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大限渐近可降解塑料袋商机巨大
2008-05-13 00:00: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尤思佳
同样是生产购物袋,一边将陷入生存困境,一边却迎来发展机会
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对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袋颇有争议,但四川某生物科技公司叶文彬经理对伊藤洋华堂、仁和春天等单位要求先期使用由该公司生产的玉米塑料袋一事十分高兴。他说,随着今年6月1日“限塑令”(即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正式实施,包括以玉米在内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其商机巨大。
“限塑令”大限渐行渐近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为何要和这些小小的塑料购物袋过不去?这样一些数据也许能够作答:塑料袋生存寿命:数百年!全世界一年使用塑料袋:40000亿个!回收率:1%!这一连串的数字,昭示着塑料袋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影响。难怪塑料袋被称之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有专家甚至发出危言:塑料袋会杀死我们!
正因为塑料购物袋对人类有如此巨大的危害,因此,上述通知出台后,引起了蓉城众多市民的强烈反响。“塑料袋要出钱买了,不能乱丢了。”二仙桥南路的钟婆婆告诉老伴儿说。家中的杂物箱内,她已收集了几百个塑料袋,为此她感到很幸运,因为“没有随便乱丢这些塑料袋,没有造成环境污染。”钟婆婆回忆说,10多年前,提着篮子买菜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现在市场上已难觅菜篮子的踪影了,几乎人人手里提的都是塑料购物袋。
记者走访部分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很少看见自己提着袋子、篮子购物的顾客,市民们购物仍提着塑料袋。在天涯石北街市场买菜的周大爷,那天就用了好多个塑料购物袋:鸡蛋一个袋,辣椒一个袋,草鱼一个袋,瘦肉一个袋……这些东西连袋装进了两个大的黑色塑料购物袋中。细细数来,这次她共用了8个塑料购物袋……种种迹象表明,“限塑令”势在必行。
超市也开始关心这个规定了。杨女士到好又多超市购物时,见超市里很多地方都摆放着“停用塑料袋”的倡议。超市规定,消费者只要不使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袋,将在收银条上记下“支持环保,不使用塑料袋”的字样。持5张记有这些字样的收银条,超市将免费提供一个环保购物袋。
可降解塑料袋初露端倪
四川某生物科技公司从政府发展“绿色GDP”的国策中窥视出商机,由其研制的“成都造”可降解玉米塑料受到商家的热烈追捧。日前,伊藤洋华堂与该公司取得联系,对玉米塑料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我们希望成为首个使用玉米塑料的商场。”因此,该公司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场地正式落户成都高新区南部新区,相关的生产设备正在紧张地安装当中。
“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我们拟立足成都,将玉米塑料打造为一个集生产、创新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项目。”谈及公司的前景,叶文彬兴奋不已。他说,目前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材料应用广泛,但因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价格高涨、难以回收,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而玉米塑料是生物制品,既可再生又可降解,其市场将会有爆炸性增长,预计到2020年,其消费量将达到800万吨以上。
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可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这是可降解塑料能否打开销路个关键。某超市一位负责人说,过去商家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塑料购物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稍大的超市一天大约要用掉2万个塑料购物袋,旺季时用得更多,一年至少要用掉700多万个塑料购物袋。现在还未到实施新规定的时候,超市都还在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减轻经营者的经营成本,商家应该都会欢迎的。商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也可以借鉴上海宜家等超市的办法,有偿提供购物袋。这样,从社会效益方面来说,有利于环保;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有利于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
可降解塑料前景广阔
“虽然靠一纸行政命令或一项法律、法规不是解决环境污染的唯一办法,但是它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武元说。以前塑料袋不出钱,现在要掏钱了,老百姓总要考虑一下。实际上,这是通过一种行政手段、市场杠杆的方式,增加消费成本,从而让人们少用塑料袋。
消除污染,需要人们的环保行动,而最终还将落实到一种廉价的替代品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玉米塑料出现了,以后也许还会出现“苕粉塑料”、“秸秆塑料”。叶文彬说,他们目前每月生产10余吨玉米塑料,新建厂房正式投产后,将进行大规模生产。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发布的消息说,全国一年各种各样的塑料袋消耗大概500万吨,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约50万吨。今年6月1日以后,这个量应该还要上升,绝对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但铁材料供应的缺口巨大。按4吨玉米可生产1吨塑料袋匡算,50万吨降解塑料需要200万吨玉米。因此,业界专家认为,以玉米等粮食加工工业品的方法不可取,不能开这个口子。因为如果大规模的粮食工业品化,将引发粮食短缺,危及粮食安全。可以寻找替“非粮食”,最好是寻找本地化资源如秸秆、竹子等作为原材料。而按照叶文彬的设想,到国外建基地种植转基因玉米,或者可以利用秸秆、红薯、马铃薯作原料出来生产可降解塑料。他认为这里面的投资机会是不容忽视的。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