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尚邵湘:新闻出版业改革及面临的问题
2009-03-03 13:20:49.0 来源:《今传媒》2009年第1期 责编:任伟
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之下已全面提速。随着新闻出版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的确定,新闻出版领域的改革整装待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一大弊端,就是薄弱的创新能力。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则是严重“入超”,进口与出口仍然是10∶1的比例,在新闻出版业表现尤为突出。严重的“文化赤字”已经让中国的官员们感到忧虑,体制改革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正步入历史性机遇期,打破壁垒、跨区域扩张将成为新闻出版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新闻出版改革政策回顾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2003年6月,中央确定在9个省市和39个宣传文化单位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其中新闻出版单位有21家,占3/5。一时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在新闻出版领域成了热词。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07年10月17日,十七大召开的第三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以十七大代表的身份接受了《光明日报》、人民网、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的群访时发表关于新闻出版类企业上市的观点:中国政府将支持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上市,并不再要求他们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拆分,而是鼓励整体上市,以“体现产业的整体性,减少关联交易”,“给股民更高的信任度”。此番言论,给波澜不兴的中国文化产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2008年4月10日至1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新闻出版业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三年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去年6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该署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指出:“新闻出版领域改革任务占了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三分之二。现在,中央决策明确,改革已经没有政策上的障碍。深化改革,既有路线图,也有时间表。”目前提出了三步走,第一步:改革国有企事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社;第二步,改革协会、学会、社团办的报刊社;第三步,改革党政机关主管主办的报刊社。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思路,继续保留事业体制的有三类:党报党刊、时政类报刊和公益性报刊,除此之外的其他报刊,无论是学术类,还是大众读物类,都要转企改制。
2008年9月2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辽宁考察新闻出版工作。他强调,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要抓好事业发展,多出精品;一方面要抓好产业发展,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抓住机遇加快推动出版产业发展。要打破过去地域、行政级别对出版资源产业化的界限,进一步加大出版体制改革力度,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要提速。
二、僵化的体制束缚了行业的发展
新闻出版业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整体规模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来看,我国出版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小。
目前,制约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其他行业有相似之处,即结构性障碍和体制性弊端。出版单位国有独资体制也使得创新能力难以发挥。这是因为,国有独资体制决定了所有出版单位必须有一个主管、主办单位,从而和出版单位之间多年来形成了一种上下级的行政附庸关系,使中国的出版单位在出版物市场上难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影响到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出版单位内部则带着明显的行政层级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也妨碍了组织效率的发挥,妨碍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从产业结构看,组织形式单一、产业集中度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产品结构看,严重依赖教材、低水平重复、创新性产品和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少的问题,使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较为脆弱;从地区结构看,均衡布局与同构现象导致地区封锁和低水平重复;从市场结构看,市场竞争主体不健全,市场经营规则不完善,以及由于垄断经营而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不公平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出版物市场的发育与成熟。
近年来,中国民营出版机构发展迅速。2007年,中国出版物销售金额约512亿元,其中40%的畅销书是由民营图书工作室策划发行的,一些实力强大的工作室实际上已经成为正规出版社的“编外编辑部”。由于行业准入限制,民营图书工作室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其出版书号绝大部分是从正规出版社以有偿方式获得的。此前,新闻出版总署已宣布,从2009年起,书号管理全面实行网上实名申报制。分析人士认为,强化对书号的管理、对民营出版机构的监管,可能会进一步加快出版行业的优胜劣汰,一些有实力的民营出版机构可能会借机“浮出水面”;一些效益不佳、主要靠买卖书号生存的出版社可能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国有新闻出版企业加快改革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最近很多外资出版公司纷纷在国内建立自己的办事处、代表处,他们集中挖走了我国出版单位一批优秀人才。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分配机制比我们的分配机制要灵活得多,有效得多。此外,出版单位经营媒体品种的单一,规模经营能力薄弱,出版信用体系建设由于政企不分而造成很大损伤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新闻出版行业群体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三、新闻出版界重组的实践和构想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深化体制改革,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2008年3月24日,江西出版集团打破地区界限,与中国和平出版社签署改制合作协议隆重揭牌,此举标志着出版行业真正实现了跨区域重组。其合作方式是,由江西出版集团根据双方优势资源,对中国和平出版社进行重组与改制,成立中国和平出版有限公司,同时保留中国和平出版社的名称,其权益变更到中国和平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作为主管单位,江西出版集团为主办单位,控股中国和平出版有限公司。此次跨区域重组,是一次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出版机构实现资源重组、优势互补是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以地方出版集团对中央出版单位进行跨区域重组,这一合作具有较强的开创性和探索性。
