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正文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木版水印画解决绢本画复制的千年难题

2006-04-15 13:51:49.0 来源:信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惟一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之重宝,在国家博物馆内展出。其实观众看到的并不是该画原作,只是一幅荣宝斋的木版水印画。荣宝斋这种镇店绝技,也在2005年北京八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几可乱真的木版水印书画复制品,还能目睹木版水印画制作的全过程。 
  
    工序探秘:一幅画分色1600版 

笔者来到琉璃厂西街荣宝斋木版水印的新车间内,木版水印的印制过程一目了然。工序大体可分勾描、刻版、印刷三步。第一步勾描即把原作上同一色调的笔迹归于一套版内,画面上有几种色调,就分成几套版。色彩简单的画面有二三套至八九套版不等,复杂的要分到几十套,如我国古代名画《簪花仕女图》,甚至分到了1600余套版。 

然后把各套版面的线条和轮廓用墨线分别勾在半透明的燕皮纸上。现场的工人师傅介绍说:“勾描需要纤毫必见,要把画面深浅浓淡的层次和笔情墨趣如实反映出来,工笔画的最精微的地方都要表达出来。”  

接下来,把勾描于燕皮纸上的线条准确地再现于木版之上,用来刻版,表现不同粗细线条的刻刀达十余种,刻版者以刀为笔,除依据墨线雕刻外,还需参看原作,细心领会原作精神和笔法,灵活掌握走刀力度,在运动中通过刀的走向和力度的变化,来表现线条的转折、顿挫。  

印刷作为最后的工序,可以说是最为精妙的,它不但要求技师能把握手中微妙的力度变化,而且还要能整体控制周围的湿度,以及快慢的节奏。齐兰老师傅告诉记者,印刷不仅需要用到棕刷,力道轻微处只能用毛笔一点点去刷。  
 
原作者都难辨真假 

当今现代珂罗版和照相制版术的发展,为复制名画带来了不少方便。但印不出国画的水墨韵味。而木版水印则频频使得原创者分辨不出哪个是原作哪个是复制品。著名画家吴作人在给他的木板水印画题字时,开头就写道:“此帧画系荣宝斋木版水印……”他说:“要不这么写,拿到外国去非当成我的原作不可。”  

其实早在1945年,荣宝斋掌柜王仁山就承接了复制张大千画作《敦煌供养人》的生意。张大千见到复制品后,竟然一时难于分开哪幅是木版水印, 哪幅是自己原作。在被荣宝斋技艺折服的同时,这位临摹高手也担心有人把木版水印画当成自己的原作卖。王仁山说:“先生不必担心,我们会在画上打上木版水印的标记。”  
 
 

印刷工艺对技巧要求很高


    独门绝技:绢本复制千年是空白 

绢本绘画在我国绘画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自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出现以来,我国的雕版印刷艺术,从未问津于绢本国画,留下了1300多年的历史空白。荣宝斋的田永庆师傅,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发明了印绢上水法,攻克了绢画印制的技术难关。 

田永庆开始满以为运用纸本木版水印画的经验,可以轻车熟路,手到擒来。但他按照印纸本画的方法在绢上印,但颜色怎么也印不上去;印上去了,或者干巴巴毫无生气,或者根本不能成形。绢是丝织品,结构紧密,对颜色的吸附不及宣纸;尤其是古代的绢本绘画,多采用矿物颜料,如石青、石绿、朱砂等,绢对这些颗粒状颜色的吸附性更差。 
 


老技师正在装裱画作


  从“寄包裹”中找到灵感 

就在田永庆处于山穷水尽毫无良方之时,人们在邮局寄包裹的情景让他灵光闪现,做邮包时,必须先在布上刷稀浆糊,才能用毛笔写字。可不可以先在绢上刷水或喷水,然后再印画呢?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一种办法:在绢上刷水以后,立即用干净的布蘸水,拧干,吸去汪在绢面的水,趁绢面湿而不汪的时候印画。这样,颜色恰好印在要求的位置上,而且自然、滋润。他把这个发现叫做“上水法”。  
清代王云的《月色楼阁》是复制成功的第一幅绢本木版水印作品,开印制绢本国画之先河。  

继《月夜楼阁》的复制成功,田永庆又和同事一起复印巨幅的、内容更加复杂的、艺术品位更高、难度更大的绢本历史名画——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这回他们碰到了更多的技术难题,例如,仕女的脸是用蛤粉印的,首先必须把蛤粉研得极细极细。每研一次,就加水沉淀,粗的颗粒下沉,细的浮在上面。沉淀后把细的倒出来,粗的继续研,这样反复四五次才能用。但因为蛤粉是颗粒性颜色,印上去仍进不了绢丝,只浮在绢的表面,很难印出层次来。 

印上去达不到要求,就用毛笔蘸清水洗掉重印,反复数次仍然不行。后来,印上去后利用手指的弹性轻轻在上面反复蹾,才把蛤粉扎进了绢丝。 
 
国家拨款建厂房 

  荣宝斋生产部木板水印车间负责人周幸福告诉记者,现在琉璃厂西街上的木版水印车间就是国家拨款改造的,增加了恒温恒湿的加湿器,对工人工作环境和保存刻版和画作都十分有利,在大兴还新建了新的生产基地。每年除了复制大师名作外,还不断创作精品木版水印画,如《荣宝斋唐诗百家书》等。 
 
传世珍品:《韩熙载夜宴图》印刷30万次  

  在荣宝斋复制的众多作品中水平最高的,是被后世公认的木版水印的巅峰之作——《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全画共分为“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五部分,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惟一传世之作。  
 
    荣宝斋为了印制这幅画,特制了最好的画绢,动用了石青、石绿、朱砂、赤金等矿物颜料和金属色,这幅作品印制内容之繁杂,水平之高,在我国雕版印刷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韩熙载的胡髯细若游丝而又刚劲有力,需要四五块套版才能把胡髯繁简、虚实、浓淡的线条层次表现出来。单就仕女裙一处就需要56块套版加以印制。在它长达三米多的画卷上,共出现了这样的人物46个之多。衣着、布置、神态,无一不要求精确至极。  
 
    此次复制从1959年开始筹划,到1979年完成,前后长达20年之久,除去“文革”耽误的时间,实际用时也有8年之巨。勾描、刻版共1667套,复制仅35幅!每幅需印刷8000余次,共计印刷近30万次。这些作品印制完成之后,便直接被故宫博物院定为“次真品”。

 

分享到: 下一篇:杭州绝技木版水印可能要成历史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