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前景综述:油墨发展的高科技倾向
2006-12-21 00:00: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随着人们对印刷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油墨的质量也要提高以便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所以 ,运用高科技发展油墨制造业便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油墨的高科技倾向日益突出 ,本文就油墨发展的高科技倾向加以论述。
一、环保油墨
油墨是目前印刷工业最大的污染源 ,世界油墨年产量已达300万吨。每年由油墨引起的全球有机挥发物(VOC)污染排放量己达几十万吨。这些有机挥发物 ,可以形成比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效应 ,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 ,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影响人们健康。此外 ,食品、儿童玩具等包装印刷中使用的普通油墨 ,其有机溶剂、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还会直接危害食用者、接触者的身体健康。而且 ,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 ,作为绿色印刷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油墨的环保要求也日益提高 ,可以说 ,环保油墨是今后油墨发展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要使油墨符合环保要求 ,首先应改变油墨的成分 ,即采用环保型材料配制新型油墨。目前 ,环保油墨主要有水性油墨、UV油墨、生物油墨、大豆油油墨和一些醇溶性油墨。
1.水性油墨
水性油墨的溶剂是水 ,而不是有机溶剂 ,与一般油墨相比 ,使用过程中明显减少了VOC排放量 ,能防止大气污染 ,不易燃烧 ,墨性稳定 ,色彩鲜艳 ,不腐蚀版材 ,操作简单 ,价格便宜 ,印后附着力好 ,抗水性强 ,干燥迅速 ,故特别适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等包装印刷品 ,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型印刷材料 ,也是目前所有印刷油墨中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协会认可的油墨。目前美国塑胶印刷中有40%采用水性油墨 ,其它以经济发达国家 ,如日本、德国、法国等在塑胶薄膜印刷中使用水性油墨的用量也愈来愈多。2004年6月 ,英国就立法禁止溶剂型油墨印刷食品薄膜。据有关资料报道 ,在美国 ,符合VOC规定的水性油墨必须达到在使用状态中其挥发成分比例在25%以下 ,水分在75%以上;水分少的油墨在使用状态下 ,不挥发的成分在60% 以上这两个标准。水性油墨一般用于印刷纸制品及纸塑复合产品。
2.大豆油油墨
该油墨以100%大豆油为基础 ,VOC成分为0 ,可有效防止大气污染 ,改善印刷车间环境 ,色彩鲜艳 ,具有优异的上机稳定性和良好的印后加工性 ,对纸张的宽容度较大 ,同时用该油墨印刷时印刷品脱墨效果好 ,有利于再回收 ,具有典型的环保特性。起初 ,这种油墨由于采用的是植物型材料 ,干燥速度相对较慢 ,如今 ,上海DIC开发出“CLS干燥体系”技术[1] ,该体系能促进墨层快速成膜 ,使大豆油油墨拥有了比普通油墨更好的干燥性和耐摩擦性 ,3-4色叠印也能显示出优于普通油墨的固着性 ,并可形成牢固、耐磨的墨层。
3.UV油墨
UV(紫外光固化)油墨是指在紫外线照射下 ,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连接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 ,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UV油墨也属于油墨 ,作为油墨 ,它们必须具备艳丽的颜色(特殊情况除外) ,良好的印刷适性 ,适宜的固化干燥速率。同时 ,要求墨膜强韧 ,有良好的附着力 ,并具备耐磨、耐蚀、耐候等特性。
UV油墨是一种不用溶剂 ,干燥速度快 ,光泽好 ,色彩鲜艳 ,耐水、耐溶剂、耐磨性好的油墨。目前UV油墨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油墨技术 ,其污染物排放几乎为零。据统计 ,UV油墨的年产量日本约1.6万吨 ,欧洲约1.8万吨 ,北美约1.9万吨。需注意的是UV油墨中的水性UV油墨是目前UV油墨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因为普通UV油墨中的预聚物粘度一般都很大 ,需加入活性稀释剂稀释 ,而目前使用的稀释剂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刺激和毒性 ,因此在研制低粘度预聚物和低毒性稀释剂的同时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研究水性UV油墨 ,即以水和乙醇作为稀释剂 ,可喜的是 ,目前水性UV油墨已研制成功 ,并在一些印刷企业中得到应用。
4.生物油墨
生物油墨即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油墨 ,它利用天然物料表现出非生物物料所不能轻易获得的复杂功能。下面以菌视紫质为例 ,解释其显色原理。菌视紫质是一种生长在盐硷沼泽中被称为盐制品嗜盐杆菌体上紫色细胞膜中的一种蛋白质 ,此细胞膜的紫色源被称为视网膜的菌视紫质成分。细胞膜通道中的胺酸与视网膜牢固结合 ,而溶解状态下的视网膜与胺酸不结合 ,并呈现淡黄色 ,当将不同波长的两组镭射 ,交替照射到此种蛋白质分子上 ,即可使此蛋白质分子在紫色结构与黄色结构间进行前后转换。它的薄膜还能依照外部电场的转换改变颜色 ,在常规菌视紫质中 ,在不同电场作用下 ,则会从蓝色变为淡黄色。将这种蛋白薄膜夹在组合了大量电极的透明板中 ,即可制成一张显示版。当对此薄膜的不同部位施用适当电压 ,就能“写入”一页文稿或“置入”一幅图像。跟油墨一样 ,菌视紫质显示版上的图像也能在普通光线下看清。目前 ,整个研制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需要耗用数百伏功率的电场激发其色彩变换 ,研究人员正努力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期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