2008年5月9日,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公司在海口挂牌成立。至此,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跨地域重组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新闻出版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其市场化发展之路已是“不可逆转”。2008年7月18日,国家电网报社和同为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电力出版社整合,成立英大传媒集团。国家电网报社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个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转企改制的报社,而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是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出版单位中第一家整体转制的出版社。
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央保留的党的机关报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党中央的理论性杂志《求是》等,其他中央级报纸、杂志和各行业、各部委报刊等,一律和原单位“脱钩”,另由政府监管成立的法人团体来管理。在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只保留一份省(市)委机关报,其他报刊也一律和政府部门“脱钩”,由法人团体管理。各家报刊和原所属单位“脱钩”,由自负盈亏的法人团体接手,这意味着新闻出版业靠“政府补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以市场竞争来取代。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也在相关场合提出新闻出版改革“体制转换是难点”。大家觉得在体制内生活得很好,相安无事。尽管竞争很充分,但是各自有各自的领域,各自有各自的地盘,各自有各自的生财之道,并不太希望打破这种体制。
2008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调查表明,全国有40多家报业集团完成了事企分开,发行业的股份制改革和跨地区经营形成了新的格局。对全国24家出版集团做了调查,其中,17家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集团公司,平均总资产增长66.2%,利润总额增长25.3%,最多的翻了三番;而7家未改制的出版集团,平均负增长43%。
四、加快传媒业上市是改制的有效法宝
近年,出版业上市步伐开始加快,掀起一轮直接融资热潮。先有粤传媒IPO登陆中小板,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后有辽宁出版传媒打包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上市、湖北日报集团借路国药科技签订《资产重组意向书》等。目前已有9家改制到位的出版、报业、发行集团公司在境内外上市,14家新闻出版企业的上市计划提上日程。
⒈辽宁出版传媒
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合并,实现整体上市的出版企业,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出版传媒第一股”。辽宁出版传媒IPO的标杆意义在于其整体上市,而不是将广告、发行等商业经营与采编业务剥离出来单独上市。而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北青传媒、新华传媒、新华文轩等,都是媒体经营性资产上市,而非采编业务资产上市。辽宁出版传媒IPO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未来新闻出版业整体上市会继续增加。
辽宁出版传媒上市后,加快实施了“出版策划”项目,建立起对国内优质出版资源的综合性并购和开发机制,通过与国内知名出版策划人和有显著成就的出版企业家及其团队的联手合作,出版传媒已经取得主业强势发展的新活力,所形成的稳健、可持续快速增长能力正在明显体现。
目前,已与遍布世界主要国家的近500位作者建立起合作,内容资源广涉建筑、景观、平面、包装等各领域。为了掌握图书出版产业链条中盈利丰厚的发行环节,出版传媒与十几家国外图书销售机构达成销售代理合作。
⒉安徽出版集团
科大创新对安徽出版集团定向增发收购其出版发行资产的方案已于2008年7月31日获得证监会通过。安徽出版集团拟以其持有的所有出版、印刷等文化传媒类资产认购科大创新发行的120303040股股份,占科大创新本次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61.60%。发行价格为13.88元/股。股份发行购买资产完成以后,主业相应变更为出版业,由此,安徽出版集团成为国内第二家实现出版资产整体上市的出版集团。
本次收购完成后,科大创新将持有安徽新华印刷65.92%的股权,新华印刷主要承担集团的图书印刷以及承接外部的商业印刷订单。2007年,新华印刷实现了营业收入2.62亿元,净利润2730万元,其中,来自于集团内部的收入约占50%。在重组科大之前,安徽出版集团有意将新华印刷单独IPO,为了减少关联交易,2007年,公司将部分印刷业务向外转移,而2008年这一块业务将回归新华印刷。
五、新闻出版改制后面临的问题
⒈如何处理出版单位与主办方的关系问题
新闻出版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与主管主办单位脱钩,另组新闻出版集团,作为出资人,集团当然要管人、管事、管资产,这是一种市场管理。而原来的主管机构是一种业务管理(只对新闻出版业务的一种指导)。如果变成企业集团,权力是要上收的,不仅要管人,还要管事、管资产。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的主办单位改成企业集团、变成出资人之后,成员单位作为二级法人很多经营自主权可能会受到约束,出版社跟集团的关系怎么处,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企业集团如何定位。一位报刊社负责人说,定位明确将有利于新闻出版业的企业化发展,定位不明确,会把新闻出版业“搞死”。组建集团,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可以把几家新闻出版单位撮合起来,每个单位在董事会里面出任一个董事,这样组合大家愿意参加。
⒉媒体公信力如何保持问题
媒体的公信力是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赖程度,这是一种市场型的选择性信任。媒体的公信力往往被赋予另外一种表述,那就是“良心”、“责任”。关于媒体公信力问题,不仅是对转制为企业的新闻媒体,即使是在事业体制下,这个问题也存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它的经营应该指公信力的经营,不仅新闻要经营公信力,广告也需要经营公信力,媒体活动也要经营公信力。公信力是与新闻产品、经济运营“三位一体”的。试想,作为一个媒体,如果公信力丧失了,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中国自“十一五”初期开始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并逐步明确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一直进展迟缓,迄今尚未完成改制任务,并一直面临着如何在市场化改革的同时,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