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016年全国食品行业科技发展纲要建议摘要
2006-08-30 09:25:46.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前 言
为使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十六大提出的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必须立足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的精神,我们在认真分析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分析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对推动食品工业发展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基础上,编制《2006年——2016年全国食品行业科技发展纲要建议》(以下简称《纲要建议》)。《纲要建议》确定了今后10年食品工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并对主要行业的科技发展内容做出重点阐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旨在推动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加快中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一、 我国食品行业科技进步的发展与回顾
“十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取得历史性的长足发展,这一成就的取得,正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的正确领导和各地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促进了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并使之在推动食品工业快速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十五”期间企业成为科技经费投入主体,为现实科技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食品工业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一大批科技进步优秀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科技进步机制,科技经费投入以及新产品产值、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在食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在食品工业的基础研究中、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持续发展中,提供着坚实的技术支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五”期间,国家为解决食品行业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技术难题,优选了食品工业科研重大项目,投入资金,组织联合攻关。科技部等单位组织了“奶业重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及国家 “十五”重大科技专项。
(三) 食品工业高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基础研究取得进展
各种高新技术普遍应用于食品工业。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分子蒸溜等尖端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微处理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控制和在线检测,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食品企业,尤其是科研院所、高校参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担当重任并取得进步。
(四)我国食品行业自主创新成效卓著
1. 粮油加工业
依靠自主开发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装备,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物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膜分离、分子蒸馏、超临界萃取、柱层析、微胶囊化、酯交换、挤压膨化等现代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粮油产品开发及生产中。
2. 果蔬加工业
果蔬饮料:高效榨汁技术、高温瞬时杀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酶液化与澄清技术、膜技术等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型企业集成国际最先进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果蔬罐头、脱水果蔬、速冻果蔬、果蔬保鲜等各自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得到应用。
3. 肉类加工业
部分肉类加工企业引进国际先进的装备和技术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在引进技术装备的过程中,通过合资合作、仿制及自行研发,肉类加工机械行业迅速崛起,同时包装材料的国产化水平也快速提升。
4.乳品制造业
中国乳品制造业以超过30%的速度高速发展。“十五”期间,科技攻关投入1.5亿元,带动更多地方、企业配套资金,共设立6个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8个不同类型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课题。
5. 酿造调味品业
通过合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开发一批高新技术,改变了中国传统调味品工业的面貌,推动了传统调味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6. 食品包装机械工业
我国的食品机械设备不仅上规模,而且正加速向光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推进。
(五)专业人才培养快速发展,初步形成梯次
目前我国设有食品学科和工程专业的高校为156个,其中设有硕士点院校的68个,设有博士点院校的18个。
(六)《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颁布实施,有力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等法规、条例,经科技部批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设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并已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食品行业唯一的也是最高的科技奖项, “十五”期间已评选两次,有力地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七)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2. 发明专利少。
3. 科学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4. 顶尖科技人才匮乏。
5. 科技投入不足。
6. 科技创新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食品行业科技发展的宏观条件分析
未来十年内,我国食品行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将发生新的变化,其优势条件如下: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食品行业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二)党中央、国务院的农业产业化政策和一系列支农惠农重大决策的实施,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对食品行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三)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指导思想,为食品工业紧密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步伐,以先进技术代替落后和有污染及能耗高的生产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指明方向。
(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可以为食品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技术和装备支持。
(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为食品行业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六)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关于科技教育和产业技术政策,有力推动了食品工业科技创新深入发展。
