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

2009-09-18 17:50:13.0 来源:????????? 责编:???



方毅(中)与范慕韩(右)
 
  1982年范慕韩同志担任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组考勤,1985年出任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会长。为振兴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制定规划和完成印刷技术改造项目费尽心血,为我国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成长

  范慕韩同志1917年生于山西省繁峙县,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因抗战爆发而辍学。

  1938年范慕韩同志参加二战区新军政治部作宣传工作,这是当时抗日统一战线在山西的一支部队,1939年闫锡山要发动反共,形势十分紧张,慕韩同志转到新军工卫旅政治部作宣传工作,1940年组织上为加快他政治思想进步,调到延安去学习。

  去延安这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热切企盼的愿望,对慕韩同志来说,也是他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的时期。

  1940年7月慕韩同志到陕北公学编班学习,这一年毛主席在国民党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困难形势下,提出为紧持抗战、保证军民生活,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为响应党的号召,从这一年开设了博物课,他被调任博物课教员。

  1941年为进一步发展边区经济,慕韩同志又接受组织调动到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作,他在工矿科任技士,担任地质调查和勘测矿产资源,1942年为加强工业管理培训人材,建设厅举办了工业职业学校,他被任为学校的教导主任,1943年延安整风学习后,他回到建设厅研究室任研究员,积极参加煤、铁资源调查,组织为生产安全火柴找寻锰矿资源的工作,直到他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离开延安为止。

  在延安的五年,对慕韩同志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五年,在政治上他加入了党,提高了觉悟,在工作上得到了锻炼,他的每次工作调动都是在边区为发展经济的各项决策下作出的,他从政治上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工作实践上尽了自己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慕韩同志工作最长的时间是在国家计划委员会,由1953-1965年工作了13个年头,他担任过局长、委员职务,到1960年担任了副主任,1965年调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主管仪器仪表工业 。不到一年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他受到冲击,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直到1975年他奉调陕西机械学院作院长。

  1978年慕韩同志调任第六机械(船舶)工业部副部长。到1980年出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40年间慕韩同志在国家许多经济部门担任领导工作,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

  新时期印刷技术发行的组织者

  80年代中国印刷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世界发达国家早在60年代末,就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印刷工艺,结合激光照排机排出西文。第四代计算机排版激光照排的印前系统,到70年代已经达到普及应用的时期。这对中国仍然处于铅字印刷的落后状况,是很大的启发和激励。

  70年代中期,中国为采用世界新技术,提出了“汉字信息处理工程”课题,以寻求汉字输入计算机字库的可行方法,1981年电子工业部主持鉴定了北京大学推出的汉字高倍数压缩和高速度还原技术的原理性样机,并起名为华光型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这就为中国印刷术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可行的技术基础。

  而中国印刷工业直到80年代初仍然处于传统的铅字排版,宣传部门和出版部门普遍感到印刷周期过长和印刷品质不高的“出书难”的局面,因而在1982年身任文化部出版局顾问的王益同志就向新华社反映了这种情况。之后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联合与国家经济委员会在1982年8月16日会议上商定,要“振兴中国印刷工业”,在我国解决了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的基础上,采用世界新技术,对印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这时范慕韩同志刚刚从国家机械委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但仍担任新组建的国家经委机械办主任的职务。会上劲夫同志委托慕韩同志组织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请文化、机械、电子、轻工、化工部负责人参加,以便统筹解决我国印刷工业技术进步问题。他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要求下,成为我国印刷工业的一位领导人。

  调查研究 制订规划

  印刷工业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处于管理分散、部门分割、互不协调的状况。报纸、书刊印刷基本上是“谁用、谁建、谁管”的封闭型行业。现在由国家经委来统筹组织,用当时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廖井丹同志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转变,说明印刷要作为一个工业部门来规划管理。但是这对于长期从事经济管理领导工作的慕韩同志来说,也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领域。

  慕韩同志决定从调查研究人手。

  1982年8月30日,他给当时国家经委机电局局长鲁兵同志写信部署这项工作:“第一步,先参观三、四个印刷厂(及报社),弄清楚印报、印书的全过程,落后的装备是什么?他们希望如何改造(世界上已经有哪些新技术装备),根据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成若干工程系统,以便于分工攻关和将来组织生产(包括引进技术)。

  第二步,装备一两个理想的试点项目,国内制造加上国外引进,由印刷部门提出要求,制订计划(筹措资金),然后制造部门总承包,逐步改变目前小手工业式的做法,将来由制造部门成套供应,使用部门直接订货,去掉中间再分配这个环节。

  第三步,结合技术装备政策,制订印刷技术装备规划,明确“六五”、“七五”达到什么水平(提供哪些设备),同时按工业部门明确分工。这项工作在年底以前应该有个结果。

  按此部署,从1982年9月份起他带队到北京新华印刷厂、人民日报印刷厂、中国科学院印刷厂等深入调查研究,与厂长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慕韩同志主持组织起草了我国印刷技术装备“六五”、“七五”发展规划,这个规划集中体现了对我国印刷和设备器材工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和思路:

  第一,振兴我国印刷工业要依靠技术进步。慕韩同志反复强调改造我国印刷企业不能再走铅排、铅印,增人、增厂房、增设备的老路,世界印刷技术日新月异,一定要把我国印刷工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

