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地加快PS版技术的发展
2006-02-27 14:56:00.0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从去年年中开始,国际铝市场的价格一路飙升,目前仍看不出有回落和停止上升的迹象。铝价虽然会影响PS版70%左右的成本,但是国内的PS版价格却岿然不动,各个厂家的利润都在不同程度地下跌。我国的PS版制造业虽说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开发与生产的历史,但真正的大发展只是在最近几年中。有的专家估计,2003年全国PS版的产量超过了一亿平方米,三四年的时间产量翻了一番。2002年大概是我国PS版生产线投资建设最热的一年,新建卷筒式生产线和单张连续式生产线超过了二十条,世界上PS版制造业的三大巨头也都在中国建厂。尽管行业协会和专家们十年来一直在告诫业内人士PS版供大于求,可加速发展的势头从来没有减弱过。以往只是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利用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建设PS版生产线,前几年爱克发公司和富士胶片公司先后在江苏无锡和河北三河建设了车速每分钟三十米的PS版生产线,去年下半年两条生产线先后竣工投产,这些生产线都可以生产CTP版材。三河的富士胶片公司合资企业今年已经开始生产CTP版材。柯达保丽光公司在天津建设的CTP版材工厂也在去年开始分装销售。四川炬光公司新建的设计车速为15米/分钟的PS版生产线,也在去年投产,大大扩大了炬光公司的产能。成套引进杜邦公司技术和设备的河南华禹天源公司,在停产多年之后,于去年恢复了生产。北京兆维天津分公司、上海字模厂、丹江字模厂、温州康尔达公司建设的第二条、第三条以至第四条生产线也都是在2002年及2003年投产。至今专家们估计全国PS版生产线的设计产能已超过实际产量的一倍以上。发达国家在中国投资(合资)建设PS版的制造工厂,也是迫于对环保和人工成本的考虑,同时也是夕阳技术的转移。但是这些国外技术仍然比我国自行设计的生产线先进不少。当前,发达国家PS版的应用逐渐萎缩,CTP的印刷用量已经达到了胶印印刷量的四到六成。截止到去年9月我国CTP设备的保有量是246台套。一年当中增加了100台套,这也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一年。今年,国际铝价仍然持续上升不降,国内PS版新线的建设规模虽不及以往,但仍在原有的水平上重复进行国产CTP版材虽然也有几个品种上市,但是销量有限。因此对于PS版制造业来讲,我们认为目前处在蕴含巨大发展商机的艰难时期。
界内专家和从业人士对这一两年来及至这些年来我国PS版制造业的形势分析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大相径庭。
1980年前后,激光照排在我国刚刚起步,激光照排和胶印印书曾经作为印刷技术改造和发展的首要指导方针。那个时候,无人能够预料得到,十年的时间我国几乎全部淘汰了书刊铅排和铅印。但是现在我们离开胶印的局面是不可想象的,尽管至今一些周边国家还在采用平凹即涂版和离心涂布。我国的印刷界在经营运作方面基本上全部进入了商品经济时代,印刷品市场的需求、印刷方式、印刷材料的选择都由市场进行调节。不同用户对印刷质量的要求有所不同,不同印刷厂家对胶印机和PS版的技术水平和价格承受能力自然也有所不同。当前印刷界对胶印和PS版的依赖是不会改变的,印刷厂家对不同档次,不同技术水平的PS版的需求也就是必然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CTP版材取代传统PS版的大趋势也是必然的,CTP全部取代PS版的那一天就很可能发生在未来的十年当中。不同技术水平的PS版制造企业在当前全国生产能力过剩,国外名牌企业大兵压境,利润水平下降的恶劣经营环境中,必须明确企业自身定位,找准适当的经营方式,在大浪淘沙中求得存活与发展。在去年9月西安的行业会议上,一些企业对PS版未来的生产形势充满信心,对设备和技术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对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出了很大的空间;也有的企业却感到坚冰已经破碎,企业面临着产品降价,利润下滑,直至亏损破产的危险。实际上以行政或其他非市场手段希望求得企业间的整合与自律,都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感到,我国PS版企业的技术与发展只能在市场中去自然调节。我国PS版制造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大概在全球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内资的企业一百多家不算,去年还有世界上的三大著名厂家几乎同时开工参与竞争。这样的竞争环境,教育我们去冷静地考虑企业的发展,华禹天源的重新开工,炬光引进生产的开工和去年、今年两年十余条卷筒式生产线的开工都说明我们的PS版制造业逐渐对先进技术的重视。
我国的PS版制造业,大中小型企业共存,多至几千人,少至几个人;技术先进的企业,车速达到每分钟30米,卷筒式加工方式,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很高,但落后生产方式的企业全部手工操作,甚至需要操作工人用双手把几十张版从酸液中抱进抱出;企业之间技术水平差异也很大,有的企业甚至不知道国家专门颁布过PS版的行业技术标准,不了解技术标准的内容;各企业产品的性能良莠不齐,选用原料也优劣悬殊,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质量在不断提升,有的企业却只选用低档原材料,生产低端性能的PS版,供给低档印刷品使用。在现实条件下,虽然PS版制造业经营形势严峻,竞争激烈,但各企业都有自己的用户群,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但我们感到,我国企业生产的PS版在性能上与世界上的先进产品有一定的距离,我国PS版制造设备的技术水平也比发达国家的产品要落后不少。
