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的蓝海
2009-06-02 14:20:55.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编:覃丽妮
- 摘要:
- 一座真正的富矿——不仅具有学术文献数字化保护的社会效益,而且能够不断开发经济效益。在学术文献网络出版的企业面前,是一片蔚蓝无垠的“蓝海”。
[编者按:一座真正的富矿——不仅具有学术文献数字化保护的社会效益,而且能够不断开发经济效益。在学术文献网络出版的企业面前,是一片蔚蓝无垠的“蓝海”。]
【我要印】十几年前,很多网络出版的精英们并未看好学术文献的网络出版。对他们而言,学术文献专业性强、读者范围窄、发行量小,在这片领域投入过多精力似乎意味着事倍功半的结果。但很快,人们发现学术文献是网络出版领域。一座真正的富矿——不仅具有学术文献数字化保护的社会效益,而且能够不断开发经济效益。在学术文献网络出版的企业面前,是一片蔚蓝无垠的“蓝海”。
当文献与互联网结合
传统的学术出版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内容专业、读者范围小。一本专业文献的读者可能就只有几十人,一本书可能只有几千册的出版量。一方面,编辑出版的成本高,另一方面,读者的使用成本也很高。相比之下,传统学术文献的网络出版有着很大的优势,它在把出版成本降下来的同时,也将其传播和影响的范围放大了。“仅仅从发行的角度来说,网络下载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而数字化的内容更容易被反复利用,这使得知识资源形成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其中产生的效益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我们无法去量化和评估。”清华同方知网总经理王明亮表示。
成立于1995年的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最初设想以光盘的形式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1999年,当中国商业互联网真正开始兴起后,同方知网将建成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下称《总库》)投入互联网运行。这成为学术网络出版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而把传统的出版物数字化后在网上出版,或者说“建库”,仅仅是以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商们迈出的第一步。他们认识到,人们购买、使用数据库不再满足于保存和获取文献,而是为了最终获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利用获取的知识、信息去解决其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术网络出版进入到新的出版模式,业界纷纷从文献服务转向知识服务,通过数据库出版把不同的内容资源整合在一起,采用数字化技术和知识组织方法,将文献之间的知识关联发现并揭示出来,从而大大降低了读者使用文献、获取知识的成本。
对于读者和用户来说,这意味着,过去要花上些时日,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才能获取的知识,如今通过一篇文献、一个链接,就可以找到全部相关内容。
网络撬动了学术出版的利润
在西方,很多专业领域,诸如科技、法律、税务、医学等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出版产品已经取代了纸质出版物。一些大型出版集团借此成功地实现了由出版商向网络信息服务供应商的转变,这些数据库也为出版商带来了巨额利润和强劲的增长。
据了解,全球最大的科学与医药信息出版商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旗下的Lexis Nexis网上查询数据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法律、法规、税收和商业信息提供商,该数据库收录了50亿份可搜索的文件,订阅者包括94%的财富500强公司、1650个美国大学和美国前100个律师事务所,网站每天的访问量在200万人次以上;在美国,有2400万个有孩子的家庭成为汤姆森出版集团旗下的大型数据库Thomson Gale的用户,其在北美洲图书馆的覆盖率达到了100%。
在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从一开始就集中在以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为代表的几家数字出版商。《2007年~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整个传统期刊互联网出版产业在2006年收入约为4亿元,2007年超过6亿元,2008年为7.2亿元,上述几家企业贡献了逾90%的份额。规模最大的同方知网,总使用人数约2600万,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年度销售收入连续3年在3亿元左右。作为Google(谷歌)最大的中文学术内容提供商,维普资讯旗下《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12000 种,拥有注册用户300 万个,2008年其年销售收入刚刚突破4000万元。
“我们很早就开始做学术网络出版这件事,现在每年的利润也就不到1亿元,美国与我们类似的企业,规模已经是300亿元了。在国外,用户用于购买数据库产品的钱至少是我们的5倍。”在王明亮看来,学术网络出版的钱不好赚,国内像百度网、搜狐网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动辄上百亿元,年收入二三十亿元,与他们的技术相比,文献检索、知识挖掘等相关技术的难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方知网每年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是2000多万元,产品开发要1亿多元。
“有限”的读者和“无限”的市场
学术网络出版产业的发展速度仍需加快,产业规模亟待扩大是业界的共识。然而,如何扩大产业的规模?有关人士指出,内容资源的推广、应用程度是个核心问题。
