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胶卷:柯达和富士绝然不同的转型思路
2011-03-15 11:49:30.0 来源:中国化妆品网 责编:王岑
- 摘要:
- 事实上,早在2006年,富士便开始进入日本护肤品市场。彼时,柯达仍在承受2003年转型以来的亏损。而且,和那些知名的日本护肤品牌不同,富士一开始便涉足网络销售,四年店铺数量达5千家,该业务销售额在2009财年同比增长了2.5倍。
【CPP114】讯:几乎所有主流商业媒体都没有关注这个消息:美国堪萨斯州一家小型摄影公司,在2011年元旦前,冲洗完世界上最后一卷柯达克罗姆(Kodachrome)胶卷—这是过去75年间,全球最畅销的彩色胶卷。
不予关注,是因为对传统胶卷业的哀鸣已然泛滥。在近期披露的伊士曼·柯达公司2010财年第四季财报中,被寄予厚望的数码业务销售额下降了25%。这当然是因为行业衰落,但柯达自身也难逃其责。
从根本上,柯达认为在胶卷业的尽头,只存在通往数码时代这一条道路,果真如此吗?柯达昔日的劲敌,日本富士胶片集团却做出全然不同的选择。
就在柯达发布财报同期,这家曾以绿色胶卷广为人知的公司决定,在中国正式推出红色包装的“艾诗缇”(Astalift)品牌护肤品,在电视、网络等渠道全方位投放广告。
事实上,早在2006年,富士便开始进入日本护肤品市场。彼时,柯达仍在承受2003年转型以来的亏损。而且,和那些知名的日本护肤品牌不同,富士一开始便涉足网络销售,四年店铺数量达5千家,该业务销售额在2009财年同比增长了2.5倍。
不过,如何在中国运营电子商务,对富士来说挑战巨大。“我们在中国没有网络销售的经验,”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中国”)总裁横田孝二对《环球企业家》说,“比如和顾客在网上的交流,包括付款、运输等,所以我们必须先试验,再解决问题。”去年9月,富士在淘宝试水,未做任何宣传,成绩寥寥。
而且,网络渠道对于化妆品销售有致命的局限性:更多的消费者喜欢直接试用,对于新品牌尤为如此。对此,富士下一步的考虑是在上海、北京、南方等地开设体验中心,或增加路演等活动让消费者接触产品,实体店的运营则在此之后。即使在今天的日本,艾诗缇在实体店的销量仍不如网络销售。而在跨国化妆品品牌厮杀正酣的中国市场,坚持自我对富士尤为重要。“对于那些巨人一样的品牌,我们不可能采取同样的方法来竞争,我们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特点。”横田孝二说。
无论拓展新市场如何困难,富士仍会把艾诗缇作为战略重镇。在集团总销售额2.3兆日元中,化妆品占比不足1%,但它记录了一家传统胶卷公司的彻底转身。
艾诗缇对富士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公众形象的确立。人们曾对富士绿色胶卷记忆犹新,但随着民用胶卷行业的没落,消费者对富士的印象愈发模糊。随着更多业务转向B2B,富士在B2C领域失去了面向消费者的触点。“胶片对消费者来讲是认知度较高的一个品牌,但随着民用彩色胶卷慢慢淡出以后,我们就用其他一些消费者产品,比如像护肤品、数码相机来替代,让消费者的心目中富士的品牌仍然存在。”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青木良和先生告诉《环球企业家》。
但艾诗缇于富士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更像富士处在没落行业的尽头,所望见的路标。只不过,从胶卷到化妆品的转变,对很多人来说,是个谜。
事实上,两者同源。令消费者津津乐道的胶原蛋白,正是影像技术中着重研究的化合物;而延缓皮肤衰老的抗氧化技术也因能使照片不褪色,而在胶片领域广泛应用。利用原有的技术,进入有高成长潜力的行业是富士核心的方法论。这和柯达以新技术滞留在同行业的转型思路,全然不同。
不仅局限于化妆品,在集团重点发展的医药领域,富士发现,传统药物在产生疗效的同时,也易对其他脏器产生副作用,而理想的效果似乎是,药物能够精准抵达疾病部位。富士想起了FTD(FormulationTargetingDelivery)技术,在洗印照片时,能将所需颜色显示在特定部位—目前,富士已将FTD运用到医疗领域产品。
其实,富士集团的转身始于2003年,晚于柯达。但凭借这种以技术实现跨行业转型的思路,富士已在新的行业跨度上成功描绘新角色。本质上,这种思路在日本广为流行。三得利公司利用在饮料业的糖份技术生产保健食品,味之素公司利用氨基酸技术进行拓展。总之,日本公司善于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以不同消费者为目标,灵活开发各种产品。