在发达国家,CTP版材的使用占一半左右,而我国才只达百分之几。CTP版材制版过程短,制版速度高,版材成像质量好,可以适应于调幅网和调频网的制版印刷,印刷品质量高、效果好。当前,CTP版材市场还处于上升阶段,生产商欲求在这一时期收回先期开发的投入,CTP版材价格高是必然的,大批量使用和生产之后,其生产成本和价格都会降下来。在CTP制版中节省的胶片和人工费用,也基本上可以抵偿版材的费用支出,更何况CTP版材印刷中的网点还原性能是传统PS版不可比的。从制版效率,生产时效和印刷质量及其印刷成本和环境保护诸方面比较,CTP版材的优势都明显高于PS版,逐渐地或很快地全部代替PS版是肯定无疑的。但近期内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程度,PS版使用还需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提高PS版的技术水平,是我们业内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标现阶段提高PS版制造设备的技术水平,并为今后生产CTP版材的制造设备奠定基础,也是我们业内人士努力的方向。
业内专家在2000年就曾撰文呼吁“我国PS版应上规模继续大发展”。目前年产量在一两千万平方米的企业已经建成了四五家,尽管规模不算很大,设备技术也相差悬殊,但也算是初见规模。这些外资、内资、合资的企业仍然会面对各自的用户群,寻求各自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我国目前的商品经济还不算发达,印刷品和印刷版的人均消耗量只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各界人士也不必杞人忧天,担心PS版生产的进一步产大于求,我们只希望通过企业的规模经营,创造产品技术水平和设备技术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西部经济发展不甚平衡,但是对高档PS版和CTP版材仍然有着广大的市场需求,外资或合资PS版,CTP版材的国内生产虽然可以改变市场的供应状况并推动技术发展,但真正的发展仍需国内业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低水平重复建设之后是外资的进入,这一下我们似乎才真正冷静下来。但是我们也明白,有了国内的PS版制造业辉煌,才有外资的进入,但只有我们自己PS版制造业技术的发展,才能维持国内PS版制造业的地位,否则,我们终将成为外资企业的打工仔。PS版制造业与汽车、石化等超大型企业的发展模式不甚相同,无论业界内的干预或呼吁能否推动PS版制造业的技术发展,我们制造企业还是希望国内专业单位能与PS版制造企业一道,在以下方面作出真正的投入与努力:
1.提高版基粗化处理工艺的技术
国内制造PS版砂目层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一般较国外的高档产品大一些,但若改变粗化工艺,降低Ra的数值,又常会发生版材保水不良的现象。国产版材常是润版水用量较大,易造成油墨性能的变化,影响印刷质量。实际上这样的性能缺点与版基粗化、阳极氧化和封孔工艺,底层处理工艺都不无关系。如果能够像铝版基除油工艺添加剂一样,由专业生产厂家提供专用的材料和技术供PS版制造企业选用,我国的PS版版基粗化处理工艺一定会在短期内得以提高。
2.提高感光材料的宽容度和感光度
我们企业经常从市场上搜集国内外各厂家的PS版样品进行技术性能检测。我们认识到,一些国外名牌PS版在感光成像性能和印刷适性等方面都是比较上乘的,其产品感光度较高,曝光或显影宽容度也比较大,制版操作和印刷操作中都有比较宽松的操作条件范围,对操作要求不严格,但使用效果较好,符合人性化的设计要求。感光材料的这些性能基本上只取决感光剂与成膜树脂各自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和相互的搭配。我国供应PS版感光材料原料的生产商大多是规模小,设备技术不甚高的企业,产品品种不多,稳定性不好,用户的选择余地不大。尽管有一些专业的PS版感光胶供应企业,但也不具备严格的生产控制手段和成熟稳定的生产工艺,感光液或感光液的原料批次间稳定性差,技术性能水平也不高。这些企业同样也存在于产能大于需求的竞争环境之中,企业无暇顾及产品性能提高。如若能形成规模化的专业生产基地,供应PS版制造业的生产需要,一定能够通过提高PS版感光材料的质量水平提高我国PS版制造技术的整体水平。这两年PS版光致变色技术和导气颗粒技术的大面积普及就是得益于光产酸化合物的专业供应厂家和导气颗粒材料与设备的专业供应厂家的共同努力。近年来,PS版感光液和酚醛树脂的制造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国的PS版生产技术一定会取得这最后阶段的辉煌。
3.提高PS版制造设备的技术水平
我国大部分的PS版生产线都是最近十多年来安装投产的,实际的生产车速都在每分钟10米以下。车速高的,技术先进的生产线无一不是进口设备或是国外技术改造的设备。但这不多的三四条生产线的产能几乎与国内其他的全部生产线相当。这种状况是很令人担忧的,PS版生产高耗电,高耗水,高污染。低车速、低效率的生产还具有多占用土地的缺点。国内自主开发的生产线,无论是卷筒式生产线还是单张式生产线在温度、浓度、流量、版基张力和片路调整方面的自动控制系统都不甚完善,许多是不可控制或不可调整的;生产线的空气净化和液体过滤系统也多不完善,影响版材的表观质量,带有一定的“靠天吃饭”的色彩;由于投资和观念意识上的一些原因,系统建设时对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措施配套不齐全,有的生产线不停地在制造着污染。以这样的技术水平难于制造出高质量的版材,也难于维持长久的生产,提高车速,提高生产效率更是不可能的。尽管低车速,低投入的生产线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投资回报,但最终的高消耗、低质量产品必将丧失市场的竞争力。CTP生产中对工艺过程的特殊要求,版基处理中新技术的采用都要求生产线设备水平的提高与改进,无论PS版生产还是CTP版材的生产都要求机械设备与自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我国只有两三个企业专业制造PS版生产线的设备,有的厂家只能作加工和安装,但不提供成套设备与技术。由于PS版生产线的低水平反复建设,他们也没有精力致力于高技术生产线的研发与设计。今年PS版行业的短暂投资低潮,有可能给这些企业一些思考的时间,有条件让他们去研制高技术,高车速的先进生产线。
我们相信通过PS版制造业和相关领域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的PS版和CTP版材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地快速地走向成熟。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