(七)我国食品行业在借鉴国外食品工业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具有后发优势。
三、 食品行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规划明确,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将是一个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人民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为此,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二)基本原则:
1. 要以国家经济社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总目标为依据,把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作为首要目标。
2. 要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优化。
3. 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4. 要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立足技术创新,着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5. 要尊重知识,善用人才,大胆使用年轻科技人员。
6.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时调整。
四、食品行业科技发展方向
(一)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传统行业技术升级。
(二)进一步拓展高新技术、综合利用和信息化技术在食品工业各生产环节的研究和应用。
(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在更深层面解决食品工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加强食品工业原始性创新能力。
(四)围绕消费市场需求,开发丰富多彩的大众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等,提高我国居民主副食工业化制成品水平。
(五)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六)加强食品工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七)围绕食品安全,建立相关评估方法和监控技术及系统。
(八)加强循环经济、节约型技术的研究开发。
五、食品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内容
(一)粮食加工业
1 .稻米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 小麦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化技术的研究开发。
3. 玉米加工业应加强对量大面广的“健康食品”资源的研究与工程化开发。
4.大豆加工业向高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
(二)油脂加工业
1. 实现油脂工业全自动控制。
2. 水酶法制油工艺的研究。
3. 生物技术在油脂改性或结构脂质制备中的研究。
4. 膜分离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5. 功能性油脂及脂肪代用品的研究。
6. 特种油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7. 油脂生物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8. 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
9. 双低油菜籽加工技术。
(三)饮料加工与果蔬加工业
1. 饮料加工业:提高饮料加工技术水平,推广高效榨汁技术、酶液化与澄清技术、膜技术等。加工设备向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 果蔬罐头加工业:加大杀菌技术的研究,由人工操作向电脑控制的高性能智能操作平台方向发展。
3. 脱水果蔬加工业:向高效、连续、智能和节能方向发展。
4. 速冻果蔬加工业:向单体速冻技术方向发展,大力开发新型冷冻系统与新的制冷剂。
5.蔬菜保鲜:将涂膜保鲜技术、栅栏技术、主动调节气体包装技术等作为重要研究方向。
(四)肉类与水产加工业
围绕安全、质量和效益,重点开展以下领域的研究。
1. 肉类食品的快速低成本检测方法和相应的检测仪器。
2. 大力加强肉类风味、营养、口感等机理研究。
3. 传统肉食品标准化关键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
4. 提高肉类生产加工率和加工水平。
5. 深入研究肉类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畜禽血液和骨骼两大重点领域。
6. 开展肉类机械先进成套生产线的研发。
水产加工业重点发展速冻小包装和冷冻调理食品及海洋生物制药业等,以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
(五)乳制品加工业
继续大幅度提升我国奶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奶业向优质、高效发展。
1. 继续培育奶牛良种,提高单产水平。
2. 进行提高牛奶质量的研究。
3. 加强奶制品新产品的研究。
4. 加强高新技术在乳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
5. 提高乳制品安全和质量的研究。
6. 加强益生菌机理和应用的研究。
(六)食品生物技术产业
食品生物技术产业涉及生物酿造食品业、生物食品添加剂及配料业、生物健康食品业,要着力加强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及实现产业的生物技术改造升级。
1.酿酒业:
⑴ 白酒业:从生产技术和装备上,引导我国白酒产业用现代化技术改造白酒工艺过程中各生产单元的传统作坊模式,全面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⑵ 啤酒业:提高啤酒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扩大计算机监控操作面。
⑶ 黄酒业:在优良菌种选育、发酵机理、香味物质的研究、催陈技术、无菌包装技术方面展开探索并寻求突破。
⑷ 葡萄酒业:实施葡萄酒质量最优化战略。加强葡萄基地建设。 进行原产地域葡萄酒保护。
2. 谷氨酸、柠檬酸、乳酸、酶制剂、发酵甘油等发酵工业: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现有或传统的发酵工艺及装备,采用重组DNA基因工程等手段或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定向改造现有菌种,提高发酵水平和生产稳定性。同时努力开发新型微生物资源和新型酶制剂产品。
3. 酿造调味品业:
通过组织科技攻关、高新技术嫁接和关键设备攻关,加快传统酿造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酱油和食醋行业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新菌株,优选高产菌株,解决储存中易发生的混浊问题等。
腐乳行业应研究原料的超微粉碎工艺、半成品的直装工艺、自制红曲生产工艺等,形成工业化、机械化生产规模。
(七)保健食品
采用现代技术,发挥我国养生文化以及丰富的药物与食品资源的优势,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开发水平,解决保健食品产品趋同和低水平重复生产。
(八)高技术食品加工装备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高技术食品加工装备发展。包括CO2超临界萃取装置、高压、超高压技术装置、 三维界面设计、自动化控制、智能化传感器等。
(九) 食品包装机械
为了满足市场对食品和包装机械快速发展的需要,应优先发展10类包装机械产品和13类食品机械产品。
六、支撑条件
(一)加大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政府要大力引导,创造良好机制、体制、政策环境,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更加有效的科技进步机制。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指导、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以及各方协同配合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
(三)强化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四)稳定科技队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
(五)加强行业协调和服务功能。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要大力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在行业科技进步和企业服务方面的职能。
(六)充分发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作用。
(七)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peter)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