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航空母舰剑指何方?
2011-08-24 08:59:36.0 来源:慧聪印刷网 作者:@T 责编:陈伊超
- 摘要:
- 2011年8月10日,中国首艘航母“瓦良格”首次试航。国家、人民、中国人、外国人期待、猜测了许久的航空母舰终于摘掉面纱示人。作为地处偏僻的印刷业,似乎远离这一片喧嚣,但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拥有一片自己的“军事战场”,需要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
【CPP114】讯:2011年8月10日,中国首艘航母“瓦良格”首次试航。国家、人民、中国人、外国人期待、猜测了许久的航空母舰终于摘掉面纱示人。作为地处偏僻的印刷业,似乎远离这一片喧嚣,但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拥有一片自己的“军事战场”,需要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Aircraft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舰”,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赖当地的机场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行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航母一直占据着海战中的主导地位。
观之印刷业,试问当今印刷设备制造市场,哪一个品牌、企业可以在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市场活动”,哪一个品牌的设备对印刷企业拥有致命的杀伤力?毫无疑问量,海德堡当仁不让。当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海德堡胶印机当今第一大销售市场之时,海德堡在本土以外的地方作战的能力已经得到验证,而且成绩优异,已经奠定了海德堡航空母舰的核心地位。海德堡,已然成为德国的一艘航空母舰。
当1996年中乌就“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展开谈判时,似乎就注定了它成为中国首艘航母的主体船舱的命运。然而,到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号首次出海航行试验却用了15年时间。尽管漫长,但结果总算是好的,至少我们拥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已经指日可待。
次观印刷业,从1982年开始的“六五”、“七五”印刷技术改造规划的实施为我国印刷技术装备制造工业带来了一次全面大发展。到如今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已卓见成效,到2010年,我国共有印刷装备制造企业600余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年产值达175亿元人民币,当年印刷设备出口额达10.94亿美元。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是一个印刷大国。
正如军事专家所讲的那样,中国建造航母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而是技术。航母的外壳钢板需要在水里承受巨大的压力,而甲板的钢材又需要由大面积、高强度的钢板焊接而成,此外,为了防止磁性水雷或者磁力探测到军舰,一般重要的军舰都是无磁的,这是我国在打造自有航母时遇到的最大技术瓶颈。据介绍,“瓦良格”在运抵国内后,并未即刻动工,一直存放了三四年,原因就是我国没有修复航母所用的钢材。
印刷装备制造业发展至今,形成了自己的特有态势,虽然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出口设备数量也大幅增加,但仍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质量不过硬,高端不高。制约印刷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最大因素也是技术。对比海德堡、曼罗兰、小森、三菱不同年代的产品,可以发现,除去印刷速度大幅度提高外,其机械本体方面并无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如自动洗胶皮、自动上版、墨色遥控、自动故障监控等,从而缩短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印刷机械的效率。而我国现状,部分关键的零部件仍主要依靠进口,正是这些关键技术,决定了印刷装备的最终品质。如果不能掌握这些关键技术,印刷装备制造业就无法跳出现有圈子获得更大发展。
航空母舰的主要武器装备是它装载的各种舰载机,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机等。航空母舰是舰载机进行战斗,直接把敌人消灭在距离航母数百千米之外的领域。舰载机是航空母舰最好的进攻和防御武器。但同时,它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它致命的弱点。航空母舰本身缺乏战斗力,它几乎所有战斗力都来源于其舰载机。这些舰载机一旦起飞,机动灵活,攻击力强。但拥有庞大体积的航空母舰却成了巨大的标靶。航空母舰虽然能投射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其本身的防御能力薄弱。所以需要其它舰艇,包括水面与水下舰艇提供保护。
之前将海德堡比做了航空母舰。但如果将国外印刷机械品牌比做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那么海德堡、曼罗兰、高宝、小森等众多品牌就是这个战斗群的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机。作为中国印刷这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该把哪个品牌放上去?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又是谁?哪个品牌可以胜任歼击机独立完成任务,挑战国外品牌?笔者不敢提名字,不是怕得罪人,是因为无论把哪个品牌放上去,似乎都要比国外的“航母”实力差些,如果这真是一场战役,恐怕又要完败。如果一艘航母核心的舰载机尚且实力不足,那么,这艘航母的作战实力也就不方而喻了。
