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书店创办新杂志《新知》 不追新闻只谈生活
2013-05-22 09:10:51.0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王岑
- 摘要:
- 三联书店的新杂志《新知》将于本周面世。众所周知,三联书店的全称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随着新杂志的出炉,《三联生活周刊》、《读书》和《新知》三本杂志终于聚齐。
【CPP114】讯:三联书店的新杂志《新知》将于本周面世。众所周知,三联书店的全称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随着新杂志的出炉,《三联生活周刊》、《读书》和《新知》三本杂志终于聚齐。此前外界曾纷纷猜测,《新知》杂志究竟是一本科普类杂志,还是会传承原新知书店的理念,办成理论性刊物?对此,该杂志主编苗炜披露了一个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答案:这是一本“智识生活杂志”,其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多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定位不追新闻只谈生活
《新知》杂志试刊号的封面设计有些神秘:一颗大脑占据着中心醒目位置,四周连接着电脑、音箱、望远镜和机械手臂等各种装置,再加上白色基调,显得科技感十足。这一期杂志的封面故事题为“脑机界面——人与机器融合之路”,难怪很多人会据此猜测,这会不会是一本科普类杂志?
不过,在谈到《新知》的定位时,苗炜说得最多的却不是科学,而是生活。他在筹备试刊号时曾与同事进行讨论,提到了“智识生活杂志”这样一个概念。“我的智识生活和精神生活未必和现实世界有太多的联系,而是可能和以往的书本、艺术、某些科学的进步有关。”苗炜这样表述。从这期试刊号的文章来看,其内容涉及音乐、艺术、文学、旅行等方方面面,确实更像一本生活类杂志。
苗炜特别强调,《新知》所选择的话题,未必和新闻事件有关。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三联书店副总编辑潘振平的认同:“这本杂志追求新知识、新理念,关注的是比较冷的东西,反而不是什么社会热点。”潘振平说,三联书店对《新知》的定位,是希望它能比《三联生活周刊》高一个阅读台阶,内容则以社会科学为主,以自然科学为辅。
作者都是各领域“行家”
“《新知》不同于《三联生活周刊》比较新闻化、客观的描述,也不同于《读书》杂志半学术化、没有太多个人化的叙述方式,《新知》很多时候都是第一人称叙述。”苗炜认为,这将是《新知》区别于其他杂志的一个标志,也是今后还会坚持的一个特点。
在《新知》上讲述故事的“我”,都是各个领域的行家。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峥,从事IT研究已经多年,他写的文章名为《处处是考场,时时在学习》,说的是自己在美国观看网上公开课的经历。“他不像一般的记者去采访,而是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来讲述,更亲切,更深入。”苗炜说,试刊号上还有两篇讲述潜水的文章,两位作者都有十多年的潜水经验,曾在世界各地潜水。
在苗炜看来,《新知》的优势在于其集中了一群专业人士。“筹备试刊号的这半年时间,我们才找到了几十个作者。”苗炜坦率地说,想要找到这些作者并不容易,其中不少人都是以前《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采访时结识的学者,他们中有医生、大学教师,还有工程师。不过,苗炜并不为他们的文字水平担心:“我觉得简单、清楚、有一说一,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把事情说清楚了,这并不难达到,写文章是没尽头的事,慢慢来吧。”
期待允许未来三年亏损
上世纪70年代末,三联创办了《读书》杂志;上世纪90年代创办了《三联生活周刊》;而现在,读者将迎来《新知》杂志。“《新知》是三联书店最新出生的‘小儿子’,大家都希望这个小儿子茁壮成长。”苗炜如此形容。而在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看来,推出《新知》不仅是为了继承传统,也是为了实施“三联品牌出版群战略”。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三联书店总编辑的董秀玉就曾有意创办《新知》杂志,但是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想法没来得及实现。直至2009年1月,《新知》杂志的筹备工作才开始启动。据樊希安透露,为创办这一杂志,三联书店前期投入了800万元,而其办刊人大多是从《三联生活周刊》分出来的骨干力量。
如今办一本杂志,最大的压力来自经济风险。樊希安说,三联书店给二级公司下达的经济指标是,一年亏、两年平、三年盈,“但对《新知》是个例外,我们允许它三年亏损。”他解释说,“三联书店去年全年利润已经接近5000万元,营业收入2.5亿元,这个钱我们拿得起。”在他看来,通过创办一本一流的新锐杂志来回馈读者,这也是在秉承三联书店历来的传统。
“试刊号不一定完美,我们自己也不是特别满意,但是它迟早要拿出来,我们愿意根据各方面意见,逐步进行调整。”樊希安说。对此,主编苗炜也表示,今年一年,《新知》都会不断进行调整,比如今后杂志可能会以插图为主,减少照片的使用。
按计划,在试刊两期后,《新知》将以月刊的节奏正式出版发行。
定位不追新闻只谈生活
《新知》杂志试刊号的封面设计有些神秘:一颗大脑占据着中心醒目位置,四周连接着电脑、音箱、望远镜和机械手臂等各种装置,再加上白色基调,显得科技感十足。这一期杂志的封面故事题为“脑机界面——人与机器融合之路”,难怪很多人会据此猜测,这会不会是一本科普类杂志?
