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印刷以假乱真 看“海外回流文物”如何换装蒙人
2013-10-15 09:16:12.0 来源:法制日报 责编:陈莎莎
- 摘要:
-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笃信的理财经。近几年,古玩收藏、鉴宝拍卖等文化艺术品市场人气爆棚。然而,由于国内市场文物制假猖獗,防不胜防,不少人将目光投向海外回流文物。
赝品“穿上马甲”回流
海外游走的国内仿古工艺品如何回国变身为“真品”?裴光辉给记者描述出了一条路径:内地制造的现代赝品先经包括拍卖行在内的古董商以“仿古工艺品”送出海外,一到海外古董商马上让它们摇身一变成为“文物”;或“自我征集”带回国内拍卖,那些入关的手续就成了“回流文物”的凭证;或委托海外拍卖公司拍卖自我拍回,再拿到国内拍卖,这就成了“回流文物”。业内称此类“回流文物”为“假海龟”。
另有“真海龟赝品”,就是回流物是民国以前乃至清代的赝品,早年就在海外,但当成更早的真品带回。
裴光辉介绍,近年国内文物高仿品在国外拍卖行被当成真品拍卖的情况已屡见不鲜。国外拍卖行的鉴定人员普遍缺乏对日新月异的内地高仿品作伪手法的情报跟踪,对中国文物的鉴定思维和鉴定方法陈旧落后。这是导致国外拍卖行“失手”拍出赝品的主要原因。
利益输送一言难尽
国内拍卖公司到海外征集拍品,国内收藏投资机构从海外拍卖行拍获带回,以及海外人士捐赠给国内博物馆。看似简单的三种海外文物赝品回流渠道之背后常有“曲线救国”的利益输送。
近十年来,回流的天价国宝出现的赝品率相当高。2005年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2010年以4.368亿元拍卖成交的所谓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和以5160万英镑成交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等等,都是漏洞百出的回流天价拍品。其中《砥柱铭》在拍卖之前更是被某银行设计为一款信托资金高达4.5亿元的金融产品,给投资者造成经济风险不言而喻。
“近年越来越多的大型国有机构热衷于搞艺术品投资,成立艺术品投资基金,天价购买‘回流国宝’,其背后存在的利益输送一言难尽。”裴光辉直言评判。
为了避免高仿品出口后变身为“海外回流文物”,业内人士建议,海关等监管部门应对那些申报出口的高仿品建立信息档案,并将这些档案进行全国海关联网信息共享。一旦有“海外回流文物”进口,海关可以根据相关档案信息进行比对,仿品必现原形。
- 相关新闻:
- ·高仿印刷 新潮的收藏抑或是另一种商机? 2013-08-08 17:27:13.0
- ·?p7 6f;6削<?:蛿ss 2013-08-07 09:16:05.0
- ·书画收藏的印刷陷阱:高仿印刷品进拍卖场 2012-12-01 00:00:00.0
- ·造假手段层出不穷 书画收藏谨防高仿印刷品 2012-10-30 15:06:11.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