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印花产业历史回顾与产业现状及展望
2007-01-27 00:00:00.0 来源:中国纺织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我国印花产业与国外差距
进入全球贸易自由化无配额的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我国纺织产业的水平止如专业人士所概括的“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具体反映在产业整体水平低、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开发迟缓。先进国家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仅25天左右,我们需180—200天。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印花产品销往发达国家少,主要流向赞比亚、贝宁、肯尼亚、苏丹、伊朗、盂加拉、缅甸等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平均单价据2001、2002、2003年统计,纯棉、棉混纺花布分别为0.79美元/米、0.69美元/米,比国内同品种的染色布低0.3-0.4美TrY米,比进口同类产品平均价格低1.17美Tr_/米。在当前崇尚创新,注重质量和档次,讲究品牌的时代,企业竞争力不强,就有被挤出巾场的危机。
建议与措施
印花产品时尚性强,流行周期短,可选性大,属个性化的艺术+技术的纺织品。印花业发展和相关行业关联度高,难度较其它产业大,被视为纺织业的“瓶颈”产业。所以对行业发展、规划,需认真对待,要清醒地认识看待产业几十年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客观的科学态度找准与国外的差距,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科学为先导,依靠科技提高产业整体水平
市场经济最大赢家不是靠低价劳动力成本,而是凭借科技和资本实力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开发创新能力。印花产业链中印花生产牵涉面广,工序多,除图案设汁、制网技术、印坯处理、工艺设汁、操作技术五个主要环节外,在日常生产中要合理选材,并要和上游、下游产业紧密配合,形成一个科学、先进、高效的产业链。在印花产品设计理念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借重先进科学技术,即时捕捉国内外信息,合理引进并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装备。大力推进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印花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艺术价值,增加附加值,培育自己的晶牌。
重视产品设计、维护知识产权、倡导诚信建设
回顾上世纪80年代,涤棉混纺织物“的确凉”因透气、吸 湿、排汗、抗静电性能不佳,穿着不舒适,而产品销售一落千丈,造成大批积压,严重威胁企业生存。面对困境,北京印染厂、北京第二印染厂图案设计人员利用涤棉、涤粘织物具有悬垂、飘逸、坚实耐用、洗快干的特性,配以自然景色的大竹叶和椰岛风光花型图案,生产了家纺窗帘装饰用布,投入巾场后风靡人江南北。从此印花开始进入家纺装饰领域。10世纪90年代,在传统灯芯绒产品不景气的背景下,江苏月夜灯芯绒厂以灯芯绒织物的独特风格与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意境,开发了价格不菲的霜花灯芯绒,点燃了红火的销售市场。据国内各大纺织品市场信息,烫金印花高弹、提花印花绉、提花印花仿麻、印花贡缎、印花纬弹和几合一的烂花、植花、剪花、拷花、绣花等印花布产品销售火爆。这些产品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设汁者把当今人们崇尚新颖美观、高雅理念融人产品创意中,有机地把织物所具风格配卜流行时尚图案色彩,使产品焕然一新,提高了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受到市场欢迎。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