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鸣纸业集团自主创新纪实
2007-01-13 00:00:00.0 来源:中华纸业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刚刚过去的一年,晨鸣集团又有票据纸、亚光铜版纸、高档轻型纸、高强度复合包装原纸等50多个新产品和新品种成功走上世界市场。适应全球市场新潮流,持续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一直贯穿晨鸣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几年,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要求,晨鸣集团坚持以科技求发展,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战略,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让“晨鸣创造”叫响世界。
技术创新强实力
造纸行业作为传统产业,晨鸣集团首先从高起点的技术改造入手,改变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加速同世界接轨的步伐。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们投资1亿多元,上马了国内领先的3条“1760”和1条“2640”造纸生产线,使生产规模、经济效益进入全国行业排头兵行列。随后,他们又投资8亿元,从芬兰引进了年产10万吨高级文化纸生产线,自主开发的主导产品高档低定量涂布纸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我国依赖进口的局面,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被中国造纸协会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张纸”。
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成功改造,让晨鸣走上了融入全球市场的捷径。他们又先后斥资70多亿元引进并成功建成了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30万吨铜版纸、30万吨涂布白卡纸和35万吨轻涂纸生产线,使晨鸣迅速站到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除大手笔引进先进技术、前沿设备外,晨鸣集团还全方位地融入国际市场,广泛进行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他们与韩国新茂林制纸公司、日本制纸株式会社、南非SAPPI公司、国际金融组织、法国阿尔诺·维根斯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不仅引进了大量国际资本,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国际领先的造纸技术管理经验,促进了公司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机制创新凝合力
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晨鸣集团不断建立和完善科研创新机制,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为加强公司技术创新体制建设和科研实力,他们建起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了由300多名科技人员组成的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设立了技术研究所,作为公司的一级研发机构,重点负责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改进。同时,他们还在北京、上海等50多个大中城市和美国、英国、日本等10个国家成立了销售分公司或办事处,及时收集市场情报,反馈用户意见,建成了由销售部门提供产品信息、技术部门研究立项、生产部门组织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程序,形成了快捷高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几年来,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开发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新技术。其中“高档低定量涂布纸”和“涂布新闻纸”两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产学研联合是引进技术、广招人才的有效途径,晨鸣集团先后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清华大学、美国陶氏公司等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并与山东轻工学院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与芬兰美卓、德国福依特等世界著名的造纸机械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加快技术引进、转化过程。先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36项,获国家专利24个。其中,聚纳米胶体硅微粒助留剂制备及应用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推广应用后年创增长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开发的APMP杨木高得率制浆技术,使公司新上的日产180吨APMP浆生产线达到国际同类机型运行性能的先进水平,使吨浆成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降低400多元,每年产生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产品创新增活力
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又是企业发展活力的具体体现。晨鸣集团通过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始终站在全球纸业市场的最前沿。
在传统工业上不断注入科学管理理念,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他们大刀阔斧地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并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考核产品结构调整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在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精确计算出的各机台生产的产品在消耗、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数据,确定主打产品,及时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效益。武汉晨鸣8号纸机由普通书写纸、双胶纸改产全木浆胶版纸,尽管产品档次提高了,但由于成本上升、质量不稳而造成效益下滑。对此,他们果断改产,先后成功开发生产了半木浆静电纸、黄色胶版纸等新产品,不仅赢得了市场,每月还新增效益100万元。
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遵循着这一产品开发模式,晨鸣集团通过持续不断的“外引内联”,使新产品研发力量不断壮大,技术创新体系日臻成熟。几年来,他们先后开发了高档低定量涂布纸、高级亚光铜版纸、高档防粘原纸、涂布新闻纸、电话号薄纸等30多个新产品,其中23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7种产品被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种产品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种产品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列入“国家免检产品”。 (divid)
技术创新强实力
造纸行业作为传统产业,晨鸣集团首先从高起点的技术改造入手,改变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加速同世界接轨的步伐。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们投资1亿多元,上马了国内领先的3条“1760”和1条“2640”造纸生产线,使生产规模、经济效益进入全国行业排头兵行列。随后,他们又投资8亿元,从芬兰引进了年产10万吨高级文化纸生产线,自主开发的主导产品高档低定量涂布纸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我国依赖进口的局面,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被中国造纸协会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张纸”。
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成功改造,让晨鸣走上了融入全球市场的捷径。他们又先后斥资70多亿元引进并成功建成了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30万吨铜版纸、30万吨涂布白卡纸和35万吨轻涂纸生产线,使晨鸣迅速站到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除大手笔引进先进技术、前沿设备外,晨鸣集团还全方位地融入国际市场,广泛进行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他们与韩国新茂林制纸公司、日本制纸株式会社、南非SAPPI公司、国际金融组织、法国阿尔诺·维根斯公司等国际著名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不仅引进了大量国际资本,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国际领先的造纸技术管理经验,促进了公司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机制创新凝合力
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晨鸣集团不断建立和完善科研创新机制,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为加强公司技术创新体制建设和科研实力,他们建起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了由300多名科技人员组成的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设立了技术研究所,作为公司的一级研发机构,重点负责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改进。同时,他们还在北京、上海等50多个大中城市和美国、英国、日本等10个国家成立了销售分公司或办事处,及时收集市场情报,反馈用户意见,建成了由销售部门提供产品信息、技术部门研究立项、生产部门组织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程序,形成了快捷高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几年来,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开发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新技术。其中“高档低定量涂布纸”和“涂布新闻纸”两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产学研联合是引进技术、广招人才的有效途径,晨鸣集团先后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清华大学、美国陶氏公司等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并与山东轻工学院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与芬兰美卓、德国福依特等世界著名的造纸机械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加快技术引进、转化过程。先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36项,获国家专利24个。其中,聚纳米胶体硅微粒助留剂制备及应用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推广应用后年创增长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开发的APMP杨木高得率制浆技术,使公司新上的日产180吨APMP浆生产线达到国际同类机型运行性能的先进水平,使吨浆成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降低400多元,每年产生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产品创新增活力
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又是企业发展活力的具体体现。晨鸣集团通过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始终站在全球纸业市场的最前沿。
在传统工业上不断注入科学管理理念,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他们大刀阔斧地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并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考核产品结构调整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在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精确计算出的各机台生产的产品在消耗、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数据,确定主打产品,及时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效益。武汉晨鸣8号纸机由普通书写纸、双胶纸改产全木浆胶版纸,尽管产品档次提高了,但由于成本上升、质量不稳而造成效益下滑。对此,他们果断改产,先后成功开发生产了半木浆静电纸、黄色胶版纸等新产品,不仅赢得了市场,每月还新增效益100万元。
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遵循着这一产品开发模式,晨鸣集团通过持续不断的“外引内联”,使新产品研发力量不断壮大,技术创新体系日臻成熟。几年来,他们先后开发了高档低定量涂布纸、高级亚光铜版纸、高档防粘原纸、涂布新闻纸、电话号薄纸等30多个新产品,其中23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7种产品被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种产品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种产品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列入“国家免检产品”。 (divid)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