但你也不能不承认,之所以能够如此灵活,某种程度上,正因为日本公司对所持技术的坚守。坚守之下,才会产生对技术深入理解与挖掘的能力。
这一年,古森重隆出任富士集团的CEO,坚决对富士集团进行改造。一年后,全球彩色胶卷市场需求量下滑25%,但在这个挑战面前,富士没有放弃胶片业务。高层管理者认为生产摄影胶片是公司的起点,而摄影爱好者对胶片的需求永不会消失,富士有必要保护影像文化。因此,富士对传统影像业务展开构造改革。比如,整合多余的生产线,精简并适当调配冗员。总之,是随着市场规模缩小,修正影像业务的生产规模。
支持这一革新战略的,是2000多亿日元的实施资金。4年之后的2007年,富士获得了创业以来最高的收益。但2008年的那场危机给了富士重重一击。它不得不进行二次创业。
这一次,对于投资方向的选择,古森便在技术原则上,加入严格的利润指标—至少要保证10%的利润率才可进入。这确保了将有效技术运用于高增长行业。
二次创业不仅降低了盈亏平衡点,更重要的是,富士顺利转型为一家多元化公司。在2009财年富士胶片2.3兆日元的全球销售总额中,有16%来自摄影胶卷、彩色照相机、数码照相机为产品代表的影像领域,41%来自以医疗、印刷和液晶显示屏材料为主的信息事业领域,以文件处理器、复印机、打印机为主的文化处理事业领域占43%。
由此看来,能够在一定基准上,灵活调整转型策略,也是富士变身的秘诀之一。
从今年开始的三年中期计划中,富士再次根据市场变化,制定两个新的方针。一是对高成长业务保持重点投资,包括艾诗缇在内的医疗健康领域便在其中。第二,则是对全球市场布局进行进一步划分—尽管金砖四国、中东及非洲并列为高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将成为重要投资地区,但在富士看来,中国的位置非常独特。“中国的情况还不同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如果规模再大一点,就可以进入发达国家的排名了。而在所谓新兴国家的增长中,中国的占比超过了一半以上。”横田说—以富士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来判断,其中国市场的策略很可能在未来另辟蹊径。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柯达发力广印展 剑指印刷业高效发展
柯达完成对日本TOK凸印版材业务的收购
柯达宣布提高数码印版和传统印版的价格
不予关注,是因为对传统胶卷业的哀鸣已然泛滥。在近期披露的伊士曼·柯达公司2010财年第四季财报中,被寄予厚望的数码业务销售额下降了25%。这当然是因为行业衰落,但柯达自身也难逃其责。
从根本上,柯达认为在胶卷业的尽头,只存在通往数码时代这一条道路,果真如此吗?柯达昔日的劲敌,日本富士胶片集团却做出全然不同的选择。
就在柯达发布财报同期,这家曾以绿色胶卷广为人知的公司决定,在中国正式推出红色包装的“艾诗缇”(Astalift)品牌护肤品,在电视、网络等渠道全方位投放广告。
事实上,早在2006年,富士便开始进入日本护肤品市场。彼时,柯达仍在承受2003年转型以来的亏损。而且,和那些知名的日本护肤品牌不同,富士一开始便涉足网络销售,四年店铺数量达5千家,该业务销售额在2009财年同比增长了2.5倍。
不过,如何在中国运营电子商务,对富士来说挑战巨大。“我们在中国没有网络销售的经验,”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中国”)总裁横田孝二对《环球企业家》说,“比如和顾客在网上的交流,包括付款、运输等,所以我们必须先试验,再解决问题。”去年9月,富士在淘宝试水,未做任何宣传,成绩寥寥。
而且,网络渠道对于化妆品销售有致命的局限性:更多的消费者喜欢直接试用,对于新品牌尤为如此。对此,富士下一步的考虑是在上海、北京、南方等地开设体验中心,或增加路演等活动让消费者接触产品,实体店的运营则在此之后。即使在今天的日本,艾诗缇在实体店的销量仍不如网络销售。而在跨国化妆品品牌厮杀正酣的中国市场,坚持自我对富士尤为重要。“对于那些巨人一样的品牌,我们不可能采取同样的方法来竞争,我们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特点。”横田孝二说。
无论拓展新市场如何困难,富士仍会把艾诗缇作为战略重镇。在集团总销售额2.3兆日元中,化妆品占比不足1%,但它记录了一家传统胶卷公司的彻底转身。
