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何处?
2011-06-10 12:08:28.0 来源: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 责编:陈伊超
- 摘要:
- 2011年全国高考刚刚结束,由于招生计划增加,考生人数减少,全国报名参加高考的933万考生中,已经有675万被列入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录取率达到72.3%。而与此同时,今年660万应届大学生正如开闸的洪流一般,涌向社会,形成了一年一度备受全社会关注的就业大潮。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些曾经怀揣梦想的大学生们,毕业后总为找工作犯愁?
【CPP114】讯:2011年全国高考刚刚结束,由于招生计划增加,考生人数减少,全国报名参加高考的933万考生中,已经有675万被列入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录取率达到72.3%。而与此同时,今年660万应届大学生正如开闸的洪流一般,涌向社会,形成了一年一度备受全社会关注的就业大潮。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些曾经怀揣梦想的大学生们,毕业后总为找工作犯愁?
继续扩招可能加剧就业难
“大学生找工作已经这么难了,不能再扩招了。”日前,1994年毕业于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地铁项目建筑负责人葛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对于上世纪70、80、90年代的高考热潮,许多当年的经历者至今记忆犹新。原籍湖南,于1991年参加高考的高先生对记者回忆道,当年他所就读的是省重点中学——县一中,当地最好也是升学率最高的中学,全校共有6个班,大概有300多名学生。当年高考前要参加预考,过关后才可以参加高考。而在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当中,被录取的本科生和专科生,总共才不到60人,录取比例为20%左右。”
自1999年起,在教育产业化的激励下,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160万人,增幅为48%。此后,招生人数逐年攀升,录取比例也年年增长。
“并不是说原来低录取率的全国统一高考有多好,但原来高考的目标是选拔人才,以分数见高低。严格说来,当年的高考实际上并不完全是高考成绩的选拔,很大程度考验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勤奋、毅力。扩招以后,高考的门槛降低了,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的一个资格考试。”对于扩招前后的高考性质,北京某民办高校负责人的见解比较独到:“扩招后,进入大学的学生们缺失了原来的很多精神,就业能力下降了,这才是最令人惋惜的。”
高校专业定位不清削弱学生就业能力
虽然,教育部门要求各地不再以升学率等指标来考核中小学校和教师。但是,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依然被定义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风向标。而对于就业率的表述,在第十九条中表示为:“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并没有提到明确的指标要求。
记者调查发现,导致眼下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专业定位不清问题。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师资及教材老化等问题,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对于眼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北京某知名高校负责学生就业的郭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大学生毕业不存在就业问题,因为人员相对较少,社会需求多,都是统招统分。而现在,大学生不再统一分配了。这样一来,对于一些所学专业与实际脱钩的学生来说,找工作就变成了难题。尤其是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则失业、毕业后还啃老的状况,这说明我们现在的高考选拔和大学教育的性质产生了变化,很多以前设置的专业已经不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了。”
对于找工作的艰难,两年前毕业于河北某知名高校的王先生至今依然困惑:“我们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定位就很不清楚,找工作时很茫然。许多同学毕业以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还得伸手向家里要钱,成了家里的经济包袱。我自己是毕业一年后,经过无数次面试才找到工作的。现在的好多大学都是只想着保住学校的牌子、规模和地位,拼命扩招,可把那么多人招进来后,上完课发完毕业证,给大家都贴个‘大学生’标签就完事了,压根儿没想过社会上是否需要我们,是否需要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
学生自我定位不准导致职业规划迷失
“在大学里,虽然也讲过职业规划什么的,但都比较虚,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纸上谈兵。可以这么说,‘大学生标签’给人的误导太多,怀着以前对大学生的概念,很容易让人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预期。真正走入社会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现在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稀有资源,反而好的工作岗位却成了稀有资源。说到根子上,还是学生的自我定位有问题,在大学时若没有良好的引导,在找工作时就很容易眼高手低。”饱尝面试之苦的北京李小姐至今仍心有余悸:“我当初对于待遇的定位,完全不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很多同学都是根据其他师兄师姐的待遇标准去跟企业谈,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缺乏客观的了解,压根儿就没有从基层干起的打算。”
在中关村人才市场等招聘会上,记者随机采访过多位前来找工作的大学生,他们对待遇的要求标准基本一致:“必须得挣多少钱才能在北京生存,房租、吃饭、电话费什么的,那些都是硬指标”。而对于“为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在入职的初级阶段是否可以考虑降低待遇标准和生活标准,比如住宿条件稍差一点”这样的提问,近八成受访者表示难以接受。
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3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比例分别为41.76%、28.57%、27.84%,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这对用人单位来说风险和成本都很大。我跟好几家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聊过天,大家对应届生的应聘都抱谨慎态度,因为很多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吃住问题,流动性非常大。”北京某文化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赵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的说:“我们公司去年招聘的10位应届生,在3个月的试用期结束时,只留下了1个,其他人都走了。撇开工资不说,毕业生的频繁流动对于企业来说,造成的培训成本和岗位空缺困难都是很大的。”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题,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堃表示:“总的来看,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部分专业和一些特殊群体是就业的难点。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但与现实仍有一定差距。”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印院调查:47%大学毕业生选择私企、外企就业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开印刷公司
