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利模式决定数字出版前景
2007-10-27 00:00:0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近年来,数字出版越来越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10月17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等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数字出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发展给新闻出版带来的新的业态。
在8月底举行的“2007中美大学出版论坛”上,如何打造学术出版数字化模式已经成为与会的中美两国大学出版界探讨的问题。9月20日,国际知名的女性浪漫小说出版商、总部位于加拿大的禾林出版公司宣布,其所有的主打新书都将同时以电子书和纸本书的形式呈现。在禾林公司看来,这样做是为了满足读者希望在轻便移动载体上第一时间阅读到最新作品的需求,并且可以保证图书永远不会脱销。数字出版已然可以和传统出版平分秋色了。
不可否认,单纯就技术而言,数字出版相比传统纸质出版更先进。但是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比技术更值得关心的还有收益和利润。据有关媒体报道,虽然传统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但真正形成成熟商业模式并且从中赢利者并不多。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2006年与出版社直接相关的电子图书的收入仅为1.5亿元,互联网期刊的收入大约5亿元,这与数百亿元的年图书销售额不可同日而语。
技术的转换相对比较容易,探索并且真正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赢利模式就困难多了。互联网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国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接入了互联网,从瀛海威作为先驱者的实践,再到后来的三大门户网站直到2002年前后才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并开始赢利,这期间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所以,在我看来,发展数字出版也要有类似想法,数字出版不仅仅是出版物的数字化,商业模式的确立更重要。
前不久,《纽约时报》宣布,结束收费服务TimesSelect,转为将大部分文章免费供读者浏览。《纽约时报》推出这项TimesSelect服务只有两年,原意是争取网上信息的收益,年收费为400美元。如今取消收费,可能是《纽约时报》认为付费的收益不及发展广告的潜力大。在2002年的时候,国内著名的《财经》杂志网站也是实行收费在线阅读,但是后来恢复为免费阅读。
即使是数字出版,传统的经营规律也是适用的,这就是要清晰地界定顾客,同时要保证这个顾客群体实际或者潜在购买力足够大,替代品的消费因素也不容忽视,更重要的是要如何使消费者乐于付费享受数字出版的产品或者服务。早期的短信服务、现在的网络游戏即是借助崭新的经营模式带动发展了一大批产业。相比之下,电影、唱片业虽然也意识到了网络的挑战,但缺乏适应这一新市场需求的有效的商业模式,行业自身发展受到不利冲击。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的发展方向,但赢利模式是关键问题,有了好的赢利模式,数字出版才可以真正发展起来。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