不过,在谈到《新知》的定位时,苗炜说得最多的却不是科学,而是生活。他在筹备试刊号时曾与同事进行讨论,提到了“智识生活杂志”这样一个概念。“我的智识生活和精神生活未必和现实世界有太多的联系,而是可能和以往的书本、艺术、某些科学的进步有关。”苗炜这样表述。从这期试刊号的文章来看,其内容涉及音乐、艺术、文学、旅行等方方面面,确实更像一本生活类杂志。
苗炜特别强调,《新知》所选择的话题,未必和新闻事件有关。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三联书店副总编辑潘振平的认同:“这本杂志追求新知识、新理念,关注的是比较冷的东西,反而不是什么社会热点。”潘振平说,三联书店对《新知》的定位,是希望它能比《三联生活周刊》高一个阅读台阶,内容则以社会科学为主,以自然科学为辅。
作者都是各领域“行家”
“《新知》不同于《三联生活周刊》比较新闻化、客观的描述,也不同于《读书》杂志半学术化、没有太多个人化的叙述方式,《新知》很多时候都是第一人称叙述。”苗炜认为,这将是《新知》区别于其他杂志的一个标志,也是今后还会坚持的一个特点。
在《新知》上讲述故事的“我”,都是各个领域的行家。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峥,从事IT研究已经多年,他写的文章名为《处处是考场,时时在学习》,说的是自己在美国观看网上公开课的经历。“他不像一般的记者去采访,而是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来讲述,更亲切,更深入。”苗炜说,试刊号上还有两篇讲述潜水的文章,两位作者都有十多年的潜水经验,曾在世界各地潜水。
在苗炜看来,《新知》的优势在于其集中了一群专业人士。“筹备试刊号的这半年时间,我们才找到了几十个作者。”苗炜坦率地说,想要找到这些作者并不容易,其中不少人都是以前《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采访时结识的学者,他们中有医生、大学教师,还有工程师。不过,苗炜并不为他们的文字水平担心:“我觉得简单、清楚、有一说一,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把事情说清楚了,这并不难达到,写文章是没尽头的事,慢慢来吧。”
期待允许未来三年亏损
上世纪70年代末,三联创办了《读书》杂志;上世纪90年代创办了《三联生活周刊》;而现在,读者将迎来《新知》杂志。“《新知》是三联书店最新出生的‘小儿子’,大家都希望这个小儿子茁壮成长。”苗炜如此形容。而在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看来,推出《新知》不仅是为了继承传统,也是为了实施“三联品牌出版群战略”。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三联书店总编辑的董秀玉就曾有意创办《新知》杂志,但是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想法没来得及实现。直至2009年1月,《新知》杂志的筹备工作才开始启动。据樊希安透露,为创办这一杂志,三联书店前期投入了800万元,而其办刊人大多是从《三联生活周刊》分出来的骨干力量。
如今办一本杂志,最大的压力来自经济风险。樊希安说,三联书店给二级公司下达的经济指标是,一年亏、两年平、三年盈,“但对《新知》是个例外,我们允许它三年亏损。”他解释说,“三联书店去年全年利润已经接近5000万元,营业收入2.5亿元,这个钱我们拿得起。”在他看来,通过创办一本一流的新锐杂志来回馈读者,这也是在秉承三联书店历来的传统。
“试刊号不一定完美,我们自己也不是特别满意,但是它迟早要拿出来,我们愿意根据各方面意见,逐步进行调整。”樊希安说。对此,主编苗炜也表示,今年一年,《新知》都会不断进行调整,比如今后杂志可能会以插图为主,减少照片的使用。
按计划,在试刊两期后,《新知》将以月刊的节奏正式出版发行。
- 相关新闻:
- ·数字出版成文博会主角 2013-05-21 14:06:41.0
- ·江西取缔非法出版经营网点903个 2013-05-21 14:05:11.0
- ·将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定期考核 2013-05-21 14:02:42.0
- ·化学工业出版社建社60周年纪念会举行 2013-05-21 14:01:02.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