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印刷机械业“原创技术”罕缺
2007-05-17 00:00:00.0 来源:必胜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文章:印刷媒体缺乏“职业写手”
近日业界著名老总、学者兼作家华联印刷董事总经理张林桂表示:原创是一个媒体持续生存发展的动力。张是很有原创精神的,他虽非媒体从业人员或者专业作家,但2004-2006年连出两本书,此速度恐怕令某些媒体从业人员汗颜。
印刷媒体圈真正意义“记者”很少,恐怕只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该报自2007年改版后每周出14版“印刷包装”版,周一、二、三、五每日一版,周四四版,可以列为印刷媒体的分支。)拥有正规记者证,其它的均为编辑,此圈媒体运作规律与大众媒体相距甚远,广州《南方都市报》等媒体不惜以年薪十几万来保证一位普通记者的创作数量与质量,反观印刷媒体,并没有催生“职业写手”机制,印刷媒体极度缺乏精于深度调查及社会新闻调查从业者,导致网络媒体间相互抄袭之风愈演愈烈,平面媒体质量也不容乐观——发行量呈下降趋势。
机械:“原创技术已经不在此行业中了”
这种现象与现在中国印机制造业的抄袭现象十分相似。某商标印刷机老总曾经抛出“原创技术已经不在此行业中了”言论,而他说的也许是真话。当前,除非法测绘模仿普遍外,中国印机制造商提升技术水平而通过收购、合资或合作、OEM、战略合作等提高技术水平的“拿来主义”形式层出不穷,但它们离自主开发相差甚远。时下行业所谓的印机“国产化”,绝大多数其实并非基础研发层面国产化,而是“引入”或测绘模仿了国外先进技术,使用了国际发达国家的零配件!我们在行业里听得最多的话往往是“我们设备采用了“国家零配件”、“我们的零件实行了国际采购”、“我们引进了***技术”,但很少有制造商拍胸脯说此款设备或者某些零件已经申请了专利。
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周国煜在《零缺点的质量管理国产印机走向世界的决窍》一文中认为,国内的印机发展经历了从测绘仿制、技术引进、自主开发三个阶段。我国的印机制造自主开发基本属于老产品延续及发展,较少以开发新机种为主,我国印机开发还没真正掌握技术诀窍,设计基本上还停留在运动学设计范畴。
结果:或会成为低价竞争牺牲品
事实上,北京印刷学院的印机制造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弃暗投明”——离开印机制造了!王选精神已经失落了!印工协顾问鲁兵则认为:印机制造商投在广告上的钱比投在研发上的钱多……
“非原创”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呢?网络媒体间的相互抄袭行为使得网络媒体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称中国互联网现状是“创新枯竭,简单抄袭、模仿、拷贝和追随成为发展主流”。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德茂先生近日接受CPP114-中华印刷包装网采访时称“有时网站为了更多的无用信息,反而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做出一些原创作品,大家都是你复制我的,我摘抄你的,毫无特色。若想走得更远,一定是要在行业内多了解、多思考的。”
中国印机制造业也因抄袭严重而尴尬,有的印刷人一提印刷便会想到曼罗兰或者海德堡。海德堡和波拉已经在上海青浦建立了制造工厂,目的在于其设备若干年后在中国“本土化”。“本土化”将助其省掉进口印刷设备税收等成本,届时其质优产品将更横行于中国市场,北大方正董事长魏新曾撰文称中国满大街跑汽车是外国牌子证明了“拿市场换技术”失败,某种意义而言,当前中国印刷业压价竞争等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与“拿不出自己的东西”有关。
让我们看看另外一个案例,为激光照排机研发几乎献出自己生命王选院士,其技术经有效产业化后,91年,我国99%报社和90%出版社和印刷厂都采用了方正激光照排系统,外国厂商已经全部被赶出中国。而形成讽刺意味的是,国外顶级制造商依旧在中国印刷媒体上大唱中国市场赞美诗,相伴的却是其窥视中国市场狼子野心。如果中国制造商们不好好反思,终有一天成为低价竞争牺牲品或者在日益沦陷市场份额中痛哭流泪,天知道国际顶级制造商们会不会羡慕海德堡,前赴后继掀起一轮在中国办厂的狂潮,那时将类如八国联军瓜分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印机制造商拿得出手的原创技术,实在没有多少……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