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报刊亭调查:报刊销量萎缩 饮料话费抢风头
2013-03-18 09:10:5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王岑
- 摘要:
- 3月11日,郑州市民宋一鸣沿着城东路从金水路一直走到商城路,却买不到一份以前她每期必看的《南方周末》。
【CPP114】讯:河南郑州:“退路进店”遭尴尬“非法”报摊又复生
3月11日,郑州市民宋一鸣沿着城东路从金水路一直走到商城路,却买不到一份以前她每期必看的《南方周末》。
2012年4月,河南郑州依据相关规定,拆除了全市报亭,还路于民。据媒体报道,当时一共拆除了421个报刊亭,主要是违规占道多年的私人报亭,其中被连带波及的还有72个邮政报刊亭。拆除报刊亭之后,郑州为报刊零售提出了解决方案——“退路进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郑州进店售报点已有将近600个。
在郑州,上下班路上顺手买份报纸,是很多人的习惯。现在实行“退路进店”,买报纸还那么方便吗?几经周折,记者在城东路与东里路交叉口找到一家报刊“退路进店”点,这个点设在一家超市里边。还不到中午12点,这里就仅剩3份《大河报》了。记者问超市收银员:“有《参考消息》卖吗?”对方很干脆:“没有。店里只卖《大河报》、《文摘报》、《健康报》这三种报纸。”“那我要去哪才能买到《参考消息》?”“不知道,上网看吧,现在的报纸不好买。”
对于报纸进超市买起来是否便利,门口一位老人给了记者答案:“商场超市一般都是上午9点才开门,到这个时间再买报纸看就显得晚了。况且在商场的购物高峰期,一些顾客会为买一份报纸排队等几十分钟感到愤怒。有的干脆等两分钟就没耐心,报纸不要就走了。”
郑州市零售报刊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和几个同事负责与政府谈好的店家对接,让更多的报刊尽早“进店”。但她发现,很多店主基本上不想接这活儿。她说:“卖一大堆报纸还不如卖条烟赚钱快!卖报利润低是最常见的理由。即使店家愿意接,种类数量也不算多,有很多店一天才代销3份《大河报》。另外,由于报刊配送点增多,配送半径、里程增加,我们公司配送成本增加了一倍多。”
表现出担心的还有品位书店的老板赵永,他说:“在书报亭拆除后,我们书店生意变好了,不过,我却高兴不起来。读报读刊是阅读习惯的一部分,有这个基础,才有更多的人读书。如果大家不再习惯光顾报亭,总有一天也会不再习惯光顾书店。到时候恐怕我也该失业了。”
而在郑州市冉屯路与五龙口路交叉口,记者发现原先报亭的店主却在原地又摆起了地摊。报刊摊放在人行道上,叫卖声不绝于耳。这种报摊“死后重生”的现象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并不是个例,重生的每个报摊前都有许多市民在选购、翻阅报刊杂志,场面很是热闹。
天津:缺少稳定的经营环境
“读者少,特别到了冬天,要不是偶尔有过路的人来打电话,就少有人专门来报刊亭了。”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市一家医院附近的报刊亭,报刊亭经营者张阿姨说,她几年前下岗后就申请经营起报刊亭,可现在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收入由前几年每月两三千元,跌至每月不到千元。
记者看到并不大的报刊亭里陈列着60多种杂志,几十种报纸,还有公用电话、电话卡等,但与这些不协调的是报刊亭的冷冷清清,要不是时不时有人来买电话充值卡,张阿姨又要枯坐上一天。
随后,记者来到地铁营口道站附近的报刊亭,这家报刊亭的女主人坚守在这块日渐萧条的文化阵地13年之久了。亭里的报刊品种挺多,但问起经营状况时,她连连摇头说:“早上7点钟开门,晚上11点关门,全年无休。除了《周末画报》、《故事会》、《读者》、《青年文摘》等销路还可以,其他杂志一个月都卖不出去一本。杂志过期就成了库底子。单靠报刊杂志难以为继,我们就卖面包饼干、冷饮雪糕、香烟打火机,还帮忙充话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报刊亭受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等影响较大,频繁拆除和改址,致使大量读者流失。报刊亭是传播文化知识的窗口,却因为城市建设的变迁一步步退到城市的背影里。
“给报刊亭经营户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这是所有报刊亭经营户一致的呼声和强烈愿望,也是天津市民的期望。市民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每天上班买份报纸的习惯有些改变,虽然有手机版的爱物网和“美丽说”之后,买时尚杂志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但是那个守在家或公司楼下的报刊亭,仍然是“走过路过不会错过”的地方。
3月11日,郑州市民宋一鸣沿着城东路从金水路一直走到商城路,却买不到一份以前她每期必看的《南方周末》。
