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如何打破英美出版“天花板”
2011-02-28 00:00:0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责编:王岑
- 摘要:
- 2月22日,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中英 翻译文学论坛在京举行。70余位中国书界同仁与致力于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8位英国编辑代表用一整天的时间,就英语市场引进中国文学作品现状、推动中国文学作品更多进入英语市场,甚至打破3%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线人员的认识和实战经验,使这些评价和建议看起来更加实际和有用。
【CPP114】讯:2月22日,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中英
翻译文学论坛在京举行。70余位中国书界同仁与致力于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8位英国编辑代表用一整天的时间,就英语市场引进中国文学作品现状、推动中国文学作品更多进入英语市场,甚至打破3%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线人员的认识和实战经验,使这些评价和建议看起来更加实际和有用。
世界需要翻译文学 但英美很少出翻译文学
“我们需要翻译文学,这是我们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通道。”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刘锋说,阅读文学是进入理解、体会另一个文化的最便捷的途径,所以我们需要翻译文学,文学的发展也需要翻译文学。另一位嘉宾甚至说:“所有的文学都是翻译的产物,这是世界文学相互滋养的结果。”
但翻译文学并不特别受宠。刘锋说,英美国家翻译文学与其他国家差别较大,他们自己也常批评自己翻译文学较少,甚至很难突破3%的品种数量。他认为,翻译文学进入欧美困难的原因有3个:一是经济考量,大的商业性出版机构或者大众出版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很难静下来追求文学的价值,小型独立出版机构会做得多些;二是语言障碍,英美通晓其他语言尤其是欧洲以外语言的编辑缺乏,很难了解其他语言文学作品的出版情况,好译者少也阻碍了外国作品的翻译;三是文化价值观不同,文化认同不一样影响了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长江文艺出版社黎波也认为,由于文化差异、文字传播方式差异、阅读习惯差异、市场环境差异等因素,外国编辑在引进中国文学作品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
与此同时,英美书业大环境也影响了编辑们对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珍妮·派瑞特所在的小布朗出版社,由于狂销2500万册的《暮光之城系列》和700万册另一部作品的成绩,而被评为2010年英国年度最佳出版社。珍妮·派瑞特说,在英国,出版小说很难畅销,尽管出版社也积极购买外国文学作品的版权,但有的只卖几百册。她介绍,由于网上书店的影响,文学作品的主要销售渠道——独立书店和连锁书店越来越不乐观:水石书店的订单正在缩减,另一个主要渠道——3大超市的进货折扣之低也很难让出版社接受。
大西洋书局的拉维说,“3%现象”暴露了英美出版界的无知,但这种失衡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他说,别国文字译成英文多数是商业虚构类作品,而且这种翻译很大程度上与好莱坞力量相关联。另外,欧洲出版界与英国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合作关系,一出书,就有一个包括代理人、翻译在内的网络把作品介绍过来,也使得中国图书进入英国的渠道不宽。
文坛老战士仍唱主角 请关注中国文学新人
说起当代文学,很多人立刻想起莫言、铁凝、王安忆、苏童、余华、贾平凹、韩少功等一系列作家,“一批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文坛老战士一直占据舞台的中心”,其中大部分作家也为关注中国文学的外国编辑所关切。对英美编辑们来说,显然这些作家的作品更有质量保证和销量保证,长期培育的结果使这些作家更易为外国读者所接受,这些作家本身也构建了自己走向世界的渠道,比如聘请文学代理人、找到很好的译者等。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从一个普通编辑的角度提出,发现新作家,确认新生力量,是编辑每时每刻都特别关注的事情。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显而易见。当世界关注中国文学的时候,请同时关注中国的文学新生力量,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正在重建一种关于中国的叙事和想象,比如“70后”冯唐、慕容雪村,“80后”张悦然、韩寒等。他强调,年轻一代作家身上蕴涵着强烈的力量,希望外国编辑们注意到这一点。
