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新中国60年:少儿出版业与共和国同步

2009-09-14 11:34:29.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责编:乐轩

摘要:
经历了1978年~1990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创期,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到20世纪末的1999年的发展期,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方位与世界接轨的繁荣期这3个时期,我国少儿出版界迅速进入世界少儿出版圈。

  【我要印】讯:六十花甲,万象更新。新中国的少儿出版业与共和国同步,走过了60个春秋。60年来,新中国少儿出版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厚重发展,成为一个格局合理、体系完备、市场活跃的朝阳出版文化产业;60年来,新中国的少儿出版从短缺到繁荣,从简陋到精致,从封闭到开放,成为一个年出版1万多种少儿图书、260多种少儿报刊,年销售6亿多册少儿读物,销售额达40多亿元人民币,拥有3.67亿未成年人读者群,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有着友好出版交往的少儿出版大国。童书业六十正年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中国少儿出版业,是绽放在共和国大地上一朵美丽的出版之花。
  共和国初创与童书业起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使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开始了崭新的历史篇章。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共和国成立的第二个月,亦即1949年11月,国家就成立了出版总署,开始新中国出版业的起步、规划、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出版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中国少儿出版,也开始了童书业的起步。

  初创的共和国的家底非常薄弱,出版业在刚刚散去战争硝烟的废墟上起步。以少儿出版物为例,1950年全国出版的少儿读物仅有466种,总印数573万余册,其中种数的70%、印数的59%是私营出版社出版的。而且当时全国6岁~15岁的少年儿童约1亿多,平均17个少年儿童读者才有1册少儿读物,呈现一种严重的缺书少刊的“书荒”现象。

  新中国出版业迎难而上,国家出版总署一手抓统一全国的新华书店,把解放区新华书店成功的发行渠道推广到全国,一手抓出版社的公私合营、国营出版社的新建及把中国的出版中心转移到首都北京。新中国的少儿出版也纳入到了这个进程中。1952年12月,新中国第一家专业少儿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上海成立。1954年,全国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少儿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全国少儿图书“奇缺”的现象依旧十分严重。

  新中国成立初期少年儿童读物严重缺乏的状况,引起党和国家各有关部门的重视。1955年8月,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就“少年儿童读物奇缺问题”作出批注、批示。

  1955年10月5日,国务院机构设置调整后负责管理出版的文化部党组,向党中央呈送报告提出了加强少儿读物出版发行工作的4条改进措施。一是“大力增加少儿读物的品种和印数”。计划在以后两年中,品种逐年增加25%,印数逐年增加20%,稿酬从千字5元~15元提高到10元~30元(当时一般最高文字稿酬为25元),并支付印数稿酬。二是“增强少儿读物出版力量”。在成立中央级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同时,各地方出版社也要注意组织当地作家写作少儿读物,逐步建立少儿读物编辑室或编辑小组。三是“改进少儿读物的用纸和印刷质量,降低少儿读物定价”。给京沪两地少儿读物的印制尽可能提供较好的进口纸,并且从1956年起降低少儿读物印制中铅印每印张25%和彩印每印张16%~50%的印刷费用,1956年、1957年两年的预计价格亏损250万人民币,由出版事业利润内统一调剂。四是“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少儿读物的发行工作”。

  1956年6月1日,团中央创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北京成立,社名由郭沫若题写。这是共和国的第二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从此形成了“南有上少,北有中少”的少儿出版新格局及“科普读物找上少,思想教育读物找中少”的少儿读物内容新格局。

  从1949年10月1日到1965年12月,新中国成立17年,共和国有了自己的少儿出版业。17年间,全国共出版少年儿童读物19671种,其中新版10723种,总印数6.71亿册,总印张10.48亿印张。17年间,全国涌现出了一批深受少年儿童读者欢迎的优秀儿童读物和作家。

  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新中国的童书业,伴随着共和国初创的豪迈步伐,脚踏实地地起步了。

  “文革”期间童书业停步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都不是平平坦坦的。和共和国的发展经受磨难一样,新中国的童书业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的磨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国的少儿出版,并不因为其读物的表现形态是充满童心、童趣的童话、儿歌等,其读者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而免于受冲击。

  据统计,1966年全国的少儿读物从1965年的775种、8400万册直线下降到207种、2900万册;1967年~1969年的3年中,全国几乎无少儿读物出版和发行;1970年,出版了104种,其中有10个省市出版了“红小兵”之类的读物,其他多为“活学活用”和“样板戏”内容的连环画册,计86种。从1966年到1976年,“文革”10年,全国共计出版少儿读物4591种,其中新版3878种,总印数17.42亿册,这些打上鲜明“文革”烙印的少儿读物,多是“红小兵”读物。

  “文化大革命”使刚刚起步的新中国童书业遭受极大的损失,童书业停步了,出现了新的严重的“书荒”。

  “文革”后期,全国各地要求恢复童书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也择机给少儿出版予以了极大关注。1970年9月17日,周恩来总理召集国务院文化组、科教组和出版口负责人开会,对出版工作提出了意见,并针对小学生复课开学后连一本小字典也买不到的严重“书荒”现实,指示科教组组织力量,修订《新华字典》,争取早日恢复出版发行。1971年2月11日,周恩来总理又一次召集出版口负责人开会,并指示召开一次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1971年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根据“旧书也可选一点好的出版”的指示,被停业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部分工作人员,奉命从“五七”干校回京,成立图书清理小组,着手清理“文革”前图书,准备重印。1972年3月,中青社、中少社图书清理小组就青少年读物出版问题专访了胡耀邦同志。胡耀邦同志指出,不按青少年的需要和特点出书,只能出“样板戏”,将来回想这一段,“不只是犯错误,而是犯罪!”1975年10月,经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的批示,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开始恢复出版业务,全国各地方出版社也逐渐恢复少儿读物的出版业务。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经过10年“文革”停步的新中国童书业,又开始了新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迎来童书业飞跃

  1978年,改革开放一声春雷,给我国童书业飞跃发展带来了春天,经历过新中国初创时期起步和“文革”时期停步的少儿出版,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分享到: 下一篇:有需求难组织 海口农民工输出遭遇瓶颈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