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
2011-07-21 08:15:26.0 来源:耗材网 责编:王岑
- 摘要:
- 智能标签作为RFID(射频识读)系统的应答器,是目前最为先进的非接触感应技术。它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比如数据记忆容量大,数据密度高,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好,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的污染几乎没有影响,阅读距离长,速度快,数据安全性能好等等。
【CPP114】讯:智能标签作为RFID(射频识读)系统的应答器,是目前最为先进的非接触感应技术。它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比如数据记忆容量大,数据密度高,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好,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的污染几乎没有影响,阅读距离长,速度快,数据安全性能好等等。事实已经证明,随着RFID和材料技术的发展,智能标签将取代目前流行的条码,成为零售、包装、物流的新宠。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系统大体上包含三个模块,即智能标签、阅读器、射频天线。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当标签受射频天线能标签到系统阅读器产生并发射的无线电射频信号照射时,内部线路产生感应电流,芯片被激活;芯片将自身包含的信息通过标签的内置天线(线圈)发送出去;RFID系统的射频天线接收到标签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再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从而获取标签中包含的数据信息。
从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知,系统的阅读器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智能标签,且标签的识别完全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无需任何的人工干预,只需要将贴有智能标签的多种对象移经射频区即可。所以,使用智能标签技术节省了条形码技术所必须的人力,同时也提高了超市的售货效率,方便了消费者,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
标签的成本相对较高是智能标签推广进程的瓶颈。市场调查表明,目前每个标签的单价从大约20美分到1美元不等;一般认为,对单件商品而言,可以接受的标签价格是5美分。因此,全面推广智能标签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进一步提高标签的性能及降低标签的制作成本。
智能标签由(硅)芯片、内置天线(线圈)及底材三部分构成。目前芯片和底材的性能、价格基本上比较稳定,因而各种制作方法的优势就只能体现在优化标签内置天线的制作工序及降低天线制作成本上。判断一种方法所制作的标签内置天线的功能性及成本效益性高低,至少应符合三个标准:①天线应具有较高的电学性能(阻抗);②允许在天线上很容易地安装上芯片;③能进行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
目前智能标签天线制作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蚀刻法。也称做减法制作技术。采用该法首先在一个塑料薄膜上层压一个平面铜箔片;然后在铜箔片上涂覆光敏胶,干燥后通过一个正片(具有所需形状的图案)对其进行光照;放入化学显影液中,此时感光胶的光照部分被洗掉,露出铜;最后放入蚀刻池,所有未被感光胶覆盖部分的铜被蚀刻掉,从而得到所需形状的铜线圈。
·线圈绕制法。在一个绕制工具上绕制标签线圈并进行固定,此时要求天线线圈的匝数较多(典型匝数50~l500匝)。对于频率范围较小(比如小于l35kHz)的标签,以及不首要考虑标签成本问题的市场应用时,通常采用该方法。
·导电油墨(ConductiveInk)印刷法。也称做添加法制作技术。由于标签天线具有相对粗糙的外形,因而可以通过在底材上印刷(添加)导电油墨的方法来实现,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网版印刷的方法来制作UHF(超高频)标签天线。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系统大体上包含三个模块,即智能标签、阅读器、射频天线。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当标签受射频天线能标签到系统阅读器产生并发射的无线电射频信号照射时,内部线路产生感应电流,芯片被激活;芯片将自身包含的信息通过标签的内置天线(线圈)发送出去;RFID系统的射频天线接收到标签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再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从而获取标签中包含的数据信息。
从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知,系统的阅读器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智能标签,且标签的识别完全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无需任何的人工干预,只需要将贴有智能标签的多种对象移经射频区即可。所以,使用智能标签技术节省了条形码技术所必须的人力,同时也提高了超市的售货效率,方便了消费者,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
标签的成本相对较高是智能标签推广进程的瓶颈。市场调查表明,目前每个标签的单价从大约20美分到1美元不等;一般认为,对单件商品而言,可以接受的标签价格是5美分。因此,全面推广智能标签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进一步提高标签的性能及降低标签的制作成本。
智能标签由(硅)芯片、内置天线(线圈)及底材三部分构成。目前芯片和底材的性能、价格基本上比较稳定,因而各种制作方法的优势就只能体现在优化标签内置天线的制作工序及降低天线制作成本上。判断一种方法所制作的标签内置天线的功能性及成本效益性高低,至少应符合三个标准:①天线应具有较高的电学性能(阻抗);②允许在天线上很容易地安装上芯片;③能进行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
目前智能标签天线制作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蚀刻法。也称做减法制作技术。采用该法首先在一个塑料薄膜上层压一个平面铜箔片;然后在铜箔片上涂覆光敏胶,干燥后通过一个正片(具有所需形状的图案)对其进行光照;放入化学显影液中,此时感光胶的光照部分被洗掉,露出铜;最后放入蚀刻池,所有未被感光胶覆盖部分的铜被蚀刻掉,从而得到所需形状的铜线圈。
·线圈绕制法。在一个绕制工具上绕制标签线圈并进行固定,此时要求天线线圈的匝数较多(典型匝数50~l500匝)。对于频率范围较小(比如小于l35kHz)的标签,以及不首要考虑标签成本问题的市场应用时,通常采用该方法。
·导电油墨(ConductiveInk)印刷法。也称做添加法制作技术。由于标签天线具有相对粗糙的外形,因而可以通过在底材上印刷(添加)导电油墨的方法来实现,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网版印刷的方法来制作UHF(超高频)标签天线。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