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卡业,应在狭缝中求发展!
2007-12-14 00:00: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CPP114 —中华印刷包装网 余建良
时间转瞬即逝,眼下又近年底。随着一些具有传统纪念意义的节日纷至沓来,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有着五千年优良传统的国家,国民互寄贺卡以表情谊的传统此时又开始风起云涌,犹如破竹之势,使贺卡的生产或销售商忙得不亦乐乎。
开篇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些有关贺卡的来龙去脉。
贺卡的产生,归根结底也是源于人类社交的需要,是一种传达某种情感的信物。据考证,公元2世纪,古罗马就出现了一种上面刻有“罗马元老院和全体臣民祝愿国父阿德裹安·奥古斯都新年愉快”字样的纪念章,这是已知考察中发现最早的贺卡的前身。继而发展到中世纪时,各种形式的贺卡就开始相继出现。那时中欧最流行的是木制贺卡,即把贺词雕刻在光洁的木头上,甚至于还有人把木雕涂上颜料,绘制得五色斑斓,颇得当时民众青睐。
谈起历史最悠久的贺卡,就非情人节(圣瓦伦丁节)贺卡莫属不可。据说,早在古罗马每年2月15日“牧神节”这一天,姑娘们怀着羞涩和喜悦的心情把表达爱情的祝词放在一个盒子里,然后由全城的小伙子来抽签,抽到哪位姑娘的贺词,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向那位姑娘大胆求爱。而这些姑娘们放在盒子里的祝词就是现在所谓的“情人节贺卡”。直至近现代,1840年,美国商人埃丝特·A·霍兰德开始把情人节贺卡作为商品大规模生产。第一年就赢利5000美元。可见贺卡几乎从诞生之日起便大受人们青睐。与此同时,西方最流行的贺卡——圣诞卡第一批设计也于1843年出自英国一位名叫约翰·C·霍斯利的画家之手。1874年,美国当时大名鼎鼎的印刷权威、德国移民路易斯·波朗先生在马萨诸塞印刷圣诞卡,一张张精美别致的卡片立即吸引了人们,赢得了大众的喜欢。
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贺卡开始流行于上流社会。当时处于上流社会的人家把贺卡当成馈赠的物品,制作材料也是以相纸为主。那时的贺卡在左上角往往都会有一明星头像或电影剧照,如当时著名的明星赵丹、周璇等,很有上世纪60年代所崇尚的浮华奢靡的气息;70年代,贺卡在学生团体中间开始流行起来。学生送出的贺卡图案主要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画面,如印上雷锋、红卫兵等头像。有的卡片背面则非常实际地印上新年日历,卡片正反面都有塑料薄膜保护以防折断。70年代贺卡上印制的图画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那种红火的革命气息,主要以朴素、实用为主,一改过去的豪华装帧;80年代,电影事业、经济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射在贺卡上。动画片、歌唱组合、电视剧剧照等等图案都曾出现在贺卡上,盛极一时。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我国贺卡业的一段鼎盛时期。新颖奇特的贺卡开始迅速流行起来,并受到年轻群体的热捧。开始是折叠双层贺卡、镂空贺卡最先面世,发展到后来的有立体卡、音乐卡、三维立体卡、夜光卡、复古卡……等等形式的贺卡不断充斥市场,形成贺卡一段空前泛滥的时期,送贺卡的人群也是更显大众化,定位非常广泛。
进入21世纪后,贺卡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变成条幅卡、带着铃铛的风铃挂卡、可以贴在墙上的纸贴卡等,设计风格与制作工艺更趋前卫和先进,印刷方式也逐渐呈现多样化。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礼物的赠送取代了贺卡的一大部分市场,再加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贺卡的兴起也给传统印刷的贺卡带来一场不小的冲击,使传统意义上的贺卡渐趋没落。但是,目前全世界每年仍有上千亿张贺卡的需求量,销售额也达到两千亿美元左右。可见,贺卡市场还是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崛,只是竞争更显激烈,市场分寸必争。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