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行业频现安全隐患
2006-02-18 00:00:00.0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安全体系亟需建立
要想解决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必需从根本下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一个全面解决方案,这就需要对当前中国的食品及相关产品标准体系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和修正。
顾红庆指出,目前,美国、加拿大、越南等国,都强制推行HACCP标准。该标准通过对食品生产各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并采取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同时进行必要的验证。食品连同其包装在出厂前需经化学风险、生物风险、物理风险三种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此方面的法规条款有待完善。
据介绍,面对食品包装材料行业的混乱状况,国家已准备“重拳出击”。在国家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的基础上,从去年起,国家将食品包装列入国家产品质量监管的6类产品中,进行重点监管。
据悉,食品包装材料的强制性认证标准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展开,标准将对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工艺,再到产品使用过程中人体的安全,包括使用完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安全都有严格的规定,只要一个方面达不到要求就不允许生产。以进一步引导并规范食品和食品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从去年年底开始,以加强保鲜膜的管理为契机,陆续出台强硬措施,规范和整顿塑料、纸质品、复合材料、陶瓷、玻璃、金属和橡胶等7大类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质量。
环保替代安全无害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钱进指出,中国包装产业快速壮大的同时,必须重视卫生和环保,采用环保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和粘合剂。让消费者对食品本身放心的同时也对食品包装的卫生状况有信心。
据悉,发达国家在严格标准的同时鼓励使用环保无害的替代产品,软包装的粘合剂逐渐转向水性或无溶剂产品,醇溶油墨取代甲苯油墨。美国及欧盟都规定了用于食品或药品包装的粘合剂和油墨类型。
据悉,国内有关厂家也在积极研发和推广无苯系物溶剂及无苯系物油墨的配套食品包装印刷技术,营造“无苯毒”的生产环境和食物包装安全环境,为国家实施食品包装行业强制性认证提供技术的保障。
顾红庆建议,首先应加强原、辅材料的控制,不使用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材料,杜绝使用回收料。控制并最终弃用未列入国家标准中的溶剂和胶粘剂、油墨;其次,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全面推广实行GMP、HACCP等先进的食品安全体系,对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加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
在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关键点控制的同时,应当尽快加强油墨、胶粘剂、印刷、复合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生产安全、环保的食品包装材料。大力推广非苯溶性油墨,例如醇溶性、水性油墨等,研究开发紫外固化、电子束固化油墨技术;加大水性胶和无溶剂胶的开发使用;研究开发更多新型功能性包装材料。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