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庆幸今日尚存 忧虑明天谁来守候
2012-03-20 09:43:54.0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责编:江佳
- 摘要:
- 电脑普及,无法掩盖活字印刷的魅力。在温岭一深山沟里,有户活字印刷手艺人,现在接的客户单已经排到2014年了。
“那个时候才20岁不到,个性跳脱,让我每天坐在这里一两个小时,一动不动地认字、捉字,心里很烦躁。”陈飞说,温州的老师只教了自己一个月,剩下的全靠自己自学,因为字模上的刻字是反的,加上底板和凸出来的字都是同一个颜色,很容易眼花,“刚开始一天一个版都捉不到,主要是没耐性。”
除了捉字,学古文也是让陈飞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家谱、宗谱里的序,不仅是文言文,还没有标点,有的地名、事件都是未流传开的,被老鼠或虫蚁蛀掉一个字,上下文就连不起来了。“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尽量把字补回去,这就要求有很扎实的古文功底,直到现在,我还在学习摸索中。”一边说,陈飞还翻开一本家谱,记者看到里面有不少空字,乍读下来很难理解。
起始于十九世纪初
据了解,陈氏一家的活字印刷始于十九世纪初。陈佩德的太公和爷爷均为晚清的秀才,父亲陈寿富出身于书香门第,不会田间作业,学会了印刷,为佛堂和乡里邻间印刷佛经、契约及家族宗谱等等。1928年,陈寿富因“通共罪”被判刑六年,坐牢三年因病提前出来。1943年因烟毒发作而亡故,陈家印刷至此关闭。
1962年,此时已为小学教师的陈佩德,利用教学的空余时间,搬出父亲留下的印刷工具,偷着学排版,学印刷,但毕竟没有得到真传,操作起来也不怎么顺手,但对活字印刷的喜好心境,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984年,由于民间宗谱修撰日盛,陈家就半公开地为周边乡邻印刷家谱。
1992年,为了弘扬自家的印刷业,陈佩德从温州请来师傅,让高中毕业的儿子陈飞系统学习活字印刷的技艺。渐渐地,不仅儿子学会了印刷技艺,陈家的女儿、儿媳妇也都成了好帮手。儿媳妇负责装订,女儿则对印制好的家谱进行划线,干起来驾轻就熟。从此,陈家活字印刷逐渐有了名声,已经为当地及周边县市印刷了100余个姓氏的族谱、家谱。
由于家庭的熏陶,目前陈飞年仅12岁的儿子陈泓挺,也已经熟练掌握了捉字技巧。
明天谁来守候?
他们是最普通的手艺人。刻梓修谱,养家糊口,在经年累月谋生的岁月里,时光刻在他们黝黑脸庞上的纵横沟壑,就像铅胚上雕刻的活字一样分明。
但是伴随着从一门手艺成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匠人也成为文化保护中的“活化石”,成了传统文化和印刷技术的守护者。在日复一日刻字排版的生涯里,无意间守护了华夏文明的一点星光,令它一直在历史长河里安静闪耀。
可是,对于这门古老技艺来说,要在现代社会里“凤凰涅槃”,源远流长却如此困难。
“刚开始,活字印刷只在我们村里流传,后来评上台州‘非遗’后,流传范围越来越广,来找我们印刷的客户越来越多,有的还是来自宁波、青田的,现在接的单已经排到2014年了。”陈飞说。
虽然活字印刷的经济效益还不错,但是陈飞依然担心这门手艺是否能够传承下去。“一个字模最多只能用1万次,有些常用字半年就要换一次。而这些字模台州根本没有,我们的铅字字模都是从温州买的。字模少并且难买正说明了现在干活字印刷的人越来越少了。”另外,陈飞说,尽管儿子陈泓挺也会捉字,但是未来会不会继承这门手艺还很难说。
“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有谁来继承我的手艺。”这是离开时,陈飞和记者说的话,言语间带着一种无奈和遗憾。
除了捉字,学古文也是让陈飞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家谱、宗谱里的序,不仅是文言文,还没有标点,有的地名、事件都是未流传开的,被老鼠或虫蚁蛀掉一个字,上下文就连不起来了。“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尽量把字补回去,这就要求有很扎实的古文功底,直到现在,我还在学习摸索中。”一边说,陈飞还翻开一本家谱,记者看到里面有不少空字,乍读下来很难理解。
起始于十九世纪初
据了解,陈氏一家的活字印刷始于十九世纪初。陈佩德的太公和爷爷均为晚清的秀才,父亲陈寿富出身于书香门第,不会田间作业,学会了印刷,为佛堂和乡里邻间印刷佛经、契约及家族宗谱等等。1928年,陈寿富因“通共罪”被判刑六年,坐牢三年因病提前出来。1943年因烟毒发作而亡故,陈家印刷至此关闭。
1962年,此时已为小学教师的陈佩德,利用教学的空余时间,搬出父亲留下的印刷工具,偷着学排版,学印刷,但毕竟没有得到真传,操作起来也不怎么顺手,但对活字印刷的喜好心境,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984年,由于民间宗谱修撰日盛,陈家就半公开地为周边乡邻印刷家谱。
1992年,为了弘扬自家的印刷业,陈佩德从温州请来师傅,让高中毕业的儿子陈飞系统学习活字印刷的技艺。渐渐地,不仅儿子学会了印刷技艺,陈家的女儿、儿媳妇也都成了好帮手。儿媳妇负责装订,女儿则对印制好的家谱进行划线,干起来驾轻就熟。从此,陈家活字印刷逐渐有了名声,已经为当地及周边县市印刷了100余个姓氏的族谱、家谱。
由于家庭的熏陶,目前陈飞年仅12岁的儿子陈泓挺,也已经熟练掌握了捉字技巧。
明天谁来守候?
他们是最普通的手艺人。刻梓修谱,养家糊口,在经年累月谋生的岁月里,时光刻在他们黝黑脸庞上的纵横沟壑,就像铅胚上雕刻的活字一样分明。
但是伴随着从一门手艺成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匠人也成为文化保护中的“活化石”,成了传统文化和印刷技术的守护者。在日复一日刻字排版的生涯里,无意间守护了华夏文明的一点星光,令它一直在历史长河里安静闪耀。
可是,对于这门古老技艺来说,要在现代社会里“凤凰涅槃”,源远流长却如此困难。
“刚开始,活字印刷只在我们村里流传,后来评上台州‘非遗’后,流传范围越来越广,来找我们印刷的客户越来越多,有的还是来自宁波、青田的,现在接的单已经排到2014年了。”陈飞说。
虽然活字印刷的经济效益还不错,但是陈飞依然担心这门手艺是否能够传承下去。“一个字模最多只能用1万次,有些常用字半年就要换一次。而这些字模台州根本没有,我们的铅字字模都是从温州买的。字模少并且难买正说明了现在干活字印刷的人越来越少了。”另外,陈飞说,尽管儿子陈泓挺也会捉字,但是未来会不会继承这门手艺还很难说。
“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有谁来继承我的手艺。”这是离开时,陈飞和记者说的话,言语间带着一种无奈和遗憾。
- 相关新闻:
- ·瑞安木活字印刷术赴京展演 2012-03-16 08:41:31.0
- ·印刷文化遗产保护:无纸化印刷时代的中国命题 2012-03-09 11:12:34.0
- ·瑞安木活字印刷:古老技艺传承千年文明 2012-02-08 08:52:52.0
- ·??????????????? 2011-12-21 09:16:23.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