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出版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8-01-14 00:00:00.0 来源:人民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制约陕西省出版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观念和认识的问题。虽然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但提起数字出版,不光是一般大众对其感到陌生,就是出版业内人士,对数字出版的概念、产业发展情况,也不甚了解。当前陕西省出版业的领导和业内人士对数字出版缺乏研究和认识,行动上缺乏积极性,习惯于旧的业态,对数字出版大都持观望态度。
二是陕西省出版单位内部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缺乏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与整个社会存在着数字鸿沟。同时,数字出版属于高技术领域,需要相当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投入,而大多数出版单位没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储备。因此,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有力的技术装备和人才准备,成为制约陕西省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
三是由于缺乏技术手段和资金支持,陕西省出版业积累的大量信息、知识资源被白白浪费掉。如陕西省的教育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至今没有很好地被开发并形成像样的产业,与陕西省的文化地位极不相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发展扶持资金,目前没有能力支付出版产业数字化改造的成本。多年来也没有政府投资,使得出版业技术更新缓慢,影响到自身发展,结果是陕西市场销售的大多数的数字产品非陕西省出版。
四是数字出版环境混乱,盗版产品争抢市场。一些公司或个人不顾权利人利益,未经授权即出版销售,并且以低价占领市场,这给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目前由于技术发展迅速,相应的立法落后于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法律的缺位让市场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需要政府改变立法与管理滞后的被动局面,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五是数字出版行业标准滞后,信息化的低水平,元数据信息交换格式未能形成统一标准。现在是一个单位一个制式,相互间不能互联互通,影响到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如现在我们不同于国际PDF通用格式的就有CEB、DDG、SEP等。在互联网领域4000项国际标准中,我国只占有3项。
六是数字出版尚未形成业界普遍认同的商业模式,还远未形成经济规模。目前主要是电子图书,形式单一且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七是导向与监管问题。数字出版物与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具有社会导向功能,影响着受众的政治、道德、价值取向。数字出版物内容发布的个性化、便捷化,阅读器和阅读方式的多样性,都给内容的监管带来极大的困难。由于利益的驱使和监管的困难,一些数字出版物出现了错误的导向和不健康内容,这种现象远比传统传媒要严重得多。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