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业:行进中的“加速度”态势
2007-06-22 00:00:00.0 来源:人民网-中华新闻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希冀多于坎坷
如今报界时常响起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报纸“速亡论”;一种是报纸“不亡论”,其中“不亡论”暂时占上风。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助于我们采取正确的战略,这就是强化危机意识,树立必胜信心,积极探索新路。
现代报业经历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最近几十年又成功地化解了来自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冲击和挑战,获得共同发展。由此,不少人认为报纸同样也会与正在蓬勃兴起的新媒体长期共存。这种看法其实难于立足。应该看到,报纸之所以能和广播、电视共存共荣,有其内在原因。从受众体验的角度来分析,这三者是并列关系,能够互不排斥,因此,很少出现替代关系。但业内行家分析,新媒体提供的受众体验,已经和报纸产生较大部分的重合,两者的阵营是新媒体越来越大,报纸越来越小。虽然目前已经商用的新技术还不能完全替代纸张的阅读体验,但是千万不要低估新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预计未来5至10年内,能够在阅读体验上全面替代纸张的新型介质可能就会出现。
另一方面,报界人所共知,受众和广告客户是报纸的“衣食父母”。就读者特别是支撑报业发展的核心读者而言,有研究者调查显示,目前30岁以下的受众已经较少阅读报纸。而广告商瞄准的核心人群,正是25至35岁这个群体。再看我国网民的现状,目前一亿多网民接近一半是20岁左右的“小年轻”。这些人强大的求新求异式的阅读体验需求,也必然催生替代纸张的新介质。这些新介质对报纸的影响,与广播、电视对报纸的影响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