中国要用航母证明自己的军事实力,印刷业要实现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无论哪一种,都是要甩掉大而不强的帽子。让人欣喜地是,据报道,在2008年上海宝钢已生产出了1100兆帕的特殊钢,并有外媒称正是这种特殊钢被用于建造中国航母。同样,而对于印刷业,我们所期望的只是更多的制造企业能够潜心研究,攻克关键技术。打造航母很简单,而最重要的是要让航母配套的舰载机拥有真正的战斗力。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十二五”是中国实现“印刷强国”的关键时期
我国印刷人才培养的“三三律”
2011年上半年印刷造纸业市场价下滑
时刻为客户服务 柯达印刷技术研讨会专访
航空母舰(AircraftCarrier),简称“航母”、“空母”,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舰”,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赖当地的机场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行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航母一直占据着海战中的主导地位。
观之印刷业,试问当今印刷设备制造市场,哪一个品牌、企业可以在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市场活动”,哪一个品牌的设备对印刷企业拥有致命的杀伤力?毫无疑问量,海德堡当仁不让。当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海德堡胶印机当今第一大销售市场之时,海德堡在本土以外的地方作战的能力已经得到验证,而且成绩优异,已经奠定了海德堡航空母舰的核心地位。海德堡,已然成为德国的一艘航空母舰。
当1996年中乌就“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展开谈判时,似乎就注定了它成为中国首艘航母的主体船舱的命运。然而,到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号首次出海航行试验却用了15年时间。尽管漫长,但结果总算是好的,至少我们拥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已经指日可待。
次观印刷业,从1982年开始的“六五”、“七五”印刷技术改造规划的实施为我国印刷技术装备制造工业带来了一次全面大发展。到如今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已卓见成效,到2010年,我国共有印刷装备制造企业600余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年产值达175亿元人民币,当年印刷设备出口额达10.94亿美元。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是一个印刷大国。
正如军事专家所讲的那样,中国建造航母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而是技术。航母的外壳钢板需要在水里承受巨大的压力,而甲板的钢材又需要由大面积、高强度的钢板焊接而成,此外,为了防止磁性水雷或者磁力探测到军舰,一般重要的军舰都是无磁的,这是我国在打造自有航母时遇到的最大技术瓶颈。据介绍,“瓦良格”在运抵国内后,并未即刻动工,一直存放了三四年,原因就是我国没有修复航母所用的钢材。
印刷装备制造业发展至今,形成了自己的特有态势,虽然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出口设备数量也大幅增加,但仍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质量不过硬,高端不高。制约印刷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最大因素也是技术。对比海德堡、曼罗兰、小森、三菱不同年代的产品,可以发现,除去印刷速度大幅度提高外,其机械本体方面并无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如自动洗胶皮、自动上版、墨色遥控、自动故障监控等,从而缩短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印刷机械的效率。而我国现状,部分关键的零部件仍主要依靠进口,正是这些关键技术,决定了印刷装备的最终品质。如果不能掌握这些关键技术,印刷装备制造业就无法跳出现有圈子获得更大发展。
航空母舰的主要武器装备是它装载的各种舰载机,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机等。航空母舰是舰载机进行战斗,直接把敌人消灭在距离航母数百千米之外的领域。舰载机是航空母舰最好的进攻和防御武器。但同时,它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它致命的弱点。航空母舰本身缺乏战斗力,它几乎所有战斗力都来源于其舰载机。这些舰载机一旦起飞,机动灵活,攻击力强。但拥有庞大体积的航空母舰却成了巨大的标靶。航空母舰虽然能投射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其本身的防御能力薄弱。所以需要其它舰艇,包括水面与水下舰艇提供保护。
之前将海德堡比做了航空母舰。但如果将国外印刷机械品牌比做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那么海德堡、曼罗兰、高宝、小森等众多品牌就是这个战斗群的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机。作为中国印刷这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该把哪个品牌放上去?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又是谁?哪个品牌可以胜任歼击机独立完成任务,挑战国外品牌?笔者不敢提名字,不是怕得罪人,是因为无论把哪个品牌放上去,似乎都要比国外的“航母”实力差些,如果这真是一场战役,恐怕又要完败。如果一艘航母核心的舰载机尚且实力不足,那么,这艘航母的作战实力也就不方而喻了。
中国要用航母证明自己的军事实力,印刷业要实现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无论哪一种,都是要甩掉大而不强的帽子。让人欣喜地是,据报道,在2008年上海宝钢已生产出了1100兆帕的特殊钢,并有外媒称正是这种特殊钢被用于建造中国航母。同样,而对于印刷业,我们所期望的只是更多的制造企业能够潜心研究,攻克关键技术。打造航母很简单,而最重要的是要让航母配套的舰载机拥有真正的战斗力。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十二五”是中国实现“印刷强国”的关键时期
我国印刷人才培养的“三三律”
2011年上半年印刷造纸业市场价下滑
时刻为客户服务 柯达印刷技术研讨会专访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