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谨防京津冀一体化引致“两极化”
2014-07-21 09:11:20.0 来源:凤凰城市 责编:周艳平
- 摘要:
-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从长远来看,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不仅对京津冀三地来说都是战略利好,而且对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乃至全国发展也具有战略支点意义。
市场逻辑的规划可以这样理解:一是规划基本定位和价值取向应该是基于市场现实需求和市场需求预测;二是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预测,其信息获取应以广泛、大量市场调研为基础;三是规划应该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市民化,规划不应只限于少数部门的少数专家和领导干部参与,而应该广泛而有效地听取、征求京津冀地区乃至周围有关省市区各界各阶层民众的意见;四是规划方案选取应该是从向市场,并按市场规则招投标而产生的备选方案中的优选者。
基于以上逻辑,值得商榷的是,诸如首都第二机场这样事关全局的大事,是不是应该纳入京津冀一体化规划范围来考量?是否应从京津冀区域的机场运行现状和市场实际需求,从北京空防安全和交通状况出发,广泛地听取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各界各阶层的意见?对于首都二机场是否需要马上上马以及建在哪儿的问题,现在看来,当时充满争议,如今仍值得商榷。
人性化的政策体系。推动一体化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需要一套不断完善的政策措施体系。从宏观层面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从政策措施最终落脚点层面讲,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更好地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在这里,有必要在“人民”和“人民个体”这两个概念之间实现沟通和对接。众所周知,人民是一个整体性的集合概念,它由许许多多具体的人民个体所构成。尽管人民并非人民个体的简单相加,发展依靠的人民力量并非人民个体力量的简单组合,人民利益也并非人民个体利益的简单集合,但在实际工作中,人民必然要还原为人民个体,还原为有正常权益要求的鲜活的个人主体。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打着“大多数人”或“人民”的幌子忽视个体、忽悠工作,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享受到一体化的战略成果。
对人民概念的个人主体化理解,要求政府部门在制定一体化政策措施是,最终都要落实在京津冀地区的民生问题上,落实到京津冀区域中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最直接的切身利益上。这样,一体化的任何政策就都不是单体的,而必然是一套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前文提到的淘汰落后产能问题,很显然会涉及职工个人的就业、生计和家庭生活问题。因此,拆除和淘汰政策自然就应该配套有再就业、安置、生活保障等最现实的一系列民生政策措施。富有人性化的政策,总是最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政策,是最能解决实际问题、减少遗留问题的政策。
- 相关新闻:
- ·热点关注:让市场决定京津冀经济圈副中心 2014-06-25 08:54:51.0
- ·京津冀初定划分四大功能区 即上报国务院 2014-06-06 10:02:01.0
- ·任玉成:京津冀印业将协同发展 设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2014-06-03 16:18:58.0
-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北京印刷协会开展调研 2014-04-22 16:41:30.0
- ·??????????? ?????????? 2014-03-21 09:31:05.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