普查”,摸清本省范围内食品用包装容器和工具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针对不同企业和不同产品进行分类监管,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打下基础。
据了解,调查的产品主要包括塑料类、纸类、金属类、复合类、泡沫类、玻璃类、竹木类和其他类等八大类食品用包装产品。保鲜膜、塑料餐盒、餐巾纸、一次性纸杯、易拉罐、牙签、一次性竹木筷……这些要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产品,都被列入了“普查”对象中。
事件回顾
PVC保鲜膜
10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用近3000字的篇幅,报道了“全球禁用日韩致癌保鲜膜转道中国”的消息,还说国家级权威机构专家介绍,PVC保鲜膜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大。目前LG、三菱、三荣三大韩、日品牌占中国保鲜膜市场近80%的份额。
半个月后,国家质检总局出具了全国保鲜膜产品专项质检报告,PVC事件终有定论:部分保鲜膜违法使用DEHA增塑剂,含有DEHA的保鲜膜遇上油脂或高温时(超过摄氏100度),增塑剂容易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对健康带来影响。同时,有问题的PVC保鲜膜遭到全面封杀。
一次性餐具
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9月9日的一份报告透露:2002年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的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52%;2003年在河北省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43%;2004年北京市工商局联合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对北京市市场进行的抽查,合格率为40%。
记者手记
统统不能放过
一根牙签,能有什么危害?去年那两件大事情,多少让我们有了警觉。
PVC保鲜膜事件,当时很多人觉得是在炒作。不过国家质检总局一书结论,证明了PVC保鲜膜确实存在安全问题。不久后,一次性餐具又把问题拉出来亮相了一下。
记得小时候,家乡的大人经常说起,拉丝厂(竹制品厂)里的双氧水有毒。现象是,很多去拣篾丝的人,一年半载后头发都变黄、变红,不用焗颜色了。女的抱怨说,月经都不调了。
听了之后,我就开始“杞人忧天”,问厂里人说,你们老板不会拿剩余的竹料去做筷子、牙签吧。否则这双氧水浸过的东西,用来夹菜还了得,不会中毒的?后来,在杭州餐馆里吃饭,要是看见递上来的一次性筷子是家乡产的,就不敢用。即使用,也先用开水泡一下。
如国家质检总局的一位领导所说,食品安全的范畴太广了。不光是吃的,装吃的要是不过关,吃下去的还是不牢靠的。看看这一次,食品包装要大普查,还是欣慰的。统统不能放过,一根牙签也不能落下。 (通讯员 肖扬 记者邓国芳 )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