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印刷产业问题调研与科学发展分析
2009-09-08 09:37:08.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马国柱 责编:乐轩
- 摘要:
- 辽宁有着丰富的印刷资源,印刷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要促进全省印刷产业科学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制定适合辽宁省印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制定相关的产业经济政策,鼓励印刷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推进产业科学发展。
支持发展出版物印刷企业
辽宁省出版物印刷企业到2012年将从现在的近170家发展到220家左右,以适应全省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需要。对出版物印刷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进行结构优化,实行动态管理,年年调整,从而全面提高出版物印刷企业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鼓励发展
包装装潢印刷企业
包装印刷业在辽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发展优势。辽宁省乳业、制药业、酿酒业等多种行业发展迅速,这些行业都需要包装印刷业的紧密配合。因此,包装印刷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辽宁省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有近1160家。按照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的速度,必然需要一大批与之相配套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未来5年,将是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12年应达到2650家左右。
限制发展
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
随着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的适度发展,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必将呈减少的态势。必须加强日常监管,严格准入门槛,淘汰落后印刷设备,促使少数技术陈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管理混乱的小企业自动退出印刷行业,在现有基础上总量控制在2330家左右。
合理发展专项印刷企业
随着印刷设备、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和个性化印刷的不断发展,专项印刷企业将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需要对专项印刷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定位。因此,专项印刷企业将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总量应控制在300家左右。
整合业态构建产业集群
辽宁省约有3600多家不同规模的印刷企业,其特点是布局分散、地区割据、实力不强。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重点培养一批有能力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印刷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印刷品牌。
分别以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铁岭)、大连(丹东)为核心,建立以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要引导或有组织地将分散的印刷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或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商务印刷、快速印刷以及特种印刷的产业链。力争在3年~5年之内,沈阳、大连地区的印刷业年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以鞍山(营口、盘锦)为核心,建立以塑料编织包装、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塑料包装制品市场需求。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拓宽应用领域,适应塑料包装材料产品结构变化,向门类齐全,高性能、多功能,集约化方向发展。力争在3年~5年之内,该地区印刷业年总产值达60亿元人民币。
以锦州(阜新、朝阳、葫芦岛)为核心,建立以纸制品深加工为主体的包装印刷产业集群。
依托金城纸厂,抓住“以纸代塑,以纸代木”的包装印刷的发展趋势,以发展包装材料和纸制容器为主要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瓦楞纸板、蜂窝纸板、纸浆模塑、发泡纸等纸类材料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印刷企业开辟新的市场。力争在3年~5年之内,该地区印刷业年总产值达到30亿元人民币。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