在这些“符号式”中国作家之外,外国编辑们的目光更多投向了身在国外的中国作家。这次来的8位编辑中,来自哈维尔·塞克出版社的编辑瑞贝卡·卡特尔说,在该社出书的一些中国作家的知名度本来不太高,比如戴思杰、哈金,但有些人住的地方离出版社不远,如法国、英国等,可以找他们交流,这成为该社最终出版这些作家图书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些作家都找到了很好的译者,可以把其作品译成英文。瑞贝卡·卡特尔深信,身为编辑,必须建立与作家直接沟通的关系。
好的推介翻译必不可少 要当成本土作品去推销
在英国,一本书畅销的标准是精装书销量达到2万册以上、平装版要达到7万册以上。但很多译版书没达到畅销水平。作为一家致力于“让世界互相理解”的著名百年老社,哈维尔·塞克出版社每年有一半的图书是引进版图书。瑞贝卡·卡特尔说,幸运的是,她做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很成功,这个成功(16万册销量)让她可以继续出版后来达到1.7万册销量的《红尘》等书。她说:“我的成功取决于与作家和翻译的紧密交流。”之前的几本中国文学书或者不是用中文写作,或者作者居住在欧洲,更便于交流。现在,她找了一个小团队帮她看中国书、了解中国市场,更多的做文学代理、中介的工作。但瑞贝卡·卡特尔也表示,工作仍然很艰难,她需要找一个合适的翻译。
去年被评为英国增长最迅速的出版商栎树出版社是一家致力于出版外国作品的小型独立出版社,曾经创造过引进版系列图书(3本)销量700万册的辉煌战绩。编辑夏洛蒂·克拉克的经验是:把外国文学当成英美文学一样去推销,从而避免大家产生反感心理,外国作品因此更易被本国读者接受。她说,在出版引进版图书时,会搞一个试读版,提供给书商、书评人等各个层面的人;推广时定位并不突出是翻译作品,就当成是一个英美作品去推销;选书时着眼于找到写作质量高、商业价值又高的书,而不是把书包装成另外一种样子。
对于中国同行来说,推销文学作品成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卖过《狼图腾》的黎波说,被28个国家引进出版的该书,当时是委托英国企鹅公司卖的。《英格力士》走进美国则是作者王刚在推介会上联系一位国际出版商的结果。《羽蛇》由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预付金超出10万美元,是因为作者找到一位华人代理。《山楂树》拍成电影后版权卖得很好,有英、加、德、法、意、瑞士、瑞典等约10个国家。来自中国文学出版的重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刘乔说,前几年出版社自己联系输出的作品也不少,但预付金收入方面不太理想。2009年,该社采取一个新的合作方式,委托欧洲最大的翻译版权代理公司安德鲁纽伯格代理小说版权。刘乔说:“很有成效,一本书销售业绩比以前大大提升,预付金大大改善,合作规范,更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未来两年中国书将成重点 希望作品更利于营销
2010年,中国出版长篇小说近2000部,活跃的文学期刊约30家,加之互联网上数以十万计的作家写手在不断推出新作,这样的文学生态让李敬泽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大家都在发牢骚,但是文学市场在整个中国出版业确实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场。英国编辑更是对此惊叹,几位发言嘉宾均表示,将把更多目光投向中国。
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条件更被外国编辑们所喜欢?正在引进出版《山楂树》的小布朗出版社珍妮·派瑞特说,她在考虑到底是否引进一本书时,主要是考虑怎么跟销售人员说,他们又怎么去卖。她认为,高质量的摘译、精到的摘要对其买书很有帮助,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要买的东西是什么。认识好的译者也可以使译作出版更容易。
Picator出版社与中国文学作品有过交集,比如余华的《兄弟》和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编辑凯特·哈维表示,海外华人作家表述得更清楚,作者有故事则书更好卖。她希望这次中国之行可以结交更多中国朋友,搭建桥梁,与中国作家合作。希望未来出版的中国作品中,只有1/4是海外华人,其他则来自中国本土。