在很多人眼里,学术网络出版主要服务于学术研究,从这个传统意义上理解,其读者和市场的确是“有限”的。《2007年~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学术网络出版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对知识资源有最强烈需求的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科情等领域。
其中,同方知网机构用户6000多家,个人用户143万,总使用人数约2600万,在各行业的用户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分别为:本科院校100%,高职高专50%,中小学600余家,省级、副省级以上图书馆91%,地市级以上图书馆21%,科研机构200多家,政府机关近500家,军队用户近100家,医院逾1000家,企业约400家,海外机构用户500多家。万方数据的机构用户市场占有情况为:高校80%,科研、科情机构60%,公共图书馆80%,企业、医院用户约1500家。维普资讯拥有机构用户1200余家,个人用户数量逾10万,其市场占有率为:高校80%,公共图书馆60%,科技信息所90%,医院30%,科研单位50%。
然而学术研究是大量接触实际的,学术网络出版的信息、资源可以超出学术研究的范围,在全社会各行各业应用,这意味着学术网络出版这个市场又是“无限”的。
以学位论文为例,与理论研究相比,中国高校的许多学位论文更多的是在探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南京大学环保系某博士的论文,为南京市的环保部门做出一个规划,这已经是应用性很强的一个解决方案,这个经过两三年调研做出的东西对很多用户来说都有价值。环保对国家来说是一个事业,对南京市政府来说可能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环保事业要靠产业推动,这些信息对企业就有参考价值,可能会成为企业投资的一个导向。这些信息是可以被大量传播使用的,用户应该将之当做战略性的资源来对待,作为技术情报、市场情报,作为一种知识来使用。特别是如今,经过10余年的发展,国内学术网络出版商所搭建的平台所整合出版、传播的信息内容已涵盖理、工、农、医、政治、军事、法律、教育等学术领域,同时涉及文艺、文化、科普、党建等休闲娱乐和信息领域。
“目前,用户对利用相关资源去帮助开展他们的实际工作还不是很依赖,人们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但学术网络出版正在走出学术圈子,向更广泛的行业领域扩展。”有业内人士表示。
个性服务前景巨大
在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令人目眩的时代,相对于自身的知识需求,人们在面对大量信息如何吸取所需的、有用的知识上遇到了不同以往,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导致吃饭需要送餐服务一样,在信息、知识的获取上人们也越来越需要别人来提供服务。
学术出版的读者不同、层次有别、内容庞杂、体裁多样、结构各异,如果网络出版商只一味追求文献资源集成的数量规模,不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有序化加工处理与分类整合,呈现在广大用户面前的将仍然是一片茫茫汪洋。
接受记者采访的清华同方知网总经理王明亮认为,数字出版如果不跟知识服务结合起来,市场就无法扩大——这是网络时代与印刷时代最大的不同。而从卖资源、卖内容,到提供工具、手段,再到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的模式,未来在数字出版领域,可能是一条主线。
“印刷时代读者翻阅书刊,往往不用想好要看什么,捕捉信息就行了。而网络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布新的信息,这就要求人们事先就想好,到底需要什么?这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王明亮表示。
而在王明亮看来,学术网络出版,乃至整个数字出版的未来,就是要向知识服务转型:“通俗来讲,就是要把有用的知识提供给需要它的人。”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
同方知网建立起的数字出版超市,首先实现了跨载体、跨语言的整合出版。这个平台汇集了学术期刊、硕博士学位论文、工具书、重要会议论文、年鉴、专著、报纸、知识元、哈佛商业评论数据库、古籍、德国 Springer公司期刊库等资源。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内容,将信息资源分成了学术研究、党和国家大事、文化与生活、学习教育、行业知识仓库几大“货架子”,每大类又细分出不同的“单个库”,构成了集成化增值整合出版超市的基本架构。
但这并非知识服务的全部。基于《总库》收录的所有文献,按《中国图书分类法》被分成了168个学科数字图书馆和3000多个子专业数字图书馆,而目前中国知网推出的建馆工程——基于学科专业数字图书馆出版模式为个人、机构、行业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则有望实现知识管理专家们所构想的“在恰当的时候,将恰当的知识传递给恰当的人,使其作出恰当的决策”的知识服务蓝图。
通过这一平台,建馆的机构、个人所获取的不仅仅是其所需要的内容,甚至是应该获取的内容。据同方知网总经理助理薛德军介绍,以平台为某大学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为例,该大学科研人员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取得成果、全国同比水平等数据都可以通过“科研管理”栏目呈现出来。“这些信息,该大学的校长都无法掌握,通过我们的开发、挖掘却可以很好地为其科研管理服务。”薛德军不无骄傲地表示。而薛德军所说的个性化栏目正由一个个团队不断创造出来,还有专门的团队不停地搜集数据、信息充实和更新栏目,展示最新的进展与动态,最终推送到用户面前。
“建馆工程的意义在于很多人不知道信息、知识能为他们做什么,我们会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替他找出来,把这些内容的价值体现出来。建馆工程实际上是个性化的、新的服务模式。”王明亮表示,对企业来说这是一片有待开掘的蓝海,而对整个行业来讲,这也是一个方向。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阅读:
网络出版印刷关键在於色彩管理
走出网络出版的困境
深圳新闻网获网络出版许可
【我要印】十几年前,很多网络出版的精英们并未看好学术文献的网络出版。对他们而言,学术文献专业性强、读者范围窄、发行量小,在这片领域投入过多精力似乎意味着事倍功半的结果。但很快,人们发现学术文献是网络出版领域。一座真正的富矿——不仅具有学术文献数字化保护的社会效益,而且能够不断开发经济效益。在学术文献网络出版的企业面前,是一片蔚蓝无垠的“蓝海”。
当文献与互联网结合
传统的学术出版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内容专业、读者范围小。一本专业文献的读者可能就只有几十人,一本书可能只有几千册的出版量。一方面,编辑出版的成本高,另一方面,读者的使用成本也很高。相比之下,传统学术文献的网络出版有着很大的优势,它在把出版成本降下来的同时,也将其传播和影响的范围放大了。“仅仅从发行的角度来说,网络下载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而数字化的内容更容易被反复利用,这使得知识资源形成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其中产生的效益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我们无法去量化和评估。”清华同方知网总经理王明亮表示。
成立于1995年的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最初设想以光盘的形式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1999年,当中国商业互联网真正开始兴起后,同方知网将建成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下称《总库》)投入互联网运行。这成为学术网络出版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而把传统的出版物数字化后在网上出版,或者说“建库”,仅仅是以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商们迈出的第一步。他们认识到,人们购买、使用数据库不再满足于保存和获取文献,而是为了最终获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利用获取的知识、信息去解决其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术网络出版进入到新的出版模式,业界纷纷从文献服务转向知识服务,通过数据库出版把不同的内容资源整合在一起,采用数字化技术和知识组织方法,将文献之间的知识关联发现并揭示出来,从而大大降低了读者使用文献、获取知识的成本。
对于读者和用户来说,这意味着,过去要花上些时日,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才能获取的知识,如今通过一篇文献、一个链接,就可以找到全部相关内容。
网络撬动了学术出版的利润
在西方,很多专业领域,诸如科技、法律、税务、医学等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出版产品已经取代了纸质出版物。一些大型出版集团借此成功地实现了由出版商向网络信息服务供应商的转变,这些数据库也为出版商带来了巨额利润和强劲的增长。
据了解,全球最大的科学与医药信息出版商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旗下的Lexis Nexis网上查询数据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法律、法规、税收和商业信息提供商,该数据库收录了50亿份可搜索的文件,订阅者包括94%的财富500强公司、1650个美国大学和美国前100个律师事务所,网站每天的访问量在200万人次以上;在美国,有2400万个有孩子的家庭成为汤姆森出版集团旗下的大型数据库Thomson Gale的用户,其在北美洲图书馆的覆盖率达到了100%。
在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络出版从一开始就集中在以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为代表的几家数字出版商。《2007年~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整个传统期刊互联网出版产业在2006年收入约为4亿元,2007年超过6亿元,2008年为7.2亿元,上述几家企业贡献了逾90%的份额。规模最大的同方知网,总使用人数约2600万,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年度销售收入连续3年在3亿元左右。作为Google(谷歌)最大的中文学术内容提供商,维普资讯旗下《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12000 种,拥有注册用户300 万个,2008年其年销售收入刚刚突破4000万元。
“我们很早就开始做学术网络出版这件事,现在每年的利润也就不到1亿元,美国与我们类似的企业,规模已经是300亿元了。在国外,用户用于购买数据库产品的钱至少是我们的5倍。”在王明亮看来,学术网络出版的钱不好赚,国内像百度网、搜狐网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动辄上百亿元,年收入二三十亿元,与他们的技术相比,文献检索、知识挖掘等相关技术的难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方知网每年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是2000多万元,产品开发要1亿多元。
“有限”的读者和“无限”的市场
学术网络出版产业的发展速度仍需加快,产业规模亟待扩大是业界的共识。然而,如何扩大产业的规模?有关人士指出,内容资源的推广、应用程度是个核心问题。
在很多人眼里,学术网络出版主要服务于学术研究,从这个传统意义上理解,其读者和市场的确是“有限”的。《2007年~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学术网络出版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对知识资源有最强烈需求的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科情等领域。