  第二,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经反复论证,确定80年代我国印刷工业技术进步的目标是:照相排字(1985年后发展为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实践证明确定这个目标,使印刷和设备器材行业万众一心,有极大凝聚力。

  第三,要按系统工程原则,统筹规划。根据乔木同志批示,慕韩同志一再强调改造印刷工业涉及许多工业部门,如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等,一定要统筹协调同步发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打一发展都不可能成功,因此在规划中,印刷各相关工业部门都承担了明确的任务,并且有相应的措施。这样通过规划的实施,把我国印刷和相关的工业有机地组织起来了。由慕韩同志任组长的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作,也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第四,组织好印刷技术进步一条“龙”。作为系统工程,印刷技术进步包括科研攻关、技术开发出引进技术、研制生产和企业技术改造等各个方面。慕韩同志强调要按一条“龙”方法来统筹组织各个环节必须首尾相应、环境衔接,这样才能产生最大经济技术效益。

  第五,重点突破,典型开路。慕韩同志特别重视典型示范作用,在制订规划时,他亲自主持确定各行业技术改造的重点。如印刷方面确定北京新华印刷厂、人民日报印刷厂。中科院印刷厂;机械方面确定北京、上海两个人民机器厂;电子方面确定华光激光照排系统和新华社;油墨确定天津油墨厂;感光材料确定化工部第二胶片厂、汕头感光材料厂;造纸确定岳阳、柳江等纸厂为改造重点。把有限资金集中起来重点突破,形成为我国印刷工业的骨干支柱企业。

  第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尽快提高技术起点。慕韩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对国内技术基础较差的薄弱环节确定直接引进国外技术,如电子分色机,采取引进和合作的方针,提高起点。

  慕韩同志倡导的这些印刷技术进步的规划、指导思想,不仅对印刷工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国民经济各行业研究发展思路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982年岁末,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上,慕韩同志专题作了规划的报告,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随后在1983年2月11日,慕韩同志签发,正式向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上报“关于提请审批印刷技术装备发展规划的报告”。

  1983年3月2日下午,姚依林同志在中南海主持国家计委、经委第六次联合办公会议,宋平、张劲夫、吕东等同志出席,会议审议了由慕韩同志主持起草的印刷技术装备规划草案,会议原则批准了这个规划方案,并在1983年5月由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正式下达贯彻实施。从此建国以来我国印刷工业规模最大的一次技术改造正式开始了。

  依靠科技注重落实

  实施规划关键在落实,特别是资金和措施的落实。慕韩同志为此付出极大心血。1983~1985年慕韩同志带领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负责人连续三次向张劲夫、邓 力群同志汇报印刷工作规划落实情况,在国家高层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逐年落实了年度技术改造计划,使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慕韩同志特别关心重点改造项目的规划落实。对纳入规划的国家十二个重点改造项目的规划方案逐个组织审查,他深入每个企业亲自指导、修改改造方案,鼓励企业果敢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他直接指导的北京新华印刷厂、北京人民机器厂、天津油墨厂、化工部第二胶片厂通过技术改造都已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我国印刷和设备器材行业的骨干企业。

  慕韩同志以其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全力支持我国自主开发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1982年当确定把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的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纳入“六五”、“七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时,华光系统还处在研制阶段,稳定性、实用性还很不成熟,不少人对我国是否有能力开发成功作为当今世界印刷技术最先进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技术还有很大疑虑。慕韩同志深入到北京大学、潍坊计算机公司、杭州通讯设备厂,仔细听取他们的技术方案,并同有关方面座谈讨论,经过与其他各种方案的比较,决定支持华光激光照排系统,而且把它作为80年代我国印刷技术进步的突破口,在确定规划十六字奋斗目标中响亮地提出“激光照排”的口号。

  由于国家的支持和慕韩同志的决策,我国自主开发的激光照排系统的进度大大加快了,王选、陈望銶、李新章、向阳、孔照元等一批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1984年具有实用性的华光H型在新华社投入中间试验,在试验中慕韩同志多次深入现场,与已故新华社副社长杨家祥同志共同研究解决试验中出现的问题,1985年2月正式通过由国家经委组织的国家级鉴定和验收。华光系统在实用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科学技术和生产相结合,科技成果实用化、商品化、产业化是我国科技工作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大课题。由北京大学等单位开发的“华光”激光照排系统,在1985年获得了我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盛誉。但是慕韩同志认为关键在于应用,而系统最严格考验是排印日报,因此慕韩同志主要作编辑大报、日报的实用试验,经过多方协调,1986年9月经委协调小组决定在《经济日报》进行日报编排的实用试验。参加系统攻关的各单位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获得了成功。1987年12月2日,经过慕韩同志亲自组织筹备,由国家经委再次组织国家鉴定和验收,获得一致赞誉。从此我国激光照排走上了推广应用坦途。1990年全国省市级以上报纸,大都采用国产激光照排系统,1991年全国1,500家骨干书刊和报纸印刷厂装备了“激光照排”机,排字能力大大提高,充分显示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走出了依靠科技、振兴印刷的成功之路。
分享到: 下一篇:怎么计算油墨合理用量,降低调专色墨成本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