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的10个真相,我们将如何面对2025?
2024-12-18 14:00:11.0 来源: 出版商务周报 文/杨文轩 责编:张晓丹
“每年的商业环境,就是老天给你发的一张卷子。只是有些年份的卷子,特别难。比如2024年。”这是著名商业顾问刘润在今年年度演讲中的一句话。
这种“难”同样体现在出版行业中。对很多出版企业而言,2024年说的最多的就是市场增长乏力、利润越来越少、行业“内卷”加剧……
究竟哪些原因让2024年的出版业如此艰难?参考美国著名学术出版商乔西-巴斯出版公司的CEO史蒂文·皮尔桑迪总结的美国《出版业的10个可怕真相》,资深出版人杨文轩对“中国出版业的10个真相”做出了以下回答。
真相一:读书人成了“稀有动物”
互联网改变了整个阅读形态,出版业永远处于“狼来了”的困境中,早些年是电子书、有声书对纸书的冲击,是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侵蚀,但是,依然是“书”的形式,只是载体不同,大家还是在“读书”。如今,人们完全转向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富媒体形式,海量和免费的碎片化信息、娱乐化内容、社交化沟通,几乎占据了个人大部分业余时间,人们根本无暇阅读。手机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阅读的两大功能——虚构阅读的娱乐性和非虚构阅读的知识性,正在被替代,文字阅读的抽象思维在视频等形象思维的表达面前不堪一击,真正的“狼来了”!
不读书的人很难转化成阅读者,原来的读书人也不再读书了。需要强调一点,不要简单将阅读和获取知识划等号——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已发生根本转变,更直接、更有效了,而且大多数都是免费的。坦率地说,作为一名出版人,今年我也获取了大量的资讯和知识,但通过读书获取的却微乎其微。
从出版业的角度,除了刚性需求的教材教辅,以及半刚需的童书,成人图书市场早就衰退了。随着出生率继续下降,童书市场也开始下滑,可以预期,下一波学生读物也会不可逆转地下降。
未来肯掏钱买书且读书的人将是“稀有动物”,就像我几年前预言的:出版将回到平装书革命以前的时代,内容经典,包装精致,成为收藏品和奢侈品。
真相二:图书市场完全饱和
市场饱和的情况早已存在,但今年到了顶点。几方面因素造就了今天饱和的局面。
一是产能过剩、供给充分,这和中国整体经济结构一样。但是消费品过剩还能逐渐消化,图书属于“物质不灭”的形态,只要不销毁就搭建堆积——品种堆积、数量堆积,堆积在出版商的库房、电商平台的货架上、图书馆的书架上。以童书为例,市场火爆时,中国用短短十年时间,将全世界上百年沉淀下来的优秀作品都引进来,由“短缺时代”跑步进入“饱和时代”,以前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是中国版权经理的主场,现在参加的人寥寥无几。
国内外经典名著、国学经典、教材教辅等类别更是重复出版的“重灾区”,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大家比拼的不是“差异化”,而是“成本领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本来“无人读书”,导致“无书可读”。
饱和的另一个原因是需求不足。一是总人口在锐减;二是阅读人口下降;三是消费降级,这些中国经济普遍性的现象对图书行业影响巨大——图书和衣食住行等刚性需求相比,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最容易被削减的开支。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