其中,同方知网机构用户6000多家,个人用户143万,总使用人数约2600万,在各行业的用户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分别为:本科院校100%,高职高专50%,中小学600余家,省级、副省级以上图书馆91%,地市级以上图书馆21%,科研机构200多家,政府机关近500家,军队用户近100家,医院逾1000家,企业约400家,海外机构用户500多家。万方数据的机构用户市场占有情况为:高校80%,科研、科情机构60%,公共图书馆80%,企业、医院用户约1500家。维普资讯拥有机构用户1200余家,个人用户数量逾10万,其市场占有率为:高校80%,公共图书馆60%,科技信息所90%,医院30%,科研单位50%。
然而学术研究是大量接触实际的,学术网络出版的信息、资源可以超出学术研究的范围,在全社会各行各业应用,这意味着学术网络出版这个市场又是“无限”的。
以学位论文为例,与理论研究相比,中国高校的许多学位论文更多的是在探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南京大学环保系某博士的论文,为南京市的环保部门做出一个规划,这已经是应用性很强的一个解决方案,这个经过两三年调研做出的东西对很多用户来说都有价值。环保对国家来说是一个事业,对南京市政府来说可能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环保事业要靠产业推动,这些信息对企业就有参考价值,可能会成为企业投资的一个导向。这些信息是可以被大量传播使用的,用户应该将之当做战略性的资源来对待,作为技术情报、市场情报,作为一种知识来使用。特别是如今,经过10余年的发展,国内学术网络出版商所搭建的平台所整合出版、传播的信息内容已涵盖理、工、农、医、政治、军事、法律、教育等学术领域,同时涉及文艺、文化、科普、党建等休闲娱乐和信息领域。
“目前,用户对利用相关资源去帮助开展他们的实际工作还不是很依赖,人们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但学术网络出版正在走出学术圈子,向更广泛的行业领域扩展。”有业内人士表示。
个性服务前景巨大
在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令人目眩的时代,相对于自身的知识需求,人们在面对大量信息如何吸取所需的、有用的知识上遇到了不同以往,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导致吃饭需要送餐服务一样,在信息、知识的获取上人们也越来越需要别人来提供服务。
学术出版的读者不同、层次有别、内容庞杂、体裁多样、结构各异,如果网络出版商只一味追求文献资源集成的数量规模,不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有序化加工处理与分类整合,呈现在广大用户面前的将仍然是一片茫茫汪洋。
接受记者采访的清华同方知网总经理王明亮认为,数字出版如果不跟知识服务结合起来,市场就无法扩大——这是网络时代与印刷时代最大的不同。而从卖资源、卖内容,到提供工具、手段,再到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的模式,未来在数字出版领域,可能是一条主线。
“印刷时代读者翻阅书刊,往往不用想好要看什么,捕捉信息就行了。而网络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布新的信息,这就要求人们事先就想好,到底需要什么?这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王明亮表示。
而在王明亮看来,学术网络出版,乃至整个数字出版的未来,就是要向知识服务转型:“通俗来讲,就是要把有用的知识提供给需要它的人。”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
同方知网建立起的数字出版超市,首先实现了跨载体、跨语言的整合出版。这个平台汇集了学术期刊、硕博士学位论文、工具书、重要会议论文、年鉴、专著、报纸、知识元、哈佛商业评论数据库、古籍、德国 Springer公司期刊库等资源。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内容,将信息资源分成了学术研究、党和国家大事、文化与生活、学习教育、行业知识仓库几大“货架子”,每大类又细分出不同的“单个库”,构成了集成化增值整合出版超市的基本架构。
但这并非知识服务的全部。基于《总库》收录的所有文献,按《中国图书分类法》被分成了168个学科数字图书馆和3000多个子专业数字图书馆,而目前中国知网推出的建馆工程——基于学科专业数字图书馆出版模式为个人、机构、行业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则有望实现知识管理专家们所构想的“在恰当的时候,将恰当的知识传递给恰当的人,使其作出恰当的决策”的知识服务蓝图。
通过这一平台,建馆的机构、个人所获取的不仅仅是其所需要的内容,甚至是应该获取的内容。据同方知网总经理助理薛德军介绍,以平台为某大学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为例,该大学科研人员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取得成果、全国同比水平等数据都可以通过“科研管理”栏目呈现出来。“这些信息,该大学的校长都无法掌握,通过我们的开发、挖掘却可以很好地为其科研管理服务。”薛德军不无骄傲地表示。而薛德军所说的个性化栏目正由一个个团队不断创造出来,还有专门的团队不停地搜集数据、信息充实和更新栏目,展示最新的进展与动态,最终推送到用户面前。
“建馆工程的意义在于很多人不知道信息、知识能为他们做什么,我们会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替他找出来,把这些内容的价值体现出来。建馆工程实际上是个性化的、新的服务模式。”王明亮表示,对企业来说这是一片有待开掘的蓝海,而对整个行业来讲,这也是一个方向。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阅读:
网络出版印刷关键在於色彩管理
走出网络出版的困境
深圳新闻网获网络出版许可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