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优秀出版人是怎么炼成的
2012-05-21 11:30:40.0 来源:北青网 责编:喻小唛
- 摘要:
- 每名出版人心里都有个畅销书之梦,因为若是有作品登上各种排行榜的前列,出版人不仅可以获得不菲的商业利润,而且可以赢得经年不衰的声誉。
【CPP114】讯:每名出版人心里都有个畅销书之梦,因为若是有作品登上各种排行榜的前列,出版人不仅可以获得不菲的商业利润,而且可以赢得经年不衰的声誉。 但市场的容量有限,注定每年数以十万计的出版物中,佼佼者凤毛麟角,为了脱颖而出,不少出版人虚怀若谷地开始研究前辈的传记,试图从中获得成功的秘诀。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出版人,那就放弃写作。”这是有“法国文学的同义词”之称的著名出版人加斯东·伽利玛,集一生出版经验所总结出的一句话。它也被当作一句出版人的箴言,写在法国传记作家皮埃尔·阿苏里为其所作的个人传记《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中。在伽利玛的出版人生涯中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他旗下的作者曾经获得过6次诺贝尔文学奖、27次龚古尔奖、18次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2次联合奖、7次美第奇奖和17次费米娜奖,他出版的图书几乎摘取过世界上所有文学大奖的桂冠……阿苏里认为,“伽利玛之所以能够打造出一个时代的文学殿堂,首先是因为他有一种嗅觉,能正确地判断作品的质量,直奔最好的东西。”而且“他虽然的确喜欢文学,却并不沉溺其中。”在伽利玛看来,做一个合格的出版人,既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又需要精明的商业头脑。懂得如何向现实妥协,懂得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深谙出版社的生存与出版物的品质同样重要。他之所以谆谆告诫出版人要放弃写作,就是为了让他们面对现实,抛开书生意气,更不要在虚幻的浪漫主义道路上走得太远。
美国兰登书屋的创始人贝内特·瑟夫同样具有商人的精明。他在自传《我与兰登书屋》中提到,在运作《尤利西斯》时,他安排自己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故意走私该书,以此在法庭上获得一本贴满英法评论家赞扬《尤利西斯》的书作为证物,从而打赢了官司,为兰登书屋赢得一部超级畅销书。当《不肯说话的人》被人揭发是编造的故事时,他又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这本书不是纪实作品,而是小说。书名也由《不肯说话的人》改成《话说得太多的人》。结果书的销量比真相曝光前翻了四倍。尽管花招百出,瑟夫却没有抛弃出版人的底线,当《绿色公寓》惹上版权问题时,尽管可以钻版权法的空子,但他还是如实给克诺夫补了版税;他也信守了诺言,在尤金·奥尼尔去世25年以后,才再版《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兰登书屋被收购时,他同样在资本面前保持了出版人的硬气,“你收购我可以,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业务有绝对控制权,你无权干涉我们的出版。”
与之前两位相比,老牌出版人阿尔班·米歇尔则显得有些“平庸”。他不是读书家,学业平平,智力也一般。但他同样懂书,知道什么样的书投合不同读者的口味。《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中,作者埃玛纽艾尔·艾曼认为他的成功来源于在零售渠道打拼十年的经历。“米歇尔有言,凡是做书的,应该先在书店练习卖书。编辑再也不能只是甘坐写字台前斟词酌句,而是走入读者大众之中……”
当然出版人的传记并不等同于出版人成功史,这其中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供人借鉴。其中克里斯托弗·戴维斯在《我在DK的出版岁月》就提到了很重要的一条“出版是内容产业,千万不要让营销人员主管出版社!”1998年,DK如日中天的时候,曾引入一位营销专家作为统帅。这位专家瞧不起做内容的编辑,更反对以内容为先导的市场营销理念。不久,他就为缺乏文化认识的营销理念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发行大畅销书《星球大战》时,他错估市场,全球一次铺货一千八百万册,结果只卖了五百万册,DK处于濒死状态……过分膨胀、将营销无限制置于上面提到的“D K品质”之上,成为D K陨落最主要的原因。
