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趋势频道> 政策法规>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传统出版从业者暂不必为饭碗担忧

2011-06-21 08:55:07.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江佳

摘要:
IPad入市中国,引发抢购风潮,并成为引领时尚的新阅读终端,再加上一些电子阅读器在2010年频频面世,让一些传统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开始担心自己未来的饭碗。
  【CPP114】讯:IPad入市中国,引发抢购风潮,并成为引领时尚的新阅读终端,再加上一些电子阅读器在2010年频频面世,让一些传统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开始担心自己未来的饭碗。

  不过,看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编撰的《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后,他们暂时可以松一口气了。

  “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目前还处在相互融合的阶段。”蓝皮书主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说。他所在的研究院隶属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新闻出版专业研究机构。

  6月17日,这本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出版蓝皮书》正式发布,其主报告按照出版业的编、印、发、科、供、贸等出版产业链进行架构。这已是第七本中国出版业年度发展报告。

  与此前不同,国家在2010年10月首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此大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主线。

  在对过去一年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后,蓝皮书总结了2010年中国出版业的7大转变:由单纯追求GDP增长向注重扩大规模与注重传播文化相结合转变,由事业与产业混合发展向事业与产业联动发展转变,由分散式发展向集团化、集群化发展转变,由产品运作向产品运作与资本运作相结合转变,由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的升级与数字出版转变,由国有出版单位垄断向国有、民营相互合作竞争发展转变,由单纯依靠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变。

  而读者能直接感受到的转变,是出版业“由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的升级与数字出版转变”。参照蓝皮书里的数据,在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已达到799.4亿元,总体经济规模超过了图书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则顺势而为,在2010年10月发布《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并在11月4日公布了首批电子书牌照,共30家企业获得了电子书从业资质。

  在被称为“全球电子书元年”的2010年,仅仅在中国,电子书销量从2009年的80万台跃升至300万台,占到全球市场的20%。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杨伟认为,数字出版业务尚没有产生明确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预期,因此数字出版对于出版行业的发展机遇也还需要进一步解读。

  香港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叶佩珠的看法,也有些类似。“电子阅读是大趋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电子书这种新市场还要投资观察几年,还要解决网上收费模式、版权等问题。”她在为蓝皮书撰写的《201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业报告》中写道。她认为,出版社现阶段只能牛刀小试,为日后做准备和试探。

  叶佩珠的报告是蓝皮书里的14个专题报告之一。其他还包括新闻出版产业分析、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报业广告、音像电子出版、发行业、印刷业、数字版权保护、出版科研、新闻出版产品与服务出口贸易以及台湾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出版业等13个专题报告。

  在由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黄昱凯撰写《2010~2011年台湾地区出版产业报告》里,他指出“台湾出版产业链在电子书产业的真正进展仍不多”。

  对港澳台及内地的读者来说,制约他们进行数字阅读的主要因素还是“数字出版的内容供给”。由于版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尚未解决,在黄昱凯看来,两岸的电子书市场还缺乏一个好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电子阅读器不过是缺乏良性循环的副产品。

  “数字出版短期看终端,中期看平台,长期看内容。”郝振省说,这几乎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他认为,内容生产者和技术平台开发者应该扬长避短,各守其土,通过合作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内容和服务。

  这一点也得到黄昱凯的认同。“强化电子阅读器与出版社的合作关系,才是促进电子书产业快速发展的积极策略。”

  因此,在郝振省看来,传统出版行业的优秀从业者完全不必忧心忡忡,数字出版终究离不开内容。而传统出版行业的这支编辑队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编辑风格,并有深厚的文化积累,这对以后进行数字出版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不必势不两立
  
柳斌杰强调: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
  
传统出版商的优势在于数字和印刷的整合
  
从传统出版到信息服务
分享到: 下一篇:DuraLabel推出便携式标签印刷机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