弗朗西斯科·曼加入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后还没出版过中国的图书,她将与美国伙伴合作寻找中国作品并联合推出。她希望找到一本“可以给读者了解过去和当代中国社会窗口、叙事方式要独到”的书。据介绍,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刚刚制定了未来几年的翻译出版战略:文学方面非常有成就或文字非常优秀的作品;作者本身最好有故事,有资格参加文学奖比赛;也希望书是概念型的,可以宣传,让出版社领导和零售商负责人能够接受;更重要的是,书可以向英国读者描述英国之外一个地方当代或过去的历史。
同样没出过中国文学作品的肖像出版社(Profile Book),在初创时就订立了3个规矩:一要赚钱,二是出书要有自豪感,三是出有意思的内容。编辑潘妮·丹尼尔说,翻译和原作是相互滋养的关系,如果选对作者、译者的话,可以共筑辉煌,“中文书将是未来的方向之一”,她希望这次访华建立友情,共创商机。该社的《赛珍珠》、《世界奇观系列之紫禁城》目前已在中国出版。
高含金量作品做后盾 “走出去”充满信心
业者们对中国图书“走出去”充满信心。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文学遗产,特别是近30年中国经历的巨大文明变迁,使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也有很高的含金量,中国文学非常让人期待。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认为,在经典文化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主宾国项目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必将有更多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刘乔也认为,凭借人民文学出版社能够坚持10年举办评选“21世纪年度最佳小说”活动的勇气和毅力,一定能与更多国外出版社交流合作,互相出版更多好作品。
多位嘉宾对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建言献策。刘锋建议,社会要为好作品提供好的环境和氛围,这是第一;第二,出版社应该以扶持优秀作家为己任,转企是经营方式的转变,不能因此放弃对优秀文学创作的扶持;第三,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要搭建沟通国外文学代理、出版公司以及翻译家的平台,可仿照外国成立中国文学翻译院或基金会,在巴黎等地成立分部,研究外国文学出版方式,建立沟通渠道;第四,不能强买强卖,要建立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的认知,比如使更多的作家参与交流,聘外国专家,制作一些宣传片等;第五,要重视外国资源的建设,建立网站集结译者资源和作者资源,具体到一本作品时,推介时要准备一本出色的册子,甚至包括翻译样稿。
西蒙·舒斯特的弗朗西斯科·曼也表示,尽管英国市场有很多挑战,但也会给中国图书带来很多机会,中国出版物在进入英国市场时,在评奖、基金会补助申请等方面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被“暴利”的书业如何实现真正赢利
四川夹江被授“中国书画纸之乡”
民营书业的十年转型:延伸传统出版业的触角
世界需要翻译文学 但英美很少出翻译文学
“我们需要翻译文学,这是我们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通道。”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刘锋说,阅读文学是进入理解、体会另一个文化的最便捷的途径,所以我们需要翻译文学,文学的发展也需要翻译文学。另一位嘉宾甚至说:“所有的文学都是翻译的产物,这是世界文学相互滋养的结果。”
但翻译文学并不特别受宠。刘锋说,英美国家翻译文学与其他国家差别较大,他们自己也常批评自己翻译文学较少,甚至很难突破3%的品种数量。他认为,翻译文学进入欧美困难的原因有3个:一是经济考量,大的商业性出版机构或者大众出版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很难静下来追求文学的价值,小型独立出版机构会做得多些;二是语言障碍,英美通晓其他语言尤其是欧洲以外语言的编辑缺乏,很难了解其他语言文学作品的出版情况,好译者少也阻碍了外国作品的翻译;三是文化价值观不同,文化认同不一样影响了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长江文艺出版社黎波也认为,由于文化差异、文字传播方式差异、阅读习惯差异、市场环境差异等因素,外国编辑在引进中国文学作品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
与此同时,英美书业大环境也影响了编辑们对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珍妮·派瑞特所在的小布朗出版社,由于狂销2500万册的《暮光之城系列》和700万册另一部作品的成绩,而被评为2010年英国年度最佳出版社。珍妮·派瑞特说,在英国,出版小说很难畅销,尽管出版社也积极购买外国文学作品的版权,但有的只卖几百册。她介绍,由于网上书店的影响,文学作品的主要销售渠道——独立书店和连锁书店越来越不乐观:水石书店的订单正在缩减,另一个主要渠道——3大超市的进货折扣之低也很难让出版社接受。
