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回归纸媒背后的粉丝经济
2013-12-09 09:57:30.0 来源:东方早报 责编:江佳
- 摘要:
- 纸媒行业的论调持续走低,就在传统新闻民工们“万念俱灰”的时候,美国《新闻周刊》宣布了一个利好消息。据《纽约时报》12月3日报道,“《新闻周刊》在去年关停纸质版整整一年后,这本艰苦斗争的周刊即将重返报刊市场。”
在魏武挥看来,10万份的发行量对《新闻周刊》来说,实在是很小的胃口,广告商不会看中,也无法通过这么小的发行量赚钱。“利用网络平台谋求广告收入,以此充当发行费用的可能性更大,也许可以保本。”但是,情感消费的缺点在于,公众往往无法持续性地、年复一年地为此买单
“据说《大众软件》也要停刊了,我们这些搞互联网的人为了拯救它订一年没有问题,但是后面就没有办法了。这就是粉丝经济的问题。”
恢复纸质版的《新闻周刊》内容上会有什么突破?“《经济学人》采用订阅模式似乎有更强的理由,因为它只关注经济领域,有那么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因此它的读者虽然可能小众,但那些有需求的读者都是刚需,是有利可图的。《新闻周刊》一直走的是大众的路线,采用小众的发行,如果内容没有做得更深度、更专业,那么就不配套了。”
探索新型经营模式
刊网互动第三阶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葆华看来,《新闻周刊》重推纸质版,是对新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模式的一种探索。“一方面是通过集约型的经营方式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捆绑式的销售方式现在也很多了,就是订户可以订阅同时有网络版和纸质版的套餐。”《新闻周刊》的竞争对手《时代周刊》在网上的订阅渠道显示,453.6美元可以得到162期纸版+电子版+网站的独家内容,而《纽约客》的订阅方式则有单独纸版、单独网络版和套餐三种方式,前两者的定价均为59.99美元一年,而套餐只要69.99美元就能同时享用电子版和纸质版,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套餐。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尽管目前阅读传统纸媒的人数正在减少,但新旧转换阶段仍有读者有阅读、收藏的需求,故而针对不同读者群做出不同组合套餐、线上线下整合的销售方式不失为一种优化的经营模式。
周葆华分析说,整合正在成为报刊和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以往传统媒体办网络版是一种辅助,以刊物为主,线上只是推广和内容的延伸,为的是在网络上保留受众平台,扩大影响力,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开始强调刊网互动,随着读者阅读平台和习惯的转移,网络版的地位上升了,从陪衬变成主体之一,网络版和报刊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平衡,两者在内容生产流程、经营模式上彼此互动。而第三个阶段似乎正在形成当中,也许是将来的趋势,即杂志是以网络为主,保留品牌和内容生产能力,平台和技术则完全转移到新媒体。国内的《新世纪周刊》就宣称自己是互联网平台为主的媒体,有越来越多的杂志开始围绕互联网平台来生产内容。”
对《新闻周刊》回归后的内容,周葆华同样十分关心。“通常来讲,网络平台是24小时生产内容的,用来增强时效性、反应能力和信息集纳能力,会有更多与读者的互动。而纸质版通常是沉淀性的内容,更多是解释性的报道、整合性的评论、深度的专题。”周葆华认为,在互联网获得第一信息落点的情况下,纸质版应该在第二落点上做好信息的整理和深度的解读。“可能有些读者就会觉得网络版过于碎片化了,所以纸质版也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来增强某一媒体品牌的集体印象。”
“据说《大众软件》也要停刊了,我们这些搞互联网的人为了拯救它订一年没有问题,但是后面就没有办法了。这就是粉丝经济的问题。”
恢复纸质版的《新闻周刊》内容上会有什么突破?“《经济学人》采用订阅模式似乎有更强的理由,因为它只关注经济领域,有那么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因此它的读者虽然可能小众,但那些有需求的读者都是刚需,是有利可图的。《新闻周刊》一直走的是大众的路线,采用小众的发行,如果内容没有做得更深度、更专业,那么就不配套了。”
探索新型经营模式
刊网互动第三阶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葆华看来,《新闻周刊》重推纸质版,是对新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模式的一种探索。“一方面是通过集约型的经营方式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捆绑式的销售方式现在也很多了,就是订户可以订阅同时有网络版和纸质版的套餐。”《新闻周刊》的竞争对手《时代周刊》在网上的订阅渠道显示,453.6美元可以得到162期纸版+电子版+网站的独家内容,而《纽约客》的订阅方式则有单独纸版、单独网络版和套餐三种方式,前两者的定价均为59.99美元一年,而套餐只要69.99美元就能同时享用电子版和纸质版,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套餐。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尽管目前阅读传统纸媒的人数正在减少,但新旧转换阶段仍有读者有阅读、收藏的需求,故而针对不同读者群做出不同组合套餐、线上线下整合的销售方式不失为一种优化的经营模式。
周葆华分析说,整合正在成为报刊和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以往传统媒体办网络版是一种辅助,以刊物为主,线上只是推广和内容的延伸,为的是在网络上保留受众平台,扩大影响力,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开始强调刊网互动,随着读者阅读平台和习惯的转移,网络版的地位上升了,从陪衬变成主体之一,网络版和报刊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平衡,两者在内容生产流程、经营模式上彼此互动。而第三个阶段似乎正在形成当中,也许是将来的趋势,即杂志是以网络为主,保留品牌和内容生产能力,平台和技术则完全转移到新媒体。国内的《新世纪周刊》就宣称自己是互联网平台为主的媒体,有越来越多的杂志开始围绕互联网平台来生产内容。”
对《新闻周刊》回归后的内容,周葆华同样十分关心。“通常来讲,网络平台是24小时生产内容的,用来增强时效性、反应能力和信息集纳能力,会有更多与读者的互动。而纸质版通常是沉淀性的内容,更多是解释性的报道、整合性的评论、深度的专题。”周葆华认为,在互联网获得第一信息落点的情况下,纸质版应该在第二落点上做好信息的整理和深度的解读。“可能有些读者就会觉得网络版过于碎片化了,所以纸质版也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来增强某一媒体品牌的集体印象。”
- 相关新闻:
- ·《新闻周刊》计划重推印刷版 转型为订阅为主 2013-12-05 08:52:06.0
- ·数字出版晴雨表:《新闻周刊》完成数字化转型 2013-08-21 09:10:17.0
- ·新闻周刊品牌或被出售 转型数字媒体不到半年 2013-06-03 08:44:39.0
- ·《新闻周刊》的“落魄”或敲醒传统纸媒 2013-03-11 09:48:04.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