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仿画几可乱真 无损“山寨”魅力
2009-11-21 00:00:00.0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责编:肖庆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宣纸上浮现出点点房舍、竹桥、扁舟、城河,岸旁路上坐在轿里的妇人头戴杨柳花,轿后跟随着零星挑担的、提篮的、骑马的……。
正当你一眼认出这是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汴京城郊的景色,“喀擦!”一声,打印机里的墨盒刚好用完,已经印出五分之一篇幅的《清明上河图》,也宣告报销。
这是所有仿画人心里的噩梦!
拜科技发达之赐,与古代器物的仿制相比,原尺寸的书画复制已经脱离了手工技艺,进入了计算机修图、印制、输出的时代。一般认为,仿画人不用苦守高温的窑炉,也无须接触有毒的陶釉,只需坐在冷气房里,动一下桌上的鼠标,或是调整屏幕上的色彩明暗,再轻轻一按,就能轻松地从大型打印机里输出纵150公分、横230公分,几乎与古书画一模一样的复制画,实在轻松。
但,果真如此吗?
真,就是美
“书画复制,不是要求‘美’,而是要求‘真’,”印杰影像公司技术长谌怀椿一语道出计算机画师的神圣使命。但要达到“真”的境界,却比求“美”更难。
台北故宫的院史上,恐怕只有早年的日本书画出版公司“二玄社”,曾经获准进入故宫的照相间近距离拍摄书画。在这之后所有的授权复制,故宫大多只提供正片或扫描自底片的数字档案。
2000年开始,台湾爱普生(EPSON)的子公司“印杰影像”取得故宫的授权,复制过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的唐代摹本、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清宫画师郎世宁的《百骏图》,以及此时正在故宫展出的金人武元直《赤壁图》等一百多幅书画作品。现任故宫院长周功鑫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复制明代唐寅《溪山渔隐图》,也是印杰的作品。
为了再现这些古画的“真”,仿制的流程首重拍照底片的质量。拍照的角度、现场光线以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复制画的成败。但由于被授权复制的业者不能进入故宫拍摄原画,无法控制的变量太多,因此谌怀椿坦承,“百分之百的仿真,已不太可能。”
业者若是拿到8×10或10×5的底片正片,还得经过影像扫描,才能转换成可在计算机屏幕上“处理”的数字文件。可以预见的是,每经过一道手续,复制的结果就离“本尊”越远。
拼凑《清明上河图》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由宫廷画师谌枚、孙祜、金昆、戴洪与程志道5人所绘制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是台北故宫典藏知名度最高的画作。这幅展卷可达12米的作品,足足比北京故宫所藏最早的北宋张择端版本长了一倍,不但保留张本最早的汴京春色,更加添戏剧、猴戏、擂台等清代民间生活样貌。
为了复制这幅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故宫把整幅画作拆成24张照片。谌怀椿表示,影像输进计算机后,首先两两合并起来进行修图,但或许是原拍摄角度的差异,计算机拼凑起来的屋檐往往出现高低落差、“搭不起来”,应该表现一致的色泽明暗也有歧异。
“我们只能一点一点慢慢地修。”谌怀椿表示,每当看到不自然的线条或黑点,便须请教故宫专家,确定是否为原画所有,如果是脏点,就用Photoshop绘图软件修掉。
修图的过程伤眼、伤神,进度快不起来。“中国古画带有晕黄色,眼睛盯着屏幕5、6小时下来,早已分不清楚上面的黄色究竟是偏绿还是偏红了!”
“再者,屏幕本身是会发光的透光体,而纸张是会折射光线的反光体,两者有视觉感受的落差,因此每次修图之后,都得打印出来加以确认,跟故宫提供的照片互相比对。”
大致而言,在计算机上修改、组装出完整的《清明上河图》,约需2个月。谌怀椿说,以修改的技术而论,中国传统水墨书画的难度较高,因其线条曲折迂回,而且墨色层次万千,尤以“灰色”最难处理,黑与白的拿捏稍微出错,整幅画作的“气韵”便消失殆尽;反观意大利籍清宫画师朗世宁的《雪点鵰》等彩绘工笔画作,受西洋画风影响,具“构图”的概念,有比较明确的勾勒线条,因此修改较为容易,也较无模糊、暧昧的空间。
七彩墨色,喷出一片中国山水
修完图后,便可用喷墨打印机输出成品。谌怀椿指出,C、M、Y、K为彩色印刷4原色,分别是蓝、洋红、黄、黑,再加上淡色系的LM(淡红)、LC(淡蓝)、LK(灰色)共7支墨盒,就能印出中国古画所有的颜色。
此外,为了让色彩饱满、厚实,打印机还须要有高分辨率,在长、宽各1英寸(2.54公分)的输出面积上,必需要能容纳1,440×2,880个色点。
在纸张的选择方面,如要制作滚动条,一般选用较薄的宣纸;但若是要裱框,则用较厚的艺术纸。谌怀椿表示,这两种都是进口纸张,可防水、抗光75年。
日前挂在圆山饭店厕所里的王宠“书诗”扇面仿字,让大陆学者误以为是真迹,再看看故宫礼品部里那些双眼盯着字画出神的西方游客,在在让人心里打个问号:我们的书画复制,是否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
谌怀椿倒不如此认为,“任何的复制画永远都不能和真品比较。只要拿一支25倍的放大镜去看,任何人都能清楚看见复制品上的印刷墨点。”
“复制的书画,让一般民众只要花费合理的价钱,就能拥有无价国宝的美感,”印杰总经理周淑菁说。
在这机械复制的年代里,复(仿)制品纵使不再拥有真品的“灵光”,却无损其“山寨”的魅力。(摘自台湾《光华》杂志;作者:朱立群)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