艾诗缇对富士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公众形象的确立。人们曾对富士绿色胶卷记忆犹新,但随着民用胶卷行业的没落,消费者对富士的印象愈发模糊。随着更多业务转向B2B,富士在B2C领域失去了面向消费者的触点。“胶片对消费者来讲是认知度较高的一个品牌,但随着民用彩色胶卷慢慢淡出以后,我们就用其他一些消费者产品,比如像护肤品、数码相机来替代,让消费者的心目中富士的品牌仍然存在。”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青木良和先生告诉《环球企业家》。
但艾诗缇于富士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更像富士处在没落行业的尽头,所望见的路标。只不过,从胶卷到化妆品的转变,对很多人来说,是个谜。
事实上,两者同源。令消费者津津乐道的胶原蛋白,正是影像技术中着重研究的化合物;而延缓皮肤衰老的抗氧化技术也因能使照片不褪色,而在胶片领域广泛应用。利用原有的技术,进入有高成长潜力的行业是富士核心的方法论。这和柯达以新技术滞留在同行业的转型思路,全然不同。
不仅局限于化妆品,在集团重点发展的医药领域,富士发现,传统药物在产生疗效的同时,也易对其他脏器产生副作用,而理想的效果似乎是,药物能够精准抵达疾病部位。富士想起了FTD(FormulationTargetingDelivery)技术,在洗印照片时,能将所需颜色显示在特定部位—目前,富士已将FTD运用到医疗领域产品。
其实,富士集团的转身始于2003年,晚于柯达。但凭借这种以技术实现跨行业转型的思路,富士已在新的行业跨度上成功描绘新角色。本质上,这种思路在日本广为流行。三得利公司利用在饮料业的糖份技术生产保健食品,味之素公司利用氨基酸技术进行拓展。总之,日本公司善于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以不同消费者为目标,灵活开发各种产品。
但你也不能不承认,之所以能够如此灵活,某种程度上,正因为日本公司对所持技术的坚守。坚守之下,才会产生对技术深入理解与挖掘的能力。
这一年,古森重隆出任富士集团的CEO,坚决对富士集团进行改造。一年后,全球彩色胶卷市场需求量下滑25%,但在这个挑战面前,富士没有放弃胶片业务。高层管理者认为生产摄影胶片是公司的起点,而摄影爱好者对胶片的需求永不会消失,富士有必要保护影像文化。因此,富士对传统影像业务展开构造改革。比如,整合多余的生产线,精简并适当调配冗员。总之,是随着市场规模缩小,修正影像业务的生产规模。
支持这一革新战略的,是2000多亿日元的实施资金。4年之后的2007年,富士获得了创业以来最高的收益。但2008年的那场危机给了富士重重一击。它不得不进行二次创业。
这一次,对于投资方向的选择,古森便在技术原则上,加入严格的利润指标—至少要保证10%的利润率才可进入。这确保了将有效技术运用于高增长行业。
二次创业不仅降低了盈亏平衡点,更重要的是,富士顺利转型为一家多元化公司。在2009财年富士胶片2.3兆日元的全球销售总额中,有16%来自摄影胶卷、彩色照相机、数码照相机为产品代表的影像领域,41%来自以医疗、印刷和液晶显示屏材料为主的信息事业领域,以文件处理器、复印机、打印机为主的文化处理事业领域占43%。
由此看来,能够在一定基准上,灵活调整转型策略,也是富士变身的秘诀之一。
从今年开始的三年中期计划中,富士再次根据市场变化,制定两个新的方针。一是对高成长业务保持重点投资,包括艾诗缇在内的医疗健康领域便在其中。第二,则是对全球市场布局进行进一步划分—尽管金砖四国、中东及非洲并列为高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将成为重要投资地区,但在富士看来,中国的位置非常独特。“中国的情况还不同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如果规模再大一点,就可以进入发达国家的排名了。而在所谓新兴国家的增长中,中国的占比超过了一半以上。”横田说—以富士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来判断,其中国市场的策略很可能在未来另辟蹊径。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柯达发力广印展 剑指印刷业高效发展
柯达完成对日本TOK凸印版材业务的收购
柯达宣布提高数码印版和传统印版的价格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