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英文版《PATHLIGHT》问世
2011-12-15 08:50:1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王岑
- 摘要:
- 《人民文学》出英文版了,名字为《PATHLIGHT》(《路灯》),寓意为“中西文化交流路上的灯”。《
【CPP114】讯:《人民文学》出英文版了,名字为《PATHLIGHT》(《路灯》),寓意为“中西文化交流路上的灯”。《人民文学》英文版的出版是好事,这些年中西文化交流之路早就悬挂了各式各样的灯,现在又多了一盏。虽然中国文学在中国式微,在国外也影响不大,但萤火虫也有自己的光亮,多了一条把中国文学介绍出去的渠道,还是令人欣慰。
比《人民文学》出英文版更值得一说的,是《PATHLIGHT》的封面设计与其母刊截然不同,灵动、活泼、大气,看上去很有国际视野。在作家阵容方面,有张炜、毕飞宇、莫言等实力派,也有李娟、笛安这样的新锐作家,这样的组合不敢说代表了当下中国文学的全貌,但每位作者的文笔,都还是值得信任的。
在现有的创作环境和出版环境下,《PATHLIGHT》可以算是一本高质量的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了,但它出版之后并非万事大吉。如同果园仅仅收获了丰硕、漂亮的果子是不够的,主人还要想方设法寻找渠道,将之推销出去,让这些果子纷纷找到它们的买主。否则,果子堆积于自己家中,就只会剩下形式上的观赏价值,时间长了,还会烂掉。
顾名思义,《PATHLIGHT》的主要目标读者群对准的是英文读者,于是,寻找好的翻译成为杂志面临的首要问题。首期《PATHLIGHT》的译者全部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翻译家,这与英文读者的阅读口味是对接的,但问题是,这些外籍翻译家如何理解中文小说藏于文字背后的中国式表达,这是《PATHLIGHT》赢得读者长期支持的关键。蕴藏于中文里的文化与情感,是深沉的也是细碎的,是博大的也是敏感的,照理应该是中国翻译家来完成翻译工作更合适,但中国翻译界目前处在断代状况,老一代学贯中西的学者型翻译家,找不到继承人,这成为阻隔中外文学交流的一堵墙。
所以,《PATHLIGHT》寻找作者和作品不难,真正难的是寻找译者,培养一批能完美地将中文小说转化为英文的译者,是《PATHLIGHT》不得不承担起的一个义务。此外,在中文作品的选择上,早期的杂志也要寻找那些在思维逻辑、价值观上容易与国外读者对接的作品,这对帮助杂志尽快落地有好处。
《PATHLIGHT》印量多少不得而知,但一本杂志想树立自己的影响力,或者说俗一点的话,想不受经济压力以免在办几期后停刊,《PATHLIGHT》还得把提高发行量当做一项重要任务去完成,这就要求主办方不但要办好杂志,还要营销、推广好杂志,不然印出来的杂志搞来搞去还是中国读者在看,就失去了办英文版的意义。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个大工程,仅凭一本官方色彩明显的权威文学杂志出英文版是不够的。据报道,一本名为《天南》的文学杂志也在早些时候出了英文版,出版管理部门应推广这种做法,鼓励更多出版社、文学杂志加入到该队伍中来,尤其要让类似《最小说》这样在国内市场获得成功的杂志,也出英文版与国外的青春文学碰撞一下,他们拥有成熟的营销经验,成功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些。
《人民文学》出英文版了,《十月》、《收获》还会远吗?就办刊资历、文学审美水平来看,《十月》、《收获》并不次于《人民文学》,国内几大老牌期刊如果都在英文出版方面有所动作,很容易形成合力效应,更好地让国外读者关注中国文学。
比《人民文学》出英文版更值得一说的,是《PATHLIGHT》的封面设计与其母刊截然不同,灵动、活泼、大气,看上去很有国际视野。在作家阵容方面,有张炜、毕飞宇、莫言等实力派,也有李娟、笛安这样的新锐作家,这样的组合不敢说代表了当下中国文学的全貌,但每位作者的文笔,都还是值得信任的。
在现有的创作环境和出版环境下,《PATHLIGHT》可以算是一本高质量的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了,但它出版之后并非万事大吉。如同果园仅仅收获了丰硕、漂亮的果子是不够的,主人还要想方设法寻找渠道,将之推销出去,让这些果子纷纷找到它们的买主。否则,果子堆积于自己家中,就只会剩下形式上的观赏价值,时间长了,还会烂掉。
顾名思义,《PATHLIGHT》的主要目标读者群对准的是英文读者,于是,寻找好的翻译成为杂志面临的首要问题。首期《PATHLIGHT》的译者全部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翻译家,这与英文读者的阅读口味是对接的,但问题是,这些外籍翻译家如何理解中文小说藏于文字背后的中国式表达,这是《PATHLIGHT》赢得读者长期支持的关键。蕴藏于中文里的文化与情感,是深沉的也是细碎的,是博大的也是敏感的,照理应该是中国翻译家来完成翻译工作更合适,但中国翻译界目前处在断代状况,老一代学贯中西的学者型翻译家,找不到继承人,这成为阻隔中外文学交流的一堵墙。
所以,《PATHLIGHT》寻找作者和作品不难,真正难的是寻找译者,培养一批能完美地将中文小说转化为英文的译者,是《PATHLIGHT》不得不承担起的一个义务。此外,在中文作品的选择上,早期的杂志也要寻找那些在思维逻辑、价值观上容易与国外读者对接的作品,这对帮助杂志尽快落地有好处。
《PATHLIGHT》印量多少不得而知,但一本杂志想树立自己的影响力,或者说俗一点的话,想不受经济压力以免在办几期后停刊,《PATHLIGHT》还得把提高发行量当做一项重要任务去完成,这就要求主办方不但要办好杂志,还要营销、推广好杂志,不然印出来的杂志搞来搞去还是中国读者在看,就失去了办英文版的意义。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个大工程,仅凭一本官方色彩明显的权威文学杂志出英文版是不够的。据报道,一本名为《天南》的文学杂志也在早些时候出了英文版,出版管理部门应推广这种做法,鼓励更多出版社、文学杂志加入到该队伍中来,尤其要让类似《最小说》这样在国内市场获得成功的杂志,也出英文版与国外的青春文学碰撞一下,他们拥有成熟的营销经验,成功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些。
《人民文学》出英文版了,《十月》、《收获》还会远吗?就办刊资历、文学审美水平来看,《十月》、《收获》并不次于《人民文学》,国内几大老牌期刊如果都在英文出版方面有所动作,很容易形成合力效应,更好地让国外读者关注中国文学。
- 相关新闻:
- ·中国文化产业基金达111只 规模1298亿 2011-12-14 09:29:46.0
- ·1600余家出版单位已转换“企业身份证” 2011-12-13 10:11:04.0
- ·印刷业诚信体系建设模式待创新 2011-12-12 10:36:32.0
- ·非时政类报刊改革 行业报:走出藩篱天地宽 2011-12-12 10:15:05.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