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装图书涌现市场:卖知识还是卖包装?
2006-01-03 08:47:00.0 来源:包装报 责编:jy
交流缘由
新年又至,作为文化礼品的精品图书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近年来图书市场存在的书价过高的问题也在这股文化消费热潮中更加凸显了。图书“贵族化”、“高档化”、“礼品化”的趋势让许多追求知识的读者望而却步。
据了解,新近上柜的一些高价图书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最新的《鲁迅全集》精装本,售价990元。连鲁迅先生的后人周海婴先生都说:“这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啊。”而一部由黄金打造而成的《孙子兵法》登场亮相后,定价达到了1.96万元,令人咋舌。有调查表明,近70%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图书偏贵。应该说,这与目前图书“贵族化”、“豪华化”倾向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高价图书是市场的必然产物,无须惊诧。
高价图书的涌现,究竟应当如何看待?本期我们就此话题进行讨论。
图书“过度包装”需要政府干预
二十年前,一本书卖1元钱就算是贵的,现在一本书价格低于20元算是便宜的。当举国上下都在高喊“科教兴国”的时候,科学技术最大的载体——— 书籍却在逐渐成为富人的奢侈品。前不久,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的《鲁迅全集》出版,共18本,售价990元,算起来差不多50多元钱一本。连鲁迅先生的后人周海婴先生都说:“这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啊。”人们不得不惊呼:“鲁迅”越来越让人读不起了。
其实,何止鲁迅越来越让人读不起,图书的“贵族化”、“摆设化”已经非常普遍,这在给出版业涂上一层暴利色彩的同时,也让图书出版业在逐利的道路上越走越偏,并且和普通读者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书的唯一价值,就在于给人读;图书出版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让更多的人有书读、读好书。试问,售价1万元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售价 1.96万元的《孙子兵法》、9.8万元一套的《钦定四库全书荟要》、39万元一套的《四库全书》,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呢?而买得起的那些人,又会有多少人认真去读?这样的天价图书,估计只有一个用途,那就是买来送人———图书沦落为行贿者送给“文化型贪官”的礼品,成为权钱交易的筹码,这和曾经风靡一时的天价月饼何其相似?
知识的传播,文明的开启,精神的传递,文化的传承,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书本在手与手之间的传递完成的。图书的畸形昂贵,让想读书的人买不起书,让买得起书的人不读书,最终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图书出版业的兴衰存亡,而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国家文明的进步,乃至中华民族的万古长青之伟业。
毋庸置疑,和当初的天价月饼一样,如今的图书市场上也盛行着一股“过度包装”歪风。月饼的过度包装被政府出台措施强力遏制,我以为图书市场的 “过度包装”也需要类似的强硬政策。否则,因为始终都有一个消化天价图书的“腐败市场”存在,又因为出版者之间业已形成“高价联盟”,想靠市场的“无形之手”自动扭转图书市场上的“过度包装”趋势,恐怕希望渺茫。据悉,我国《包装法》已经起草完毕,正在审议之中,希望这部法律能有助于对图书“过度包装”的规范和约束。
要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一些图书品种定价一路飙升,特别是豪华包装的图书接连出笼,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不少人批评这是图书市场的贵族化倾向,要求政府部门出面干预。笔者以为,图书市场定价偏高的现象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是完全可以回归常态的。
首先,应当看到,图书市场中确实出现了高价图书,但这并不代表整体出现了贵族化倾向。综观图书市场,低定价的图书或者叫平价图书还是占主体地位的,绝大部分图书的定价并不离谱。高价书比过去有所增加,这也是人们审美趣味提高的结果。既然商品可以分为平价市场和高价市场两类,图书市场出现了分化,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人们不必为此大惊小怪。
其二,高价图书虽然定价高,但制作成本也高,不能简单地视为暴利商品。以新版《鲁迅全集》为例,由于是精装本,用纸十分讲究,印刷费用比平装本贵很多。制作成本上升了,定价攀升也就是正常现象。而且不少高价书是丛书的形式出版的,一套丛书价格颇贵,但算起单本的定价,则并不算高。我们对高价图书,要实事求是予以分析,不论简单地否定。
其三、高价图书是市场竞争不充分的产物,通过理顺市场秩序,这个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一些高价图书定价动辄上万元,可谓昂贵,但销路似乎也不错。这种现象究竟应当怎么看?其实高价图书热销,恰恰是市场竞争不充分造成的,如果市场上同类产品多了,读者的选择范围大了,谁愿意去当冤大头呢?所以,高价图书终究是一个暂时现象,通过图书市场的自我调节是可以解决的。
不可否认,图书首先是用来传递知识的,但图书也具有收藏价值和审美价值,人们收藏图书用于装点环境,没有什么值得苛责的。笔者倒认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普遍以藏书为乐,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至于个别的天价图书,采用什么黄金包装、纯金印刷,成为个别人行贿的工具,则真是读书人的悲哀。对于此类行为,有关部门倒真的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笔者也想提醒一些热衷于出版豪华图书的单位,过去豪华挂历也曾风靡一时,但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会被社会所唾弃。图书市场应以之为前车之鉴!
图书出版贵族化凸现社会浮躁
时下图书出版贵族化倾向令人担忧,印刷精美、包装豪华、价格惊人的图书凸现了社会的浮躁。在社会财富急剧膨胀、人心浮躁、文化产品逐渐失去纯真朴实的氛围中,图书出版贵族化就有了其生存的温床。
贵族化图书可以为出版商带来超额的利润。有业内人士披露,高价图书属暴利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更是恰如其分。那些印上了图文的纸张,其价值仅次于钞票:印刷费及纸张成本只占20%,作者稿酬占8%左右,其余的就是出版商和发行商的利润。出版商凭高价书可以赚个盆满钵盈。而且书价越高,中间环节的利润就越大,图书的价格自然就高不就低了。
从读者角度来分析,贵族化的图书已逐渐淡化了其阅读价值,取而代之的是其装饰价值。不少买那些贵族化图书的人不是为了阅读求知,而是陈列在书橱里摆设,以提高主人的身价。笔者有位当老板的朋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平时也从没看见他读书学习,可他家里的书橱里精装二十四史、豪华版鲁迅全集、极品金瓶梅等贵族化图书琳琅满目,令人十分羡慕。可仔细瞧瞧那些书,根本就没有一点翻阅的痕迹,纯粹是一种装璜式的展览。这样的图书除了让人感觉主人炙手可热的富有和虚假的斯文外,没有一点书香门第的味道。
贵族化图书的礼品化趋势更是折射出购书者的浮躁心理,把豪华图书当成润滑私交的筹码,甚至成为了腐败的道具。贵族图书的问世,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适应这种不正常的市场需求。贵族化图书正嬗变成某些幕后交易的载体,失去了传播文化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出版界的一大悲哀。
图书是用来传播知识、承载文明的,重在实用。而现在的“贵族化”倾向,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因此,要把图书出版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就要克服浮躁的社会心态,遏制暴利需求。只有回归理智和平实,图书出版的贵族化倾向才能得到科学地疏导。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