成功的经验值得效法,失败的案例值得警醒。“成为优秀的出版人”的道路也许千千万,但这些道路的基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图书能否获得读者的认可,完全取决于它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它对账本的贡献。(文/马岱)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出版人,那就放弃写作。”这是有“法国文学的同义词”之称的著名出版人加斯东·伽利玛,集一生出版经验所总结出的一句话。它也被当作一句出版人的箴言,写在法国传记作家皮埃尔·阿苏里为其所作的个人传记《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中。在伽利玛的出版人生涯中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他旗下的作者曾经获得过6次诺贝尔文学奖、27次龚古尔奖、18次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2次联合奖、7次美第奇奖和17次费米娜奖,他出版的图书几乎摘取过世界上所有文学大奖的桂冠……阿苏里认为,“伽利玛之所以能够打造出一个时代的文学殿堂,首先是因为他有一种嗅觉,能正确地判断作品的质量,直奔最好的东西。”而且“他虽然的确喜欢文学,却并不沉溺其中。”在伽利玛看来,做一个合格的出版人,既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又需要精明的商业头脑。懂得如何向现实妥协,懂得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深谙出版社的生存与出版物的品质同样重要。他之所以谆谆告诫出版人要放弃写作,就是为了让他们面对现实,抛开书生意气,更不要在虚幻的浪漫主义道路上走得太远。
美国兰登书屋的创始人贝内特·瑟夫同样具有商人的精明。他在自传《我与兰登书屋》中提到,在运作《尤利西斯》时,他安排自己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故意走私该书,以此在法庭上获得一本贴满英法评论家赞扬《尤利西斯》的书作为证物,从而打赢了官司,为兰登书屋赢得一部超级畅销书。当《不肯说话的人》被人揭发是编造的故事时,他又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这本书不是纪实作品,而是小说。书名也由《不肯说话的人》改成《话说得太多的人》。结果书的销量比真相曝光前翻了四倍。尽管花招百出,瑟夫却没有抛弃出版人的底线,当《绿色公寓》惹上版权问题时,尽管可以钻版权法的空子,但他还是如实给克诺夫补了版税;他也信守了诺言,在尤金·奥尼尔去世25年以后,才再版《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兰登书屋被收购时,他同样在资本面前保持了出版人的硬气,“你收购我可以,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业务有绝对控制权,你无权干涉我们的出版。”
与之前两位相比,老牌出版人阿尔班·米歇尔则显得有些“平庸”。他不是读书家,学业平平,智力也一般。但他同样懂书,知道什么样的书投合不同读者的口味。《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中,作者埃玛纽艾尔·艾曼认为他的成功来源于在零售渠道打拼十年的经历。“米歇尔有言,凡是做书的,应该先在书店练习卖书。编辑再也不能只是甘坐写字台前斟词酌句,而是走入读者大众之中……”
当然出版人的传记并不等同于出版人成功史,这其中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供人借鉴。其中克里斯托弗·戴维斯在《我在DK的出版岁月》就提到了很重要的一条“出版是内容产业,千万不要让营销人员主管出版社!”1998年,DK如日中天的时候,曾引入一位营销专家作为统帅。这位专家瞧不起做内容的编辑,更反对以内容为先导的市场营销理念。不久,他就为缺乏文化认识的营销理念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发行大畅销书《星球大战》时,他错估市场,全球一次铺货一千八百万册,结果只卖了五百万册,DK处于濒死状态……过分膨胀、将营销无限制置于上面提到的“D K品质”之上,成为D K陨落最主要的原因。
成功的经验值得效法,失败的案例值得警醒。“成为优秀的出版人”的道路也许千千万,但这些道路的基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图书能否获得读者的认可,完全取决于它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它对账本的贡献。(文/马岱)
- 相关新闻:
- ·北京图书节开幕三天读者二十万 2012-05-21 11:26:49.0
- ·文博会 全媒体数字出版成果受关注 2012-05-21 10:57:07.0
- ·“云端读报”正式入选北京市出版工程 2012-05-21 10:54:05.0
- ·金山将全力打造“绿印”力助印刷业转型 2012-05-21 09:45:00.0
- ·骗子冒充出版社工作人员骗取画家画作 2012-05-21 09:34:21.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