大西洋书局的拉维说,“3%现象”暴露了英美出版界的无知,但这种失衡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他说,别国文字译成英文多数是商业虚构类作品,而且这种翻译很大程度上与好莱坞力量相关联。另外,欧洲出版界与英国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合作关系,一出书,就有一个包括代理人、翻译在内的网络把作品介绍过来,也使得中国图书进入英国的渠道不宽。
文坛老战士仍唱主角 请关注中国文学新人
说起当代文学,很多人立刻想起莫言、铁凝、王安忆、苏童、余华、贾平凹、韩少功等一系列作家,“一批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文坛老战士一直占据舞台的中心”,其中大部分作家也为关注中国文学的外国编辑所关切。对英美编辑们来说,显然这些作家的作品更有质量保证和销量保证,长期培育的结果使这些作家更易为外国读者所接受,这些作家本身也构建了自己走向世界的渠道,比如聘请文学代理人、找到很好的译者等。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从一个普通编辑的角度提出,发现新作家,确认新生力量,是编辑每时每刻都特别关注的事情。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显而易见。当世界关注中国文学的时候,请同时关注中国的文学新生力量,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正在重建一种关于中国的叙事和想象,比如“70后”冯唐、慕容雪村,“80后”张悦然、韩寒等。他强调,年轻一代作家身上蕴涵着强烈的力量,希望外国编辑们注意到这一点。
在这些“符号式”中国作家之外,外国编辑们的目光更多投向了身在国外的中国作家。这次来的8位编辑中,来自哈维尔·塞克出版社的编辑瑞贝卡·卡特尔说,在该社出书的一些中国作家的知名度本来不太高,比如戴思杰、哈金,但有些人住的地方离出版社不远,如法国、英国等,可以找他们交流,这成为该社最终出版这些作家图书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些作家都找到了很好的译者,可以把其作品译成英文。瑞贝卡·卡特尔深信,身为编辑,必须建立与作家直接沟通的关系。
好的推介翻译必不可少 要当成本土作品去推销
在英国,一本书畅销的标准是精装书销量达到2万册以上、平装版要达到7万册以上。但很多译版书没达到畅销水平。作为一家致力于“让世界互相理解”的著名百年老社,哈维尔·塞克出版社每年有一半的图书是引进版图书。瑞贝卡·卡特尔说,幸运的是,她做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很成功,这个成功(16万册销量)让她可以继续出版后来达到1.7万册销量的《红尘》等书。她说:“我的成功取决于与作家和翻译的紧密交流。”之前的几本中国文学书或者不是用中文写作,或者作者居住在欧洲,更便于交流。现在,她找了一个小团队帮她看中国书、了解中国市场,更多的做文学代理、中介的工作。但瑞贝卡·卡特尔也表示,工作仍然很艰难,她需要找一个合适的翻译。
去年被评为英国增长最迅速的出版商栎树出版社是一家致力于出版外国作品的小型独立出版社,曾经创造过引进版系列图书(3本)销量700万册的辉煌战绩。编辑夏洛蒂·克拉克的经验是:把外国文学当成英美文学一样去推销,从而避免大家产生反感心理,外国作品因此更易被本国读者接受。她说,在出版引进版图书时,会搞一个试读版,提供给书商、书评人等各个层面的人;推广时定位并不突出是翻译作品,就当成是一个英美作品去推销;选书时着眼于找到写作质量高、商业价值又高的书,而不是把书包装成另外一种样子。
对于中国同行来说,推销文学作品成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卖过《狼图腾》的黎波说,被28个国家引进出版的该书,当时是委托英国企鹅公司卖的。《英格力士》走进美国则是作者王刚在推介会上联系一位国际出版商的结果。《羽蛇》由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预付金超出10万美元,是因为作者找到一位华人代理。《山楂树》拍成电影后版权卖得很好,有英、加、德、法、意、瑞士、瑞典等约10个国家。来自中国文学出版的重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刘乔说,前几年出版社自己联系输出的作品也不少,但预付金收入方面不太理想。2009年,该社采取一个新的合作方式,委托欧洲最大的翻译版权代理公司安德鲁纽伯格代理小说版权。刘乔说:“很有成效,一本书销售业绩比以前大大提升,预付金大大改善,合作规范,更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未来两年中国书将成重点 希望作品更利于营销
