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年”正名折射传统文化式微焦虑
2011-02-04 00:00:00.0 来源:东方评论 责编:刘慧
- 摘要:
- 兔年新春佳节之际,李汉秋作为研究民俗节庆的专家,提出将传统的年正名为“农历年”或“中华年”,其保卫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用意明显。不仅李汉秋为春节改名呼吁,湖南学者黄守愚还从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史料记载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引经据典对春节改名元旦进行了论证。冯骥才等学者还提出为春节申遗。
兔年新春佳节之际,李汉秋作为研究民俗节庆的专家,提出将传统的年正名为“农历年”或“中华年”,其保卫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用意明显。不仅李汉秋为春节改名呼吁,湖南学者黄守愚还从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史料记载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引经据典对春节改名元旦进行了论证。冯骥才等学者还提出为春节申遗。
在我看来,无论是春节申遗,还是为传统年“正名”,都表达了专家学者对传统节日文化式微的一种文化焦虑。在我看来,学者从复兴传统民俗的角度主张对传统年正名,代表了一种学术诉求,我的观点是,弘扬传统民俗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把传统年正名为“农历年”或“中华年”大可不必。与其给春节改名,还不如挖掘传统年的传统文化内核。
尽管袁世凯当初把传统的农历新年改称春节未必符合民意,但是,这就像古文里面的错别字一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通过改名来给传统年正名。其实,对传统农历新年叫“春节”也好,“农历年”、“中华年”也罢,都只是一种形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它是叫春节,还是叫“农历年”、“中华年”,在大多数国人心目中仍然叫“过年”。一家人从四面八方团聚在一起,图得都是一种氛围,过年就是过的“年味儿”。我们与其“忧心忡忡”、热热闹闹地为传统年正名,寻求一纸名称标签,还不如挖掘传统年的传统文化内核,过好传统年。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以来,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给传统节日文化与国人原有价值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一些洋人的节日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宠。传统节日确有式微倾向。为此,许多人感叹洋节抢了传统节日的风头,传统新年的年味淡了。国家对节假日休假政策做出调整,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正是对公众传统节日文化诉求的回应,受到了舆论的好评。
尽管有人感叹“年味”淡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年(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仍然承载着民众举家团圆、喜庆这种沉甸甸的传统文化。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并未根本改变,这一点远非公历新年与西方的圣诞节能够比拟。而且传统年一直是传承传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与亲情伦理的重要载体。这一点从中国特有的春运现象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换个角度说,包括传统年在内的传统文化习俗是一种集体行为,专家学者的态度并不能决定其兴衰变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通讯联络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世界越变越小,春节原有的团聚基因、饮食基因也会逐步发生变化。这是一种社会规律。把春节正名为“农历年”或“中华年”,也阻挡不了这种渐进式的变化。
一言以蔽之,弘扬传统文化,主要在于挖出、留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为传统年正名并不能说明多少问题,更不能改变传统节日文化式微的现实。“过年”过的是一种氛围。营造更有吸引力,更加喜庆祥和的传统年氛围,比为传统年正名更重要。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600余名在济藏族学生欢度春节
海外华侨华人各种方式欢庆春节 折射中国巨大飞跃
假日虽无 喜庆不减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