经济回暖 各地造币企业争抢北京印刷学院毕业生
造币企业争抢印刷学院毕业生
继续扩招可能加剧就业难
“大学生找工作已经这么难了,不能再扩招了。”日前,1994年毕业于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地铁项目建筑负责人葛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对于上世纪70、80、90年代的高考热潮,许多当年的经历者至今记忆犹新。原籍湖南,于1991年参加高考的高先生对记者回忆道,当年他所就读的是省重点中学——县一中,当地最好也是升学率最高的中学,全校共有6个班,大概有300多名学生。当年高考前要参加预考,过关后才可以参加高考。而在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当中,被录取的本科生和专科生,总共才不到60人,录取比例为20%左右。”
自1999年起,在教育产业化的激励下,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160万人,增幅为48%。此后,招生人数逐年攀升,录取比例也年年增长。
“并不是说原来低录取率的全国统一高考有多好,但原来高考的目标是选拔人才,以分数见高低。严格说来,当年的高考实际上并不完全是高考成绩的选拔,很大程度考验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勤奋、毅力。扩招以后,高考的门槛降低了,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的一个资格考试。”对于扩招前后的高考性质,北京某民办高校负责人的见解比较独到:“扩招后,进入大学的学生们缺失了原来的很多精神,就业能力下降了,这才是最令人惋惜的。”
高校专业定位不清削弱学生就业能力
虽然,教育部门要求各地不再以升学率等指标来考核中小学校和教师。但是,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依然被定义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风向标。而对于就业率的表述,在第十九条中表示为:“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并没有提到明确的指标要求。
记者调查发现,导致眼下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专业定位不清问题。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师资及教材老化等问题,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对于眼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北京某知名高校负责学生就业的郭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大学生毕业不存在就业问题,因为人员相对较少,社会需求多,都是统招统分。而现在,大学生不再统一分配了。这样一来,对于一些所学专业与实际脱钩的学生来说,找工作就变成了难题。尤其是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则失业、毕业后还啃老的状况,这说明我们现在的高考选拔和大学教育的性质产生了变化,很多以前设置的专业已经不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了。”
对于找工作的艰难,两年前毕业于河北某知名高校的王先生至今依然困惑:“我们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定位就很不清楚,找工作时很茫然。许多同学毕业以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还得伸手向家里要钱,成了家里的经济包袱。我自己是毕业一年后,经过无数次面试才找到工作的。现在的好多大学都是只想着保住学校的牌子、规模和地位,拼命扩招,可把那么多人招进来后,上完课发完毕业证,给大家都贴个‘大学生’标签就完事了,压根儿没想过社会上是否需要我们,是否需要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
学生自我定位不准导致职业规划迷失
“在大学里,虽然也讲过职业规划什么的,但都比较虚,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纸上谈兵。可以这么说,‘大学生标签’给人的误导太多,怀着以前对大学生的概念,很容易让人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预期。真正走入社会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现在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稀有资源,反而好的工作岗位却成了稀有资源。说到根子上,还是学生的自我定位有问题,在大学时若没有良好的引导,在找工作时就很容易眼高手低。”饱尝面试之苦的北京李小姐至今仍心有余悸:“我当初对于待遇的定位,完全不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很多同学都是根据其他师兄师姐的待遇标准去跟企业谈,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缺乏客观的了解,压根儿就没有从基层干起的打算。”
在中关村人才市场等招聘会上,记者随机采访过多位前来找工作的大学生,他们对待遇的要求标准基本一致:“必须得挣多少钱才能在北京生存,房租、吃饭、电话费什么的,那些都是硬指标”。而对于“为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在入职的初级阶段是否可以考虑降低待遇标准和生活标准,比如住宿条件稍差一点”这样的提问,近八成受访者表示难以接受。
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3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比例分别为41.76%、28.57%、27.84%,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这对用人单位来说风险和成本都很大。我跟好几家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聊过天,大家对应届生的应聘都抱谨慎态度,因为很多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吃住问题,流动性非常大。”北京某文化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赵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的说:“我们公司去年招聘的10位应届生,在3个月的试用期结束时,只留下了1个,其他人都走了。撇开工资不说,毕业生的频繁流动对于企业来说,造成的培训成本和岗位空缺困难都是很大的。”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题,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堃表示:“总的来看,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部分专业和一些特殊群体是就业的难点。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但与现实仍有一定差距。”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印院调查:47%大学毕业生选择私企、外企就业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开印刷公司
经济回暖 各地造币企业争抢北京印刷学院毕业生
造币企业争抢印刷学院毕业生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