2010年,中国出版长篇小说近2000部,活跃的文学期刊约30家,加之互联网上数以十万计的作家写手在不断推出新作,这样的文学生态让李敬泽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大家都在发牢骚,但是文学市场在整个中国出版业确实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场。英国编辑更是对此惊叹,几位发言嘉宾均表示,将把更多目光投向中国。
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条件更被外国编辑们所喜欢?正在引进出版《山楂树》的小布朗出版社珍妮·派瑞特说,她在考虑到底是否引进一本书时,主要是考虑怎么跟销售人员说,他们又怎么去卖。她认为,高质量的摘译、精到的摘要对其买书很有帮助,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要买的东西是什么。认识好的译者也可以使译作出版更容易。
Picator出版社与中国文学作品有过交集,比如余华的《兄弟》和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编辑凯特·哈维表示,海外华人作家表述得更清楚,作者有故事则书更好卖。她希望这次中国之行可以结交更多中国朋友,搭建桥梁,与中国作家合作。希望未来出版的中国作品中,只有1/4是海外华人,其他则来自中国本土。
弗朗西斯科·曼加入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后还没出版过中国的图书,她将与美国伙伴合作寻找中国作品并联合推出。她希望找到一本“可以给读者了解过去和当代中国社会窗口、叙事方式要独到”的书。据介绍,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刚刚制定了未来几年的翻译出版战略:文学方面非常有成就或文字非常优秀的作品;作者本身最好有故事,有资格参加文学奖比赛;也希望书是概念型的,可以宣传,让出版社领导和零售商负责人能够接受;更重要的是,书可以向英国读者描述英国之外一个地方当代或过去的历史。
同样没出过中国文学作品的肖像出版社(Profile Book),在初创时就订立了3个规矩:一要赚钱,二是出书要有自豪感,三是出有意思的内容。编辑潘妮·丹尼尔说,翻译和原作是相互滋养的关系,如果选对作者、译者的话,可以共筑辉煌,“中文书将是未来的方向之一”,她希望这次访华建立友情,共创商机。该社的《赛珍珠》、《世界奇观系列之紫禁城》目前已在中国出版。
高含金量作品做后盾 “走出去”充满信心
业者们对中国图书“走出去”充满信心。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文学遗产,特别是近30年中国经历的巨大文明变迁,使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也有很高的含金量,中国文学非常让人期待。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认为,在经典文化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主宾国项目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必将有更多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刘乔也认为,凭借人民文学出版社能够坚持10年举办评选“21世纪年度最佳小说”活动的勇气和毅力,一定能与更多国外出版社交流合作,互相出版更多好作品。
多位嘉宾对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建言献策。刘锋建议,社会要为好作品提供好的环境和氛围,这是第一;第二,出版社应该以扶持优秀作家为己任,转企是经营方式的转变,不能因此放弃对优秀文学创作的扶持;第三,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要搭建沟通国外文学代理、出版公司以及翻译家的平台,可仿照外国成立中国文学翻译院或基金会,在巴黎等地成立分部,研究外国文学出版方式,建立沟通渠道;第四,不能强买强卖,要建立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的认知,比如使更多的作家参与交流,聘外国专家,制作一些宣传片等;第五,要重视外国资源的建设,建立网站集结译者资源和作者资源,具体到一本作品时,推介时要准备一本出色的册子,甚至包括翻译样稿。
西蒙·舒斯特的弗朗西斯科·曼也表示,尽管英国市场有很多挑战,但也会给中国图书带来很多机会,中国出版物在进入英国市场时,在评奖、基金会补助申请等方面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被“暴利”的书业如何实现真正赢利
四川夹江被授“中国书画纸之乡”
民营书业的十年转型:延伸传统出版业的触角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