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有朵云:南京路上朵云轩
2006-04-15 14:03:36.0 来源:东方法治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程十发先生作过一幅题词:海上有朵云,辛勤播艺风;广传民族美,已臻百年功。海上这朵“已臻百年功”的云,便是南京东路上的朵云轩。
100年,往事悠悠。今天,站在世纪更替的门槛上回眺、缅想,这江南艺苑的点点滴滴无不氤氲沁人心脾的书卷气息——隔着一个世纪的时光,1900年7月的《申报》泛黄了、变脆了。连续数日,这张报纸上刊登一则广告,称朵云轩将于农历六月十五日(公历七月十一日)在上海开张。一家小笺扇庄的诞生,在清光绪年间的中国,会引起多少读者的注目呢?当时的上海,传统在已然东渐的西风里深厚着,闲适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经常写信、使用纸扇,以制作、出售信笺和成扇及帐册等为主营业务的朵云轩于是应运而生。充满诗意的“朵云”二字,原是五代时对信笺的称呼,这时被创始者借来起了名号。
始料来及的是,小小的笺扇庄竟一日日地发展、壮大而为海上赫赫有名的书画之家和艺术公司,直至在20世纪中国的美术出版和艺术市场方面扮演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对于朵云轩,1960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在那一年,上海数十家画店、笺笔庄、文具店如九华堂、九福堂、荣宝斋、友材号、王星记、二雅堂、同裕祥等等悉数合营为朵云轩。虽然,我们无缘见证朵云轩集上海画廊之大成的场面,但是南京东路现址上集宋代书家米芾手迹的“朵云轩”三个大字历历可数这40年的风雨历程:朵云轩从最早的手工作坊印制信笺,发展为大规模的木版水印事业,直至以《十竹斋书画谱》的重梓在莱比锡博览会上,一举夺魁,为中华民族赢得殊荣;由木版水印又扩及现代出版业,开辟了美术出版的新天地;以书画经营为核心,全方位地开展艺术品经营、收藏、拍卖,打开了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其中对中国名家书画的征集、经营、收藏和研究,则一直为海内外收藏界、学术界所关注和称道。
朵云轩是买卖艺术品的,朵云轩同样是积累经典之作的。有多少知名或不知名的鉴定师,一辈子走南闯北,甚至到海外拜访知名收藏家,慧眼识宝,把分散在各地的精品一件一件地征集回来;并且在保持书画、碑帖、文房用品等传统项目的同时,积极拓展了瓷器、玉器等古玩杂项,大大丰富了朵云轩的百年珍藏。
1986年春上,数位20世纪的中国鉴定大师光临朵云轩——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等先生受国务院委托,以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的名义到上海鉴定文物。一生过眼精品无数的鉴定大师们惊叹了:朵云轩在书画流通和完成国家创汇任务之后,居然还有数量如此之多、质量如此之好的藏品,真是难能可贵啊!这段经历,在10年之后谢稚柳先生为《朵云轩史话》一书作序时还被情不自禁地重提。
文物之于朵云轩同仁,该是重于生命的吧!听说“文革”初期,朵云轩遭遇冲击,大批红卫兵要闯进店堂烧毁字画,是一批老职工挺身而出,用生命和智慧护卫了文物。然而,当国家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需要支持时,朵云轩人所能做的,便只有自觉忍痛割爱了。最值得一记的是1987年,上海博物馆以总价7万余元征集了朵云轩书画精品84件,以充实其馆藏;地处东北的辽宁省博物馆明清书画收藏较少,故征集面更宽、量更多,挑选书画218件、计价12余万元。这两批书画,可是朵云轩所藏古代书画之精华啊!
即便如此,我们如今还能够一睹精彩纷呈的《朵云轩藏品展》,可见其家底之丰实。走马浏览藏品展,便已是极品满目:王时敏《重岗叠翠图》,王翚《溪山图》、《泰岳晴云图》,李鲜《五大夫图》,虚谷《松鹤芑菊图》,徐悲鸿《纨扇仕女图》,刘海粟《卧狮图》,吴湖帆《四季山水屏》,高剑夫《枯木幽禽图》,陆俨少《屈原像》,王铎《草书八言对联》,郭沫若草书,弘一早期行书、篆书扇页,贺天健《舞剑图》,来楚生《芝兰图》,文征明《行书诗轴》,八大山人《芦雁图》,康有为《行书龙门对》,田黄佛像,田黄狮形钮……2000年12月至2001年1月间隆重举办的这个藏品展,为纪念朵云轩成立100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之一,展示300余件珍藏于朵云轩的名家精品,涉及书画、碑帖、文玩、印章等多个门类。配合展览出版的《朵云轩藏品续集》,收录藏品330余件。这是继《朵云轩藏画选》、《朵云轩藏书法篆刻选》、《朵云轩藏书画精品集》之后的第四本藏品集。 (作者:潘真)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