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一五”黑龙江省印刷业
2007-03-19 00:00:00.0 来源:中国包装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三、主要措施
1.完善印刷业法规规章,严格印刷企业审批监管。进一步明确印刷复制企业分级监管职能,严格遵守印刷复制企业设立的条件和标准。认真执行审批制度,加强监督,发现违规审批行为,严肃处理。
2.积极争取政策,搭建发展平台,促进印刷复制业发展。积极与上级和有关部门协调,争取享受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印刷设备进口减免政策等。引导国有印刷企业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开展各类印刷技术研讨、交流、考察等活动,做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3.加大技改力度,提升印刷科技含量。争取文化产业政策,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对落后的设备、工艺要更新改造,适应市场需求。加大自主开发和科技创新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推进国有印刷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促使国有出版物印刷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道路。
5.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促进印刷业持续协调发展。以其先进的设备、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较好的产品质量,为印刷企业走向新、奇、特、精奠定基础。形成国有、股份、民营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印刷格局,保持印刷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6.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参与对外开放。依托本单位产品设计、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品优势、价格优势、集约优势、竞争优势,提升印刷企业综合竞争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寻找合作伙伴、招商引资,壮大企业实力。
7.加强印刷质量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管理机构,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出版物印制质量抽查检测工作,促进印刷质量的提高。大力推进品牌工程,树精品,立名牌。培育一批管理科学、效益良好、质量优秀、服务周到、信誉度高的名优企业。
8.建立健全印刷培训体系,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按照全省新闻出版人才培养规划,抓好公务员队伍、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尽快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印刷科技人才和专业化技工人才。
9.加强对印刷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支持协会所管理的工作,使协会实现自我管理、约束、服务、发展,成为出版物印刷业宏观调控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明确管理职能,统筹规划,在行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