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技术频道> 耗材>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探访中国宣纸文化园 揭秘宣纸登奥的背后故事

2008-08-18 00:00:00.0 来源:《皖南晨刊》 责编:覃丽妮

        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各国的盛赞,这场开幕式更令无数泾县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因为开幕式伊始现场播放的短片开头就有泾县的宣纸古法制作技艺的场景,包括碓房、捞纸、晒纸、“古艺宣”纸展示等几个镜头,长达近30秒。短片画面唯美静谧、大气磅礴,极具震撼力和冲击力,一如张艺谋的电影风格,让世人又一次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宣纸文化。那么,泾县的宣纸又是如何登上奥运开幕式的呢?8月10日,笔者赶往中国宣纸文化园采访,了解到许多幕后故事。
  事实上,泾县宣纸登上奥运开幕式的背后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早在2007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组委会运营中心开幕式导演组视频影像主任设计寇大伟受组委会指派,率有关人员来到宣纸之乡——泾县考察。在位于泾县乌溪的中国宣纸文化园,他说开幕式上需要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泾县宣纸在内的文房四宝,但是出于保密需要,具体情况不便进一步透露。
  在园内的宣纸古作坊,他们了解了宣纸的制作过程以及笔、墨、砚、纸帘、宣纸扇的制作工艺,对宣纸制作工艺大加赞赏,他们认为宣纸制作工艺,代表了中国文明的深厚积淀,堪称中国的国宝,在奥运会上可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亮点呈现。
  中国宣纸文化园开发部洪经理告诉记者,从去年到今年4月,寇大伟一行先后四次来到泾县,每次都会参观中国宣纸文化园,并拍摄下详尽的影像资料带回北京供张艺谋参考。前两次,寇大伟说会把考察的结果汇报给总导演张艺谋,是否能在开幕式上展示尚不能确定。直到第三次来时,宣纸集团才和北京方面就宣纸在开幕式上播放一事的具体运作进行了协商并最终达成协议。不过,在考察过程中,他们认为泾县古法生产车间的环境达不到拍摄的要求,于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整个宣纸作坊“搬”到北京,尽最大限度复制、模拟出实景,再进行拍摄。
  5月18日,中国宣纸集团朱建胜、孙双林等四名工人启程前往北京参加短片拍摄。这四人都是北京方面从身高、腰围、形象、技术等方面遴选出的,包括捞纸工人两个、晒纸工人和剪纸工人各一个,他们还随身携带了制作宣纸的有关工具,如纸槽、纸帘、刷把、纸浆等。北京方面还根据拍摄场景需要为泾县四名工人定制了服装,每套价值数千元,整套服装包括白色的对襟长褂、深色裤子和黑色布鞋,而这几套服装在拍摄结束后也应工人们要求破例被带回泾县。
  郑志香是当时赴京的四位工人中的唯一女性,也是四人的领队,那几天的经历她终身难忘。据她介绍,他们一行在北京前后呆了一星期,几乎一刻也没闲着。开始几天主要是协助、指导他们在硕大的摄影棚内搭建有关造纸设施如纸槽、火墙等,他们参与拍摄的摄影棚面积和高度都很大,还有许多群众演员参与,主要是用木头搭建宣纸古法生产作坊。
  一直到5月26日才投入到正式的拍摄中,当天早上6点多他们四人就赶到摄影棚,一直忙到27日凌晨一点多才结束。拍摄至少有五六十次,由于是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样重大的场合播放,故要求比较高,比如捞纸的动作出于视觉需要,并不像实际操作那样,而是动作频率摆动要大、动作要快。
分享到: 下一篇:专家谈如何做好印刷物资采购控制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