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专家:为何国内外数字出版发展路径出现大差异

2011-05-13 15:16:55.0 来源:中华读书报  责编:Victoria

摘要:
在国外,所有的大出版商大都顺利完成了数字化的转型。爱思唯尔科技部中国区总裁张玉国告诉本报记者的最新数据是,爱思唯尔现在86%的销售收入来自于在线,“在短短10年里,爱思唯尔完成了从传统出版商向科技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我感觉我不是在为一个传统出版商工作,而是在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工作”。
                                                                            ——  一场关于出版未来的控制权之争

  【CPP114】讯:数字出版:谁的馅饼?

  ■在国外,传统出版商的引领者也是数字出版商的引领者,内容和平台是一致的;而在国内,传统出版商是数字出版的落伍者,技术服务商引领了数字出版,内容和平台分离。

  ■“中国出版业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无法形成有效整合;不同的媒体之间存在分割,我们的集团很少有综合性的集团,都是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广电集团、报刊集团,还有印刷集团,完全无法形成有效整合。”

  综观中西方数字出版的发展路径,我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差异。在国外,传统出版商的引领者也是数字出版商的引领者,内容和平台是一致的;而在国内,传统出版商是数字出版的落伍者,技术服务商引领了数字出版,内容和平台分离。“国外一提到‘数字出版’,首先想到培生,想到汤姆森,国内想到的却是‘盛大’、汉王、同方知网、北大方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周蔚华说。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未来,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公认,谁成为数字出版的主导者,谁就拥有了关于出版未来的控制权。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国内外数字出版的发展路径出现如此之大的差异?又是什么制约了传统出版者转型的门槛?5月8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科研所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1年数字出版与文化产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这一议题成为了研讨会上的焦点。

  谁的奶酪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主任张立提供了几个数据。电子出版出来之后,新闻出版总署非常积极地进行了应对。原来有纸质出版社的单位,起码一半加挂了电子出版的牌子。但是,传统的纸质出版社做电子出版的这支队伍,“已经走向式微,看不到成果”。2009年,传统图书变成e-book之后的销售收入大约为4亿,当年市场零售的纸质图书规模约为426亿,是前者的115倍。“按照这种比例、规模转型下去,你们相信我们传统出版社能转型成数字出版的单位吗?没有收入,怎么能叫产业呢?”张立问。

  张立的定义是,传统出版是经过审批、进行封装的出版物,管理机关用书号进行管理,没有书号,首先就是非法的。书号之后形成的是产品,传统出版物经营的是封装的产品,产业链间的利益关系是靠版权机制来维系的。而网络出版领域,由原创直接到出版,可能用一些软件进行过滤,但审读、审批这一环节几乎看不到。“传统出版物是封装的产品,所以我们去铺货、上架、流转。数字化以后,我们不再是经营产品了,而是经营内容的某些方面,或者作为信息内容服务的角色。”

  张立的这一观点在周一开幕的2011BIBF北京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本报将在下期做详细报道)上得到了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的呼应。一个最新的消息是,新闻出版总署现在在颁数字出版的资质,但已经用互联网出版概念代替数字出版了。“随着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随着传播手段和阅读习惯的发展,最终由终端消费者决定消费什么形式的出版,所有出版产品唯一的依据是客户需求。”所以,在于殿利看来,出版的内核没有发生变化,内容设计者和内容提供者——保证出版产品最核心价值的角色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发生了变化。全媒体出版形态下,不用生产具体物化形态的产品,不需要传统印刷厂,而是需要掌握新技术的人员进行数字化的加工;销售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版产品不在店面上卖了,而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商营销。

  于殿利的疑惑是,出版资质面临两个概念,一是著作权,二是版权,在纸质出版领域,只有出版社才享有出版权,而是否所有的技术商们都获得了网络出版权?“国家在批准出版社和授予出版权的时候有那么多资质的管控、资质的审核,为什么到数字出版下,这个审核就没有了呢?”于殿利举例说明,比如辞书编辑,要经过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辞书协会给予的培训,持证上岗之后,出版社才有出版辞书的资质,而在互联网出版的形式下,原创无需通过专业编辑过程,就直接通过平台、通过渠道出版,确实是很值得忧虑的。“如果说这些年来我们还取得了一些出版的成果,那是因为我们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队伍。”

  数字转型的中国疑惑

  事实上,在国外,所有的大出版商大都顺利完成了数字化的转型。爱思唯尔科技部中国区总裁张玉国告诉本报记者的最新数据是,爱思唯尔现在86%的销售收入来自于在线,“在短短10年里,爱思唯尔完成了从传统出版商向科技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我感觉我不是在为一个传统出版商工作,而是在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工作”。

  如上所述,尽管流程变革,但内容设计者和内容提供者依然是保证出版产品最核心价值的角色,国外的传统出版商又已探索出种种可行的商业模式,为什么这场变革对于中国而言,艰难而看不到盈利可能?

分享到: 下一篇:透视我国瓦楞纸箱行业前景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