2012年4月,河南郑州依据相关规定,拆除了全市报亭,还路于民。据媒体报道,当时一共拆除了421个报刊亭,主要是违规占道多年的私人报亭,其中被连带波及的还有72个邮政报刊亭。拆除报刊亭之后,郑州为报刊零售提出了解决方案——“退路进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郑州进店售报点已有将近600个。
在郑州,上下班路上顺手买份报纸,是很多人的习惯。现在实行“退路进店”,买报纸还那么方便吗?几经周折,记者在城东路与东里路交叉口找到一家报刊“退路进店”点,这个点设在一家超市里边。还不到中午12点,这里就仅剩3份《大河报》了。记者问超市收银员:“有《参考消息》卖吗?”对方很干脆:“没有。店里只卖《大河报》、《文摘报》、《健康报》这三种报纸。”“那我要去哪才能买到《参考消息》?”“不知道,上网看吧,现在的报纸不好买。”
对于报纸进超市买起来是否便利,门口一位老人给了记者答案:“商场超市一般都是上午9点才开门,到这个时间再买报纸看就显得晚了。况且在商场的购物高峰期,一些顾客会为买一份报纸排队等几十分钟感到愤怒。有的干脆等两分钟就没耐心,报纸不要就走了。”
郑州市零售报刊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和几个同事负责与政府谈好的店家对接,让更多的报刊尽早“进店”。但她发现,很多店主基本上不想接这活儿。她说:“卖一大堆报纸还不如卖条烟赚钱快!卖报利润低是最常见的理由。即使店家愿意接,种类数量也不算多,有很多店一天才代销3份《大河报》。另外,由于报刊配送点增多,配送半径、里程增加,我们公司配送成本增加了一倍多。”
表现出担心的还有品位书店的老板赵永,他说:“在书报亭拆除后,我们书店生意变好了,不过,我却高兴不起来。读报读刊是阅读习惯的一部分,有这个基础,才有更多的人读书。如果大家不再习惯光顾报亭,总有一天也会不再习惯光顾书店。到时候恐怕我也该失业了。”
而在郑州市冉屯路与五龙口路交叉口,记者发现原先报亭的店主却在原地又摆起了地摊。报刊摊放在人行道上,叫卖声不绝于耳。这种报摊“死后重生”的现象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并不是个例,重生的每个报摊前都有许多市民在选购、翻阅报刊杂志,场面很是热闹。
天津:缺少稳定的经营环境
“读者少,特别到了冬天,要不是偶尔有过路的人来打电话,就少有人专门来报刊亭了。”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市一家医院附近的报刊亭,报刊亭经营者张阿姨说,她几年前下岗后就申请经营起报刊亭,可现在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收入由前几年每月两三千元,跌至每月不到千元。
记者看到并不大的报刊亭里陈列着60多种杂志,几十种报纸,还有公用电话、电话卡等,但与这些不协调的是报刊亭的冷冷清清,要不是时不时有人来买电话充值卡,张阿姨又要枯坐上一天。
随后,记者来到地铁营口道站附近的报刊亭,这家报刊亭的女主人坚守在这块日渐萧条的文化阵地13年之久了。亭里的报刊品种挺多,但问起经营状况时,她连连摇头说:“早上7点钟开门,晚上11点关门,全年无休。除了《周末画报》、《故事会》、《读者》、《青年文摘》等销路还可以,其他杂志一个月都卖不出去一本。杂志过期就成了库底子。单靠报刊杂志难以为继,我们就卖面包饼干、冷饮雪糕、香烟打火机,还帮忙充话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报刊亭受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等影响较大,频繁拆除和改址,致使大量读者流失。报刊亭是传播文化知识的窗口,却因为城市建设的变迁一步步退到城市的背影里。
“给报刊亭经营户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这是所有报刊亭经营户一致的呼声和强烈愿望,也是天津市民的期望。市民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每天上班买份报纸的习惯有些改变,虽然有手机版的爱物网和“美丽说”之后,买时尚杂志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但是那个守在家或公司楼下的报刊亭,仍然是“走过路过不会错过”的地方。
- 相关新闻:
- ·黄酒包装“不伦不类” 应回归文化本源 2013-03-16 11:49:52.0
- ·金乡县广播电视台整体策划包装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2013-03-15 08:56:29.0
- ·印刷文化:中国古代书籍主要的装订方式 2013-03-14 15:59:37.0
- ·聚合